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賢氣象之二/王心齋:淮南格物安身止善 正己物正尊道尊身

聖賢氣象之二/王心齋:淮南格物安身止善 正己物正尊道尊身

(心齋三傳弟子羅近溪隱居讀書處——叢姑山)

先生每論世道,便謂自家有愧。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故立吾身以為天下國家之本,則位育有不襲時位者。

知得身是天下國家之本,則以天地萬物依於己,不以己依於天地萬物。

愛人直到人亦愛,敬人直到人亦敬,信人直到人亦信,方是學無止法。

吾身猶矩,天下國家猶方,天下國家不方,還是吾身不方。

正己正物,此是吾人歸宿處。凡見人惡,只是己未盡善,若盡善,自當轉易。以此見己一身不是小,一正百正,一了百了,此之謂通天下之故。聖人以此修己以安百姓,而天下平。得此道者,孔子而已。

先生謂諸生曰:「大學謂『齊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何不言『正心在誠其意』?惟曰『所謂誠其意者』。不曰『誠意在致其知』,而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此等處諸賢曾一理會否也?」對曰:「不知也,請問焉。」先生曰:「此亦是吃緊去處,先儒皆不曾細看。夫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言國治了而天下之儀形在是矣。所謂『治國在齊其家者』,家齊了而國之儀形在是矣。所謂『齊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者皆然也。至於正心,卻不在誠意,誠意不在致知。誠意而後可以正心,知至而後可以誠意。夫戒慎恐懼,誠意也。然心之本體,原著不得纖毫意思的,才著意思,便有所恐懼,便是助長,如何謂之正心?是誠意功夫猶未妥貼,必須掃蕩清寧,無意無必,不忘不助,是他真體存存,才是正心。然則正心固不在誠意內,亦不在誠意外,若要誠意,卻先須知得個本在吾身,然後不做差了。又不是致知了,便是誠意,須物格知至而後好去誠意。則誠意固不在致知內,亦不在致知外。所謂『誠意毋自欺』之說,只是實實落落在我身上做功夫。不先致知就去誠意,則誠意又做差了;不先誠意就去正心,則正心又著空了;既能誠意,不去正心,則誠意又卻助了。知至而後有誠意功夫,意誠而後有正心功夫,卻不可以誠意為正心,以致知為誠意。故不曰『正心在誠其意』、『誠意在致其知』者,如此也。悟此大學微旨否?」諸生謝曰:「此千載未明之學,幸蒙指示,今日知所以為學矣。」

先生謂徐子直曰:「何謂至善?」對曰:「至善即性善。」曰:「性即道乎?」曰:「然。」曰:「道與身孰尊?身與道何異?」曰:「一也?」曰:「今子之身能尊乎?否歟?」子直避席請問曰:「何哉?夫子之所謂尊身也?」先生曰:「身與道原是一件。聖人以道濟天下,是至尊者道也。人能宏道,是至尊者身也。尊身不尊道,不謂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謂之尊道。須道尊身尊,才是至善。故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必不以道殉乎人。使有王者作,必來取法,致敬盡禮,學焉而後臣之,然後言聽計從,不勞而王。如或不可,則去。仕止久速,精義入神,見幾而作,不俟終日,避世避地避言避色,如神龍變化,莫之能測。易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又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若以道從人,妾婦之道也。己不能尊信,又豈能使彼尊信哉?及君有過,卻從而諫。或不聽,便至於辱且危,故孔子曰: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自取之也。」子直拜而謝曰:「樾甚慚於夫子之教。」

或曰:「『出則為帝者師』,然則天下無為人臣者矣。」先生曰:「不然。學也者,所以學為師也,學為長也,學為君也。帝者尊信吾道,而吾道傳於帝,是為帝者師也。吾道傳於公卿大夫,是為公卿大夫師也。不待其尊信而炫玉以求售,則為人役,是在我者不能自為之主宰矣,其道何由而得行哉?道既不行,雖出,徒出也。若為祿仕,則乘田委吏,牛羊茁壯,會計當盡其職而已矣。道在其中,而非所以行道也。不為祿仕,則莫之為矣。故吾人必須講明此學,實有諸己,大本達道,洞然無疑。有此把柄在手,隨時隨處無入而非行道矣。」

