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程序能挽救支付寶的低頻困境嗎?

小程序能挽救支付寶的低頻困境嗎?

傳聞了很久的支付寶小程序,現在還沒有上線。

此前的最新消息是,支付寶將在五月下旬(現在已經是下旬)上線小程序,目前來看支付寶的小程序還將繼續「跳票」。

面對一再「獨家爆料」要上線,卻又一再推遲上線日期的支付寶小程序,螞蟻金服給出的說法是產品還需要繼續打磨。

互聯網產品的典型特徵就是小步快跑,產品上線之後再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快速迭代,很明顯小程序被支付寶按住不放出來,是有其他原因的。

我們來看看它的潛在風險。

跟蘋果翻臉?

支付寶需要圍觀下蘋果和微信的交鋒結果,摸清蘋果的底線再出手。

這就要提到5月份蘋果和騰訊的正面交鋒:蘋果對微信連續施壓,以在蘋果應用商店下架微信的威脅,迫使其放棄iOS版本的讚賞功能,只在Android版本做了保留。

拋開雙方對於微信公號打賞的性質定義分歧不談,多位接近微信和騰訊的人士均表示蘋果對微信生態的擴展有所忌憚,原因之一就是小程序。

微信今年1月正式上線的小程序能讓用戶不需要進入蘋果生態內下載APP也能使用打車、訂餐和支付等功能,目前微信小程序已經有超過20萬第三方開發者。

雖然張小龍本人曾公開表示,做小程序不是為了改變app的存在和啟動方式,而是為了彌補微信現有功能的短板。但所有的外界解讀都指向了微信挑戰蘋果生態的方向。

這無疑加劇了蘋果和騰訊之間的緊張關係。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蘋果商店內,蘋果仍然接受支付寶和銀聯支付,而微信支付仍然被擋在大門之外,這本身就是蘋果對騰訊「另眼相看的」表現。

考慮到阿里系強大的造勢能力,如果支付寶小程序上線,伴隨而來的必然是另一波輿論「助威」。

而現在的蘋果正處于敏感時期:蘋果大中華區的收入增速已經連續五年下跌,今年一季度跌幅更是高達14%,與此同時蘋果App商店在中國的收入卻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去年四季度就拿到了20億美元收入。

雖然阿里目前和蘋果關係尚可,但支付寶推出小程序之後,蘋果會怎麼看?施壓微信尚且可以波及微博和陌陌等社交平台,多封殺一個支付寶貌似沒有太大難處,阿里需要面對潛在的跟蘋果「鬧翻」的風險。

現在來看,這個風險存在並且不小。支付寶已經為小程序的出爐做了很多鋪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比如口碑碼戰略。4月初口碑發布「碼上一條龍」戰略,希望通過二維碼為入口,將線下商鋪搬到線上,形成二維碼-店鋪-支付的閉環。口碑發布口碑碼戰略後,計劃在年內覆蓋300萬線下商家。

口碑碼配合小程序,能夠很好的實現阿里線下流量入口夢想,螞蟻金服投資OFO也是為了這個夢想。不過這個夢想對於口碑來說可能有些沉重。

但是,口碑扛得住壓力么

口碑有著自己的問題,從公開數據看口碑日交易筆數已經超過了1500萬筆,官方號稱交易筆數排名第一的本地生活服務O2O平台。

但其實口碑並沒有向阿里高層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比如說,在這些交易筆數中,存在大量的純線下掃碼支付行為,這些交易量並不能計算為口碑為線下店鋪引流的結果,而這本應該是口碑等O2O應用對商家最大的幫助。

微信支付在線下超過支付寶,口碑的發展不力應該負主要責任。雖然相較於微信支付集中攻克消費者的做法不同,口碑碼主要針對的是B端的店鋪,背後有一整套數據通路支撐。但這些對微信和美團點平台來說,並不算很高的門檻。

口碑並沒有讓阿里高層滿意的一個表現就是,阿里向餓了么持續注資。根據彭博社的消息,阿里巴巴計劃向餓了么投資至少10億美元,用於對抗騰訊支持的美團點評。

考慮到餓了么上一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就分別拿出了9億美元和3.5億美元。按照阿里一貫的投資策略,重要領域的被投資公司最終都會被吃掉,而目前餓了么仍然保持獨立身份,口碑也還在持續砸錢。

如果其中有一方掉隊,那等待它的可能就是被合并了。

所以,小程序能不能在線下收穫良好的反饋,口碑的任務就很重,畢竟打通了B端資源的它們,天然承擔著向B端用戶輸出小程序理念的任務。

這也是支付寶與微信相比佔優勢的地方,這副好牌不能再被打爛了。

低頻中的低頻?

