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明」王叔英~清軒記

「明」王叔英~清軒記

「明」王叔英~清軒記

王叔英作品圖冊

【靜學文集·一清軒記】(明)王原采

天下之物莫貴於清。莫不貴於汙。天下之情亦莫不好清。而惡汙何也。葢清者善而汙者惡。好善而惡惡人之性也。物之出於天者。其清莫如風。出於地者。其清莫如水。風之清以動萬物為功。水之清以潤萬物為功。而物由之以生以長以遂以成清之為用大矣。是以王者清而四海以平。侯伯清而國以寜。官師清而政以成。葢清則明。明則公。公則仁。仁則何處而不順哉。故君子惟患不清也。今夫人見一亷士焉。鮮不貴而愛之。以其清也。見一貪夫焉。鮮不賤而惡之。以其汙也至於其身。則不知所貴。而乃汙之豈視其身不如他人哉。利慾交於中。而不能自克耳。黃岡張侯以一清名。其軒求余文以記之。余謂張侯葢知貴其身者。歟人固患乎不清也。而清又患乎。不一能一於清。則小物不足累大物不能移而。吾身常超乎萬物之上矣。其貴孰加焉。夫人固有於平居無事之時頗清明自期。及臨利害僅如絲髪。則窮智力巧為趨避。以求必得者。葢由其守之不一耳。故清而能一。斯可以言清不一。則不足以言矣。書曰。惟精惟一是則一豈易能哉。要必精乎義利之辨。而後能不然。則是物之來眩惑於前。而莫知所從烏保其能一乎。故君子必貴乎學也。張侯為武官而好文辭。其接人貎恭而言文蓋喜學者。昔呂蒙為吳將初不知學後與魯肅論議而肅驚之。以學故也。蒙之學徒以知軍旅之用猶有過人者。況學君子之事乎。張侯方年盛力強。又幸生太平之時。職務多暇足以有為茍能。因其所好而事學焉。則他日所就豈餘所能哉。

洪武二十年歲次丁卯冬十一月日記

【王原采 】

[明](西元?年至一四o二年)字叔英,(《明史本傳》作王叔英字原采。此從《四庫總目》提要)黃岩人。生年不詳,卒於明惠帝建文四年。洪武中,與楊大中、葉見泰、方孝孺、林佑並徵至,原采固辭還鄉。以薦官仙居訓導,改德安教授,遷漢陽知縣。建文時,召為翰林修撰,上資治八策。燕兵至淮,奉詔募兵,行至廣德,知事不可為,乃書絕命書,自經於元妙觀。邏捕其家,妻與二女並殉。原采著有靜學文集一卷,《四庫總目》行於世。

【注】

王原采從價值觀上分析了人對物清,山水的熱愛。

「明」王叔英~清軒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顧愷之~《畫雲台山記》和《魏晉勝流畫贊》
練習書法的兒童更安心冷靜
重溫中國古代畫論中的創新思想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