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黔劇藝術的堅守者:朱宏

黔劇藝術的堅守者:朱宏

黔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名文琴戲,是在貴州文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地方劇種。從清·嘉慶年間(1796-1820)文琴在貴州流布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1960年2月,中共貴州省委以貴州的簡稱「黔」將文琴戲定名為黔劇,並於1960年8月正式成立貴州省黔劇團(現更名為貴州省黔劇院)。從此,黔劇便成為貴州的代表性劇種。

和中國許多地方劇種一樣,黔劇的發展是承前啟後的過程,經歷一代代人,經歷高潮也經歷低谷,但那些人還在,那群戲劇人還在,這種劇種就還在堅持著它們的生命力。

說到底黔劇,就不得不提:朱宏。可以說,三十多年的事情黔劇春秋,他都經歷也都走過。

朱宏,1983年考入貴州省藝術學校, 1987年在貴州省黔劇院工作至今。現任貴州省黔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地方戲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文化部優秀專家、貴州省「四個一批人才」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黔劇代表性傳承人。

在朱宏的履歷里,我們發現,自從1983年起,或者更早他就已經與黔劇結緣,並且一頭扎進黔劇藝術海洋,一步步走到今天。

曾經是演員的他,曾在大型黔劇《珍珠塔》、《秦娘美》、《家庭公案》、《烏卡》、《秦娘美的後代們》、《貞女》、《大學生村官》、《九驛圖》等劇中飾演主角。主演的劇目多次榮獲文化部劇目獎、貴州省政府文藝獎一等獎、貴州省「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

現在的朱宏是貴州省黔劇院院長,在擔任院長至今的日子裡,多次代表中國出訪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演出。2007年8月,率院赴京,在中央電視台《名段欣賞》欄目錄播了七期黔劇經典劇目,開創了黔劇首登央視的先河,擴大了黔劇的知名度。2008年春節大年初十央視還特地為黔劇院製作播出了一期特別節目「天下第一團」。黔劇的知名度,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大提升。許多不看,不知道黔劇的人,逐漸了解了黔劇,認識了黔劇的魅力。

為了推廣黔劇,讓黔劇這一古老藝術在現代社會更好傳播,2008年,朱宏創辦了貴州黔劇網,讓黔劇實現了傳統與時尚傳媒的對接,通過互聯網,更一步增加了黔劇宣傳的機會,讓一個西南地方劇種,可以開始對接世界。也就是在這一年,朱宏組織劇院「非遺」申報工作,使黔劇成功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成為國家非遺,決定著黔劇的保護傳承,將進入國家層面,得到的是國家級的支持與扶持,對於這門古老藝術的發展,取到了突出作用。2008年對於朱宏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年,作為黔劇院,黔劇藝術,他貢獻良多。作為個人來說,由於為貴州黔劇振興作出了貢獻,工作業績突出,當選為「中國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這是對他最好的回報。

對於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永遠不會停止。朱宏當然不會。2012年由他主持下,正式組建成了貴州省民族管弦樂團,這是貴州文化的另一件里程碑式的坐標,填補了貴州藝術的空白。對於貴族民族管弦樂團朱宏同樣傾注了大量心血,樂團在他的帶領下,專業過硬,提高迅速。在成立僅僅兩年之後,2014年,朱宏率領著貴州省黔劇院、貴州省民族管弦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成為貴州第一支首登國家最高藝術殿堂演出的院團。一時間,令整個中國藝術界矚目,貴族黔劇,貴族民樂,奏響了中國。

可是應該看到,傳統戲曲畢竟仍然存在小眾屬性,受眾群依然不大,所以,朱宏仍舊在嘗試著各種努力,2016年他與貴州電視台合作拍攝60集情景喜劇《歡樂黔劇》,並於同年5月開播,這個節目旨在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向貴州人民推廣普及黔劇。這是朱宏,「讓黔劇走進民間」的重要舉措。

一門好的藝術形式,總是需要一群堅守者,遙想當年,崑曲衰微,川劇衰微,豫劇衰微……正是因為有了一大批戲曲從業證的堅持和不離不棄,才讓這些古老劇種重新煥發了生命,與現代接軌,綻放著光芒。

如果說,白先勇先生讓崑曲重新成為一種大眾藝術,重新煥發生命。那麼,讓黔劇發揚光大,重獲新生的那個人就是朱宏,雖然他還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中國符號 的精彩文章:

TAG:最美中國符號 |

您可能感興趣

黔劇折子戲走進大世界,文華獎34場惠民演出好戲連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