但微信面臨的問題支付寶也會面對,甚至在支付寶身上更明顯。

比如小程序的低頻問題,從目前微信小程序的使用反饋來看,大多數用戶的使用場景仍然在支付、點餐、內容閱讀和信息查詢等領域。對於遊戲視頻等娛樂用戶和電商重度用戶來說,APP仍然是他們的首選。

由於支付寶潛在的低頻屬性,低頻小程序的風險會更大。

做瀏覽器和OS失敗後,支付寶已經成為阿里在移動端最重要的入口。相較於淘寶和天貓來說,它的使用頻次更高,可關聯的場景也更多。

但支付寶本質上仍屬於工具類應用。這個身份代表著,它是那種用戶打開時有明確需求的產品:需要支付、理財、買保險的時候,用戶會打開支付寶,使用完畢後就會退出。

它並不是一個實時在線、高頻打開的應用。

從用戶消耗的數據流量上也能看出區別。根據運營商聯通發布的2017年2月的沃指數排行榜,支付寶、淘寶分別以3.57億、2.45億月活越用戶排在榜單的第4位和第7位,但在流量排行榜上,這兩者都未進入前20,其中手機淘寶戶月流量為5.4MB,支付寶是3.38MB。

所以,雖然支付寶擁有超過4.5億實名賬戶,但這無法改變它低頻的缺陷,在低頻的支付寶中插入低頻的小程序,效果如何有待其上線後觀察。

在過去的一年裡,無論是裸照事件還是密碼漏洞,都讓支付寶在阿里決策層那裡承受了巨大壓力,而小程序有希望成為支付寶團隊對內交代業績和對外革新形象的最好機會。

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支付寶小程序與微信小程序的界面、操作和體驗基本相同。

希望小程序不是又一個「微信有我也要有」的產物。

當然,支付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染指小程序的玩家,無論是OPPO等手機廠商推出的「流應用」,還是傳說中今日頭條的輕應用,都有無需註冊下載、用完即走的特徵,由微信帶到前台的小程序作為應用層面的創新,正在成為不容忽視的未來趨勢。

就不要提AR這個傳說中的新功能了,VR和AR連遊戲領域都沒有普及,放在支付寶這樣的國民應用里,現階段除了讓應用更臃腫更依賴硬體性能之外,噱頭要大於實用。

那麼問題來了,支付寶小程序什麼時候上線?

(崔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險資訊 的精彩文章:

馬雲手撕蘋果:替天行道義不容辭
保險銷售20大陷阱 你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年薪十萬,無力承擔兒子骨癌醫療費,他選擇了自殺撒手人寰

TAG:保險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無感支付」都來了,智慧生活還遠嗎?
快捷支付功能已關,錢還能被扣?
免密支付陷阱多,小心你的錢包!
不能給消費者挖「免密支付」的坑
移動支付給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現金支付會被淘汰嗎?
高通陷困境,華為主動支付五億專利費,這是要和解嗎?
痛失移動支付的翼支付,未來仍存四大機會?
支付界的新貴雲閃付,你覺得它能成為支付界的新巨頭嘛?
電子支付方便快捷,為什麼許多國家卻很難發展電子支付?
要求中國支付二維碼專利費,自己卻在移動支付翻了車?什麼操作?
手機支付多厲害?老外來中國用手機支付,回國後感到「生活困難」
網易合作陳星漢 「為他人支付」能撼動國產遊戲的付費邏輯嗎?
網易合作陳星漢 「為他人支付」能撼動國產遊戲的付費邏輯嗎?
防範支付風險,不能光靠用戶
現在手機支付盛行,為啥大學食堂不支持手機支付呢?可以說暖心了
用花唄支付好嗎?
支付生態建設火熱,隨行付緊跟發展風口為消費場景賦能
瘋狂「剁手」雙十一 支付安全的問題還讓你心慌慌嗎?
歐洲的AI智能手錶可以支付了,你還在擔心沒帶手機嗎?
原子多路徑支付加強隱私性,比特幣支付功能再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