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移民、難民都不是事兒,新納粹才是歐洲動亂的罪魁禍首

移民、難民都不是事兒,新納粹才是歐洲動亂的罪魁禍首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5.17?28,2017

憑空而來

文| Zac(發自戛納)

編| 尼儂叄

本片入圍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本屆戛納電影節的政治焦慮情緒是顯而易見的,僅主競賽單元,就有《自由廣場》《木星之月》等影片毫不遮掩地討論移民和難民的問題,前者從接納方的角度展開「幫不幫」的討論,後者則從難民的角度發出「我都這麼慘了你不幫我也要來」的吶喊。

其實《憑空而來》也可以歸類到移民問題的範疇,但與前者不同的是,它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既不是《自由廣場》的給予方角度,也不是《木星之月》的索取方角度,而是講述一個德國妻子,她不僅已經接受了土耳其移民,而且深愛自己土耳其裔丈夫,反而不得不面對一些新法西斯德國同胞。電影將兩個種族的外部衝突進一步演化成一個種族間的內部衝突,使一個本來非你即我的形勢更添微妙的複雜性。主角選了一個女性更是為這種政治化的題材帶來了一種獨特的女性視角。

《憑空而來》劇照

電影《憑空而來》分為三個部分,以在自然光下手持拍攝的家庭錄像為分割:《家人》《正義》《海》。如果說導演在進行在移民處境下個體命運的探索,那麼這三章對應的分別是主人公在該處境下遭遇困難,解決困難失敗和解決困難。只是,導演態度消極,憑藉著穩妥的劇本敘事和黛安·克魯格精湛的演出,為和自己一樣的移民族裔譜寫了一首悲歌。導演法提赫·阿金正是生活在德國的土耳其後裔,他也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將來的受害者。

阿金在開篇一兩筆就為女主人公後來聽到丈夫和兒子的死訊的情緒轉化做了充足的鋪墊,隨後又有數場幾經奔潰的片段供女演員發揮,還有上文提到的家庭錄像為影片帶來一種幸福細膩卻不再的質地。

在《家人》一章電影就首先通過感情上的戰略收穫了觀眾對角色立場的支持:我們首先是親愛的一家人,與種族無關,與國籍無關。之後,觀眾在《正義》一章和角色一起上法庭和新法西斯對峙,新法西斯遍布各個年齡段,有男有女,跨越國界。

影片在法庭上展示衝突推進劇情,在法庭外延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補充人物的情感發展。法庭戲通過導演的剪輯,在密室里形成一種犀利的張力,兩股勢力正面交鋒。可惜的是,為了戲劇效果,法庭辜負了女主人公(也許現實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也可以看出導演對現實里的國家機器並不滿意。她只好在《海》尋求自己的正義。整個故事裡,近景遠景,特寫虛焦,鏡頭都積極捕捉女主人公痛苦、憤怒、絕望,有效地映射主人公個人命運的變化。

電影最後在天空迎來大海,儘可能地延遲擴大觀眾所能感到的情感衝擊,配上片尾曲Lykke Li的I Know Places,悲傷的靈魂都能回家。

GIF/25K

深焦短評

圓首的秘書

★★★★

法提赫·阿金找到了歐洲問題的癥結:不是穆斯林,也不是移民,而是金髮碧眼的極右翼勢力。最後的同歸於盡的爆炸像是一種向新納粹發出的宣言,而這個宣言又是那麼阿金式!結構嚴整,情感充沛,敘事流暢,技術高超,對這一屆電影節來說,憑空而來本身就是一枚超大號炸彈。

馬鵬程

電影里並沒有恐怖分子,然而製造了兩次爆炸案的兇手是「仇恨」,這仇恨是族群間的仇恨和社會的撕裂。而兩場爆炸案則是新納粹主義所帶來的結果的警示,製造仇恨正式恐怖集團的願望,它比恐怖分子本身更可怕。《憑空而來》是對當下歐洲難民危機和恐怖威脅的反思。

Cora

★★★

三個章節:(痛失)家人、(無效)正義、(亡於)大海。電視電影畫面感無法阻擋撲面而來的絕望氣息,仇恨未曾消失過,不過是那顆種子還沒有找到生根發芽的土壤。

沈念

★★

非常傳統的劇情電影,有些女版《海邊的曼徹斯特》的感覺。審判結果前半段都挺中規中矩的,幾個鏡頭拍得很漂亮,也有些意外:比如雨水流過窗戶的陰影爬在女主臉上;再比如攝影機順著浴缸上移,是女主躺在清澈的水裡,再緩緩右移、下移,水下是緩緩噴涌的鮮血。可惜宣布結果後劇情有種不知何去何從的尷尬,拖沓的節奏讓觀眾有種無所適從的觀感。彷彿導演也知道電影差不多該結束了,卻不知道該如何結束一般。

車小爺

故事很紮實,克魯格表演很用心,有層次,但還是「地才」感太強。一開始就很抓人,很有感染力,觀眾容易入戲。法庭戲優缺點都很明顯,障礙來得太突然也太倉促,失掉一點點真實性。不覺得結尾太極端,此類題材通常人們所習慣的結尾也不見得有多好。不至於平庸,但除了題材本身沒什麼太大意義,看不出導演有什麼令人激賞的想法。

Stevie

關於新納粹的討論和批判在這部影片中隱藏在個人復仇故事之後,也許是阿金的個人趣味,更可能是迫於現實壓力,最終導致本片在深度上略顯不足。儘管影片電視美學特徵明顯、法庭審判戲略顯刻意,但故事走向依舊張力十足。

Peter Cat

一部非常老套劇情片,強電視肌理感似乎弱化了影片的美學,但反倒給整個主競賽單元帶來了別樣的趣味。

柳鶯

阿金的才華總給人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法庭戲雖緊湊,但也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節奏。三段式結構雖完整但略顯刻意,極端的結尾讓整個故事如同新納粹的無謂殺戮一般無理可循。

*打分標準:以四星為滿分,三星表示「佳作」,兩星「一般」,一星「較差」,零分「很差」。

【深焦戛納電影節報道】

DAY 1

戛納70周年,給我們看了一部刪減版的開幕片

《無愛可訴》的親子悲劇,徒有其表的社會寓言

戛納,繼續在沙灘上搞搞基吧

Day 2

這部怪力亂神的主競賽片看得我們目瞪口呆

托德·海因斯新片有人覺得感動,有人卻覺得無聊……

陀螺戛納日記 DAY1&2:沒有市場證也沒能粉加點只能默默看片

Day 3

戛納專訪 | 沃納·赫爾佐格:我總認為是我發明了電影

讓奉俊昊的新片告訴你,養豬業如何混跡在娛樂圈

陀螺戛納日記 Day3:《托尼·厄德曼》式的爆款出現了?!

Day 4

法式抗艾傳奇,《每分鐘120擊》的生命律動

明年要帶科幻片去主競賽的克萊爾·德尼,先拍了部《心靈暖陽》為雙周開幕

戛納評分 | 編輯部的口味居然如此一致?

Day 5

看完哈內克新作,真的很失望

《敬畏》:謀殺戈達爾才是最戈達爾的事!

「知識瘋子」鮑姆巴赫,老故事裡新的梗

陀螺戛納日記 Day4/5:70周年鬧出緊急疏散大抓馬!

Day 6

關於這段婚外情,洪尚秀究竟要拍多少部電影?

《龍蝦》導演新作真的那麼爛嗎?

五毛錢特效,《派對把妹秘訣》依然嗨爆戛納!

陀螺戛納日記 Day6:賽程過半,金棕櫚何去何從?

Day 7

誰說31歲的女人不是年輕女子?

菲利普·加瑞爾:我想拍熱愛性愛的女性,但不是女性癮者

看完河瀨阿姨新片我想流淚,只因銀幕上的大逆光

又一部羅丹傳記片,除了3P,我們還能看個啥?

如果給編劇一把槍,他應該會射死所有人

Day 8

《牡丹花下》:就像一個矯作女高中生,那樣美也那樣蠢

看完這部電影,我確認杜蒙真的瘋了!

新版《牡丹花下》好不好我不知道,但老版確實好看定要預習!

陀螺戛納日記 Day9:估計這部就是本屆主競賽我最喜歡的電影了

Day 9

《好時光》把所有人都看嗨了,帕丁森可能要拿影帝了!

《溫柔女子》:有人覺得是金棕櫚,有人覺得老舊露骨

在阿富汗,我們準備拍電影拍到死!

Day 10

全部只是杜可風

本以為今年金棕櫚肯定是歐容《雙面情人》,結果只是堆滿了獵奇的噱頭

今年導演雙周大獎頒給了這個拍印第安人的中國姑娘

《自由廣場》:戛納中國場刊第一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APP 的精彩文章:

這個攝影師一抬頭,整個世界都變了
《沃倫》極端民族主義就是人類的麻風病
關燈打分團 《吃吃的愛》免費場報名
愛是好的,但卻是你留給我最艱難的任務

TAG:輕芒APP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攪動中東戰亂,歐洲收納難民埋單,義大利表態不做難民營
北非難民從這些地方逃往歐洲,而且都是假難民
奔向歐洲的難民和美國非法移民將何去何從?
匈奴人如何入侵歐洲,並推動了歐洲的民族大遷徙?
難民為何都喜歡湧向歐洲,而不是其他地區?原因很簡單
北非難民從這些地方逃往歐洲,而且都是假難民 | 地球知識局
非洲人民如何偽裝成難民並翻入歐洲?
敘利亞首批難民重返家園,歐洲各國看到「解決難民」的希望
難民湧入歐洲,義大利竟和法國互懟,原因令國際社會震驚!
難民是如何分裂歐洲的?
德國造反,重塑歐洲,因為難民要把它逼瘋了
德國倡導接收難民,如今難民襲擊無人同情,難民導致歐洲向右轉
歐洲小伙兩去亞洲的貧民窟,一切都讓他震驚。他愛上了這裡不願意回去了
她是歐洲的首位華裔王妃,但她自己的奮鬥故事才更精彩
血性民族僅出一招,歐洲強國直言受不了,俄羅斯讓美英頭疼不已
世界最懶民族,希特勒發誓殺光他們沒做到,現在被全歐洲嫌棄
歐洲難民從哪裡來?聯合國難民署:大多數來自利比亞等非洲國家
這兩個民族在中國被直接打廢,逃亡歐洲之後,成不可撼動的霸主
難民給歐洲造成了巨大的負擔,是誰引起,就該誰來承擔?
不是老鼠惹的禍,歐洲黑死病的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