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國家聯合打一國,本來穩勝,最後卻一個個都跑了
濁澤之戰,在歷史上,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這場大戰發生在公元前369年。
魏惠王,是濁澤之戰里的核心人物,因為由於他當年的一個錯誤的決定導致一個國家陷入了絕境。商鞅這個人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後來的秦國之所以有商鞅變法,其實還得感謝魏惠王,要不是他當年執意饒商鞅不死,就沒有後來的商鞅變法。再加上他還放走孫臏,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就更岌岌可危了。
如果魏惠王沒有鬧這出,那在後來周顯王登基以後,就不會兩次都敗於孫臏之手。曾經繁榮昌盛的魏國由此衰敗,大不如從前,更是失去了它曾經霸主的地位。
再提起當年的濁澤之戰,是發生在這件事以前的公元前370年。那時候,魏武侯剛剛去世,魏惠王是當年的太子,而他的弟弟魏緩試圖謀權篡位,與兄長爭奪君位,三十歲的太子,也就是魏惠王在這場戰爭結束以後才登上寶座,成為天下君主。
但是後來魏緩以失敗告終,姜還是老的辣,勾心鬥角的他還是敵不過兄長。失敗後的魏緩帶領剩下的將士逃到邯鄲,本來魏緩還有一絲活命的機會,但是他後來選擇投靠趙成侯,那個野心勃勃的敵軍,為還以為他將會是自己的一根救命稻草,卻不想是毀掉整個國家的毒瘤。想來,後來,後世對魏緩的評價也是理所應當的,他從此跟王位從此失之交臂,還失去了國家。
魏緩投靠趙成侯的這件事情過程是這樣的:那時候,魏緩的陰謀被兄長識破,大敗之計,他來到邯鄲,希望自己的敵對國家能夠幫助自己,原以為自己終於有了得到王位的機會,卻沒想到這一切都是一個陰謀。趙成侯聯合韓懿侯,試圖吞下整個魏國,於是趙國與韓國同時出兵,攻打魏國,雖然此次攻打併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容易,可最終還是成功了。在這個過程中,為什麼韓懿侯會答應趙成侯的要求呢?
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年前的一次意外,而這次意外的主人公,是魏國的大夫。他曾經特意跑到韓國給他一些計謀和建議,這個人叫公孫欣,他的此舉,從側面推動了韓懿侯決定與趙成侯聯合攻打魏國,也算是成功了,不是嗎?
兩國準備出兵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魏國,本是火燒眉毛的事情,可是魏惠王臨危不懼,冷靜的調整軍隊準備應敵。聯軍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韓趙聯軍勢大敗魏軍於濁澤,進而包圍安邑。
雖然結果還是魏國大敗,但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向來以寡勝多的案例並不多,而趙韓聯軍,勢力強大,再加上兩國有備而來,魏國寡不敵眾,終於在濁澤結束了這慘烈的一戰。
在戰爭之後,趙成侯與韓懿侯之間出現了一個插曲,對於怎樣處理戰敗的魏國和其君主的時候兩個人出現了不同的觀點。
韓懿侯對於趙成侯想要殺掉魏惠王而讓魏緩上位並且要得到魏國的城池領域的這件事情持反對態度。韓懿侯認為:名聲遠比這些割地來得重要,他不想被人們認為是暴君,也不想讓人們說他貪財,他覺得只要讓魏國從此分裂就好,只要軍事經濟實力在韓國之下就好,趕盡殺絕的事情他不想做,只要自己的國家能夠安定,不受魏國威脅就好。
而趙成侯則主張除去魏君,擁立魏緩,割地而退。
固執的韓懿侯和趙成侯,都認為各自有理,兩不相讓,而韓懿侯在一氣之下率領自己的軍隊離開,孤軍奮戰的趙成侯這時候並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攻打下魏國最後也只好放棄,兩國存在陰謀的聯盟就此破滅。而魏國並沒有因此遭受到特別大的影響,魏惠王還是魏惠王,只是在這之後,魏惠王下令處死了自己的弟弟魏緩。
如果當初的韓懿侯和趙成侯能夠達成一致,專心攻打魏國,就不會失去當時作戰的好時機,本來力量懸殊,勝負可見,然後卻因兩人的任性而失敗。此事件在戰國策中有記載,而這場濁澤之戰也給後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雖然韓國和趙國的不和諧是此次戰役最大的敗筆,聯軍在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由於趙、韓的嚴重分歧,因不能協同而由勝轉敗,使魏國終免於分割。但是相反魏國在面臨如此困境的時候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確實值得後世的人們學習,所有說,後來的魏國能夠成為勝利者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沒有篡權奪位?全因劉備的一手好牌
※一個太監死後,棺材立著埋千萬人為其送葬,現今有人定時為其掃墓
※最有可能併入西安的城市,被稱:中國第一帝都,擁有很多帝王屍體
※廣東有一個城市名氣最大,人口高達800萬,外來人卻最多
※這兩個市區只相距5公里,成為中國距離最近的市區,發展非常快
TAG:山川文社 |
※二戰最聰明的兩個國家,一個玩弄德國,一個玩弄日本
※世界上最奇葩的「兩個國家」:兩國共用一個首都,統一有希望了
※歷史上這三個國家最想吞併中國,一個是日本,另外兩個是誰?
※中國的兩個女人,一個賣身,一個賣國;一個可憐,一個可恨!
※自稱世界第三強的3個國家,前兩個我國揍了,最後一個被美國滅了
※一個島嶼上的三個國家,一個富得流油,其他兩個為何貧窮成這樣?
※歷史上這三個國家都想吞併中華,一個是日本,其他兩個是誰
※歐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兩個國家,一個憎恨,一個同情
※二戰時日本最怕的兩個國家,一個比日本人還殘暴,一個至今仍在打仗
※彈丸之地分成兩個國家,現在一個是發達國家,一個依舊窮困潦倒
※日本認為這兩個國家才是敵人,一個是俄國,另一個不是中國和美國
※中國有史以來最「敗國」的兩個女人,一個敗國庫,一個敗領地
※中國南方一個村寨,橫跨兩個國家,盪個鞦韆,你就出國了
※跟薩達姆最鐵的兩個國家,一個為其建雕像,一個每年紀念兩次
※揭秘:二戰時這兩個國家最狡猾,搞得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戰敗後成了冤大頭
※日本衛生間為什麼一家只有一個,中國有兩個還用不過來?
※這棟房子厲害了,橫跨兩個國家,坐在加拿大挪個腳就跑到了美國了
※中國史上最「敗國」的兩個女人,一個將國庫敗光,一個將領土讓人
※兩個男人:一個走了,一個退了,我卻得到了滋養!
※三國中下場最慘的兩個功臣,特別是最後一個,全家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