或曰:「出必為帝者師,處必為天下萬世師,毋乃好為人師歟?」先生曰:「學不足以為人師,皆苟道也。故必修身為本,然後師道立而善人多。如身在一家,必修身立本,以為一家之法,是為一家之師矣;身在一國,必修身立本,以為一國之法,是為一國之師矣;身在天下,必修身立本,以為天下之法,是為天下之師矣。故出必為帝者師,言必尊信吾尊身立本之學,足以起人君之敬信,來王者之取法,夫然後道可傳亦可行矣。庶幾乎!己自配得天地萬物,而非牽以相從者也。斯出不遺本矣。處必為天下萬世師,言必與吾人講明修身立本之學,使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夫然後立必俱立,達必俱達。庶幾乎!修身見世,而非獨善其身者也。斯處不遺末矣。孔孟之學,正如此。故其出也,以道殉身,而不以身殉道。其處也,學不厭而教不倦。本末一貫,合內外之道也。夫是謂明德親民止至善也。

——《心齋語錄》

(心齋後學羅念庵隱居地石蓮洞之石床)

我將大成學印證,隨言隨悟隨時躋。

只此心中便是聖,說此與人便是師。

至易至簡至快樂,至尊至貴至清奇。

隨大隨小隨我學,隨時隨處隨人師。

掌握乾坤大主宰,包羅天地真良知。

自古英雄誰能此?開闢以來惟仲尼。

仲尼之後惟孟子,孟子之後又誰知?

廣居正路致知學,隨語斯人隨知覺。

自此以往又如何?吾儕同樂同高歌。

隨得斯人繼斯道,太平萬世還多多。

我說道心中和,原來個個都中和。

我說道心中正,個個心中自中正。

常將中正覺斯人,便是當時大成聖。

自此以往又如何?清風明月同高歌。

同得斯人說斯道,大明萬世還多多。

——王心齋《大成歌》(寄羅念庵)

屢年得書,必欲吾慈憫教誨,於此可見子直不自滿足,非特謙辭已也。殊不知我心久欲授吾子直「大成之學」,更切切也。但此學將絕二千年,不得吾子直面會口傳心授,未可以筆舌諄諄也。幸得舊冬一會,子直聞我「至尊者道,至尊者身,然後與道合一」,隨時即欲解官,善道於此可見。吾子直果能信道之篤,乃天下古今有志之士,非凡近所能及也。又聞別後沿途欣欣,自嘆自慶,但出處進退未及細細講論,吾心猶以為憂也。我今得此沉痾之疾,我命雖在天,造命卻由我。子直聞此,當有不容已者。余俟面講不備。

——王心齋《與徐子直書》

先生知我之心,知先師之心,未知能知孔子之心否?欲知孔子之心,須知孔子之學;知孔子之學,而丈夫之能事畢矣。

——王心齋《答王龍溪》

十六年丁酉,先生五十五歲。是年,先生玩《大學》,因悟格物之旨曰「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乃嘆曰:「聖人以道濟天下,是至尊者道也;人能弘道,是至尊者身也。道尊則身尊,身尊則道尊,故輕於出則身屈而道不尊,豈能以濟天下?『自天下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故曰『安其身而後動』,『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其身正,則天下歸之』,『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是為『物格而後知至』。故出處進退,辭受取與,一切應用,失身失道,皆謂不知本而欲求末治者未之有也。其於天下國家何哉?故反己自修,皆是立本工夫。離卻反己,謂之『失本』;離卻天下國家,謂之『遺末』,亦非所謂『知本』。本末原是一物,是以有『出為天下師,處為萬世師』雲。」時有不諒先生者,謂先生自立門戶,先生聞而嘆曰:「某於先師,受罔極恩,學術所系,敢不究心以報。」

——《心齋年譜》

(心齋師弟錢緒山拜師陽明之地餘姚中天閣)

先生以「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身與天下、國、家一物也,格知身之為本,而家、國、天下之為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反己,是格物底工夫,故欲齊、治、平,在於安身。《易》曰:『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也。』身未安,本不立也,知身安者,則必愛身、敬身。愛身、敬身者,必不敢不愛人、不敬人。能愛人、敬人,則人必愛我、敬我,而我身安矣。一家愛我敬我則家齊,一國愛我敬我則國治,天下愛我敬我則天下平。故人不愛我,非特人之不仁,己之不仁可知矣。人不敬我,非特人之不敬,己之不敬可知矣。」此所謂「淮南格物」也。

——黃宗羲《明儒學案.泰州學案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王心學 的精彩文章:

TAG:陸王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