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機大戰為什麼在烏鎮:古鎮從戲劇節到Alphago的智慧轉身

人機大戰為什麼在烏鎮:古鎮從戲劇節到Alphago的智慧轉身

在看與被看之間,這個曾經遍布桑蠶的古鎮,如今被貼上了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標籤,悄然完成了僅屬於它的獨特變化。

文 張弘 韓墨林

編輯 卜昌炯 向榮

2017年5月,烏鎮再一次進入世人視野中心。這一次吸引人的不是它的文藝氣質,而是一場圍棋「人機大戰」,主角是九段棋手柯潔和圍棋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

第一局比賽的前夜,柯潔在微博發文稱,「無論輸贏,這都將是我與人工智慧最後的三盤對決」,會「拼盡全力,無論結果」。而烏鎮很可能見證了歷史上最後一次「人機大戰」,因為人工智慧程序升級的節奏,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棋手精進的速度。

街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內常駐人口約1.2萬人的烏鎮,是一個不斷被注入了魔法的小鎮。如果從讓它初露新容的新東柵開張算起,它的現代年齡是16歲;但若從它建鎮開始算,它已經超過1000歲。

就像一個不斷被發掘、切割、打磨的鑽石,近年來烏鎮忙不迭地呈現出了自己的獨特氣質和多面性。新與舊、文雅與世俗、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文藝與智能,在這裡持續碰撞共存。

烏鎮沒有機場,也沒有火車站,只能乘汽車抵達,不過交通仍然稱得上便利,周邊的上海、杭州、湖州、嘉興,如同4個巨大的碼頭,每天不停為它輸送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客人。烏鎮國際戲劇節是它耀眼的名片之一。

「烏鎮現在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最大的問題是容量太小,承載內容太多。」被譽為「烏鎮總設計師」的陳向宏告訴《博客天下》。

從1999年烏鎮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第一期工程啟動開始,這個53歲的男人憑藉一張張粗糙的手繪圖,把烏鎮一步一步打造成了今天的模樣。用老友陳丹青的話說,烏鎮的成功源於陳向宏的「人治」,他是一位「個性英雄」。現在的他剛健不減當年,但黑眼圈與泛紅的眼睛多少暴露了他的辛勞與疲態。

18年來,在以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等人為代表的多重力量作用下,烏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變臉,城市氣質和個性也跟著一次次被豐富、被重塑,從旅遊小鎮到有戲劇節常駐的文化小鎮,再到今天散發出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氣息。

大戲開幕

水變清了,這是現在的烏鎮給邵雲的一大感受。

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一條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4個區塊,當地人稱之東柵、南柵、西柵、北柵。在年屆70的老烏鎮人邵雲的早期記憶里,由於污染嚴重,那些年河裡的水都是黑的。直到2000年後西柵開發成景區,引來京杭大運河的水,情況才有所改觀,但仍然不似小時候「可以跳進去游泳」。再後來,戲劇節來了,公司引進凈水設備進行徹底清污,耗資3000多萬元,文藝興起的同時也還給邵雲一個記憶中的童年情境。

「那時的水就像現在這麼清。」邵雲指著窗外的河流,告訴《博客天下》。登上烏鎮最高建築白蓮塔,能看到兩個不一樣的世界:景區內,河水是清透的綠色,載客的小木船在河上划水,美麗宛如人在畫中行;景區石堤外是暴雨過後水流湍急的京杭大運河,舟楫往來,機動船把水攪得渾濁起伏。

烏鎮的居民們發現,來的人更多、更重量級,西柵景區邊一棟40平米的兩層樓房,年租金已經漲到18萬元,小鎮里的商家近九成是飯店和旅店。與此同時,他們的生活隨著客人的湧入而悄然改善。

邵雲曾在《嘉興日報》工作,退休後擔任烏鎮旅遊公司顧問,他很樂於跟媒體和遊客講述來過烏鎮的大人物及各種逸事。談起烏鎮的現狀,他左手一揮,露出歐米茄手錶和一串「應該很貴」的蜜蠟,「我就一個答案:因為優秀。」

52號民宿房東穆穆是最早一批經營民宿的,現在幾乎是最有名的一位。她的店內貼滿自己跟丁磊、張朝陽、楊元慶、李彥宏、梁建章等互聯網大佬的合影。2014年,網易CEO丁磊偶然到她店裡吃了頓飯,第二年又去了,還帶著他堪稱「互聯網半壁江山」的一幫朋友。

在丁磊建議下,穆穆把合影貼到牆上,來的人果然多了。有些慕名而來的遊客,點單時要求按照片里的來一份,還要求穆穆和他們合影,角度和姿勢都得跟照片里一樣。

穆穆有一千多個微信好友,因為人脈廣,她還給朋友的商品做代理。她戴著小米手環——她原本並不喜歡小米產品,後來雷軍到店裡吃飯,她覺得他人不錯,就買了一個。為了滿足到這兒來的遊客需求,她還買了咖啡機,並且很快就換成手沖的,「手沖的高檔一些」。

邱小邱2004年畢業後在銀行工作,沒幾個月就到了烏鎮,從品牌專員干到現在的烏鎮文化旅遊副總經理。他在烏鎮西柵有一棟房子,父母也在西柵經營民宿。那棟民宿里招待過張一鳴、王興、龔宇等互聯網新貴和他的許多娛樂圈明星朋友。

他饒有興緻地講起和一些名流的交往,比如曾和完美影業CEO在北京喝酒,「喝到傻X一樣」,還和一位電視劇女王躲在酒店裡抽煙喝酒聊天,以及如何邀請美團CEO幫忙提高父母民宿評分未遂、如何在烏鎮偶遇丁磊、如何搭訕姑娘等。

邱小邱是農村孩子,如果沒有來烏鎮,很有可能回到家鄉娶妻生子,每月拿著幾千塊的收入過日子。但現在不一樣,33歲的他品味高了,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我現在消費的是紅酒、雪茄,看的世界很大,對生活有點追求,(若)當地找一個,聊不到一起的。」

除了東柵、西柵相繼開發成為景區,南柵和北柵還維持著原本的樣子,纏繞的電線掛在頭頂,外地三輪車夫穿行在狹窄的街道上。其間的居民保持著舊有的生活方式,或種水稻,或進紡織廠。

陳向宏的老家在北柵,那裡也是他危機感的來源。南柵、北柵的開發在他的藍圖規劃里是第三階段的事,至今未動工。「按理說,以我的脾氣,完全有錢做起來,但我怕它步子邁得最大,變得陌生了。」他說。

陳向宏辦公的大樓緊挨西柵,裡面有9000米河道、72座橋,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設計。

為了使河道由濁返清,他嘗試了很多種辦法,在水下種水生植物,甚至請來日本專家,結果他都不滿意。最後,陳向宏決定自建污水處理廠,將能見度嚴格控制在70-80cm。這也讓他在後來的小鎮開發中養成了一個習慣:先建污水處理廠。「我一直很納悶,怎麼他們搞景區投那麼點錢就夠了?」

西柵所有商店的工作人員都是旅遊公司的員工,79家民宿歸公司所有,房東掙的是遊客用餐和房間管理費。為了維護烏鎮的形象,公司有一系列規定:每家民宿只能擺放兩張桌子;菜式和價格由公司統一規定;每天都要有人在;接受採訪須經上面同意;統一穿黑色圍裙;定期開會,按時開關門。

2016年10月12日,烏鎮國際戲劇節開幕前一天。晚上,58號民宿房東趙建英和丈夫出去逛街,家裡僱人看管。回來時她一邊掏出60塊錢給看店的人,一邊從袋子里掏出一台嶄新的ipad mini2。在烏鎮7年,每天滿房的客流量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53歲的她穿著絲襪,燙著頭,手腕和脖子上掛著金飾件。但在狹窄的「失去家庭生態」的空間里,她經常覺得無聊,買ipad是為了消遣。

距離西柵1.8千米的東柵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烏鎮東柵江南水鄉

東柵的民宿歸裡面居住的原住民所有,幾乎家家戶戶門口有一扇齊腰高的門,門後擺滿商品。有人來檢查時,戶主會告訴對方:這些商品不是賣的,是自家收藏的,門是關著的。

2001年,東柵對外開放,來的人越來越多,東柵居民於學康等人看到了商機,試圖開店賺錢。陳向宏領導的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下了一紙文件,禁止景區內私自經商。於學康不解:旅遊做到家門口,為什麼不允許做生意?

這與烏鎮對東西柵的不同定位有關。在陳向宏的規劃里,東柵是「標本性的、具有原住民生活、偏向觀光型的景區」,近年一些搬離的老人陸續回到了西柵老宅,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烏鎮的旅遊收益主要在西柵,那裡更商業化,是「度假休閑型的」。

某種程度上,東西柵定位確實不同。東柵是戴著小紅帽、搖著小紅旗的旅遊團的地盤,來這裡的人以中老年為主。西柵的遊客以散客為主,裡面禁止旅遊團導遊帶喇叭,還會限制旅遊團的數量。東柵一張明信片的價格是西柵的1/10,一條絲巾的價格是西柵的1/9,民宿的價格是西柵的1/3。

為了有意區分遊客,2016年在西柵開幕的戲劇節門票從原定的均價150元一張提高到了均價300元一張。全程參與戲劇節工作的邱小邱告訴《博客天下》,戲劇節期間遊客憑話劇票即可進入西柵,如果話劇票定價過低,旅遊團就會選擇集體買話劇票以替代門票,但以中老年為主的旅遊團並非戲劇節的目標受眾。

東柵的價格管理難度似乎更大,處世有時需顧及人情。於學康的小兒子原本在東柵景區檢票口工作,當地有人偷偷開民宿,以「免門票」的優惠吸引遊客預訂,他們希望於學康小兒子能夠偷偷放這些遊客進去。但於學康小兒子不願意配合,遂招來各種閑話。最後,他乾脆通過父親幫忙,換到了西柵工作。

文藝再造

而在過去的某個時刻,東西柵在烏鎮人的心裡分量是一樣重的。

上世紀90年代初,畫家木心曾回過一次出生地東柵,之後寫下散文《烏鎮》。「這是死,死街,要構成這樣肅穆陰森的氛圍是不容易的,是非常成熟的一種絕望的儀式,使我不以為是目擊的現實,倒象是落在噩夢之中,步履虛浮地往前走……」木心在文中描述烏鎮當時給他的印象,並發出「永別了,我不會再來」之嘆。

木心

72歲的於學康一直住在東柵,是老烏鎮人。他沒有見過木心,也不知道木心是幹什麼的。那個時候他居住的東柵房屋的木頭柱子因風吹日晒而發霉,河水變黑髮臭,年輕人都已搬離這個破敗不堪的地方,只剩些孤寡老人居住。

西柵也一樣。一大片岌岌可危的破房子和東倒西歪的河埠、幫廊棚、石橋,畫出凌亂的天際線,河邊的荒灘上垃圾遍地。而烏鎮周邊的西塘、周庄、南潯都已經陸續開發進入旅遊模式。

1999年,桐鄉市委決定成立烏鎮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管理委員會,陳向宏出任主任。此前,陳向宏先是工人,後進入市委系統任市長助理。烏鎮是他主動要來的,這裡是他的家鄉。

拆遷是陳向宏要打的第一仗。他秉著「以舊修舊」的原則,請來老居民和專家,還原出烏鎮百年前真實的風貌圖,對著圖拆。拆掉的包括剛蓋的房子、新修的路。有幾個老年人看不慣他這麼「敗家」,天天站橋頭罵他,還有人連續3天把糞便倒在他辦公室門口。

1300萬元資金很快燒完,政府不願再撥款,陳向宏以辭職相挾,軟硬兼施,磨破嘴皮,又爭取到了900萬元。

2001年,東柵景區對外開放。直到建成,於學康都不太相信這個地方能搞旅遊,在他眼裡,新建成的東柵和自己原來的房屋一樣,只是翻新了而已。

烏鎮二期的西柵項目,除新建了一些現代酒店、民宿等設施,延續了東柵「以舊修舊」模式。邵雲家新修的鋼門鋼窗的房子,那時候被毫不留情地拆掉,「當時的原則是,只要舊的,不要新的」。

歷史上的烏鎮是非常富庶的絲綢之府、魚米之鄉。「巨麗甲他鎮,市達廣袤18里」,多有名流在此聚居,據統計在宋、元、明、清等朝,烏鎮科第中舉人167人,進士64人。作為浙江和江蘇的「兩府衙門」,烏鎮緊鄰京杭大運河,建築風格博採眾長,徽派、蘇派、杭派等隨處可見,甚至還有西洋風格的建築。今天,它們在景區仍然像野花一樣點綴著,都是邵雲他們精心復原的成果。

邵雲記得,當傳統和現代衝突時,陳向宏會最大限度「擁護」傳統。西柵重修時,陳向宏走訪了許多原住老人,最終定下來的建設方案大都取自老人腦海中的印象和細節,以求還原古村生態。在景區,建築、裝飾全部要做仿古處理,實在無法規避的地方,譬如空調外機,就用木條層層包裹上,不細看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台「不和諧」的機器。

邵雲還一度被陳向宏聘去當顧問,幫他還原「最舊最真實」的烏鎮。為此,邵雲曾去隔壁縣買過一座建於明末清初的古橋,價格只是3萬元加10噸水泥——那時還沒有人知道它有多值錢,如今這座橋被移到景區,俯視著寧靜的流水,也許會一直矗立下去。

陳向宏原先的構想是東西柵聯通,整個烏鎮鎮區都是景區,並且他當時擁有那些地。但他的大刀闊斧,為他招來各種非議,令他心力交瘁。「我們公司有多少地,說出來都能嚇死你。」他低下頭,壓低聲音,「然後我放掉了,放掉了就永遠放掉了。」

那是2004年臨近春節,開發西柵僅一年,光拆遷就用完了東柵作抵押換來的3億元貸款。「實在是沒錢,實在是做不下去了。」他一邊搖頭,一邊用烏鎮方言說著。

工資發不出去,追債的找上門,陳向宏狠下心賣了一些地給開發商。「我是周扒皮,公司的東西從來只進不出,這是唯一出的一次。」他告訴《博客天下》,自己曾經寧願把買來的房產地用來種稻子,也不願意出讓。但這次,他賣了3000萬元,發了工資。「在那之後,我再也沒從那片賣出去的土地上經過。」

開發西柵,陳向宏決定做民宿。當時浙江還沒有民宿,有人質問他:為什麼做民宿,有酒店和客棧就好了。結果他做了300間民宿,底下的人說:陳主任瘋了。如今,民宿成了一個熱詞。

2007年,西柵建成,對外開放,裡面有SPA,有度假酒店,有娛樂場所,有酒吧。後來,西柵成功了,成為全國遊客數最大的單個景區,迎來一時效仿。

陳向宏成就了烏鎮,反過來烏鎮也成就了陳向宏。往昔的爭議,變成了無數官員、學者前來研究學習的「烏鎮模式」。然而,陳向宏內心五味陳雜。那些年他承受的壓力沒有人能體會,「永遠都是聽到否定的聲音多」。

就在西柵建成當年,陳向宏先後辭去了管委會主任、烏鎮黨委書記、旅遊局局長等公職,名片上僅剩下「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一個頭銜。

烏鎮真正成為文藝青年聚集地,始於2013年開辦的烏鎮戲劇節。而烏鎮與戲劇節結緣,得從黃磊拍攝電視劇《似水年華》說起。

2003年,身兼《似水年華》導演、編劇、主演等多重身份的黃磊,選擇烏鎮作為該劇取景地之一。在拍攝觀音橋上的夜戲時,黃磊私自加了個廊子,掛上燈籠。結果剛掛好,就有人拿著斧子要去砍。得知消息後,黃磊趕過去察看,不打不相識,認識了陳向宏。獲悉《似水年華》的故事就發生在烏鎮,怒氣沖沖的陳向宏很快變了臉色,廊子不拆了,場地租金也不要了。

《似水年華》的播出,無意成了烏鎮的軟廣告。至今,黃磊在烏鎮開的似水年華紅酒坊都是遊客必游之地。

大約2006年前後,黃磊突然萌生在中國辦一個戲劇節的想法。他跟身邊搞戲劇的人說,大家嘴上支持,卻沒有任何行動。一次,他邀請陳向宏去看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陳向宏發現劇場里幾乎都是年輕人,很詫異,也很高興,覺得這跟烏鎮散發出來的文藝氣質很符合。

戲劇節的想法就此提上日程,賴聲川、孟京輝加入。為了契合烏鎮年輕的受眾,戲劇節最初甚至考慮過叫「青年戲劇節」,並打算2011年啟動。但大劇院沒建好,劇團也邀請不過來。賴聲川到紐約公共劇場,看上了阿爾·帕西諾主演的《威尼斯商人》,認為這部片作為開幕片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我們有這個自信,但就是沒辦法讓他們理解,因為還沒做。」賴聲川向《博客天下》回憶。之後他決定放低要求,找更熟悉的人,最終邀請到了6部。

第一屆戲劇節時間一推再推,於2013年5月舉辦,而大劇院一個月前才剛剛完工。「再不辦,談好的人都對我們失去信心了,說推後到10月都不行,你看逼到什麼地步了。」邱小邱說。

烏鎮旅遊公司團隊之前沒做過戲劇節,很多技術上的事並不懂。第一屆,國樂劇場的舞台做錯了,導致第一排觀眾看不到舞台。賴聲川到現場很抓狂。陳向宏知道後,放低身段道歉,手寫了4頁信,讓助理給賴聲川發傳真過去,這事才算過去。

第四屆,烏鎮戲劇節有22部戲,國外的藝術總監主動聯繫賴聲川報名參加。能明顯感覺到幾位發起人的自信,黃磊和孟京輝在開幕式上做了一副對聯:謙虛謙虛,中國第一;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第四屆烏鎮戲劇節

黃磊希望烏鎮能給人夢幻的感覺。2016年的戲劇節上,他跟賴聲川一起合作了一齣戲《夢遊》,事先一直保密。臨時公布要演,只允許六七十人進場,最後進去了150人。演完後,他們不謝幕,也不承認自己演過。「我就是希望戲劇節更好玩,更有趣。」黃磊對《博客天下》說。

陳向宏並不太管藝術上的事,他認為「烏鎮戲劇節的成功,不是商人和政府的成功,是藝術家的成功」。他是職業經理人,管的是預算和營收。對於西柵,陳向宏的目標是要留住遊客,這裡不是觀光型的,是要遊客居住下來體驗消費。據統計,到西柵的遊客有50%以上是重遊。

陳向宏想要做的「文化小鎮」並不只有戲劇節,他還和陳丹青一起興建了木心美術館,陳丹青任館長。此外,烏鎮還舉辦了世界性的當代藝術展以及未來視覺展。「做旅遊,什麼是IP?最大的IP就是文化。文化是把現在的旅遊IP放大,讓更多人有鮮明的產品特徵。文化本身也是我們的內容。」陳向宏說。

智慧蝶變

如今,烏鎮不僅吸引來了黃金周的遊客,還吸引來了Alphago,越來越具有國際知名度,也越來越國際化。

5月23日,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選手柯潔和AlphaGo在這裡展開三番決戰的第一局,柯潔以四分之一子告敗。

柯潔和AlphaGo各有3小時的時間,但現場節奏很快,AlphaGo平均出子時間為30秒。只用了4個多小時,勝負已見分曉。5月25日,柯潔再次告敗。雖然雙方約定會下滿3局。但「狗」戰勝人的結局,已經無法逆轉。柯潔似乎並不遺憾,他說,「沒有想到我和AlphaGo都能下得這麼熱血沸騰!下出了和人類棋手的感覺。」

2017年5月25日,浙江省烏鎮,2017AlphagoVs柯潔大賽(烏鎮)第二局

此次對戰採用的是AlphaGo2.0版本,比之前和李世石對戰的1.0版本提升了3子。柯潔在微博上毫不掩飾自己的震驚,稱提升3子相當於「一人一手輪流下的圍棋,對手連續讓你下3步,又像武林高手對決,讓你先捅3刀」。

賽前,柯潔曾說雖然「未來是屬於人工智慧的」,但AlphaGo始終是冷冰冰的機器,「與人類相比,我感受不到它對圍棋的熱情和熱愛」。賽後,柯潔表示想贏AlphaGo真的很難,唯有找出AlphaGo的BUG。而它展現出了精彩的實戰能力,暫時無法看到弱點。「以前我覺得他還是有弱點的,但現在發現他對棋的理解和判斷遠勝於我們。」

這場「最後的對決」被安排在為期5天的烏鎮圍棋峰會上,除了5場賽事,峰會還安排了兩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論壇活動。圍觀這場賽事的,除了中國圍棋愛好者,還有很多外國面孔,其中不乏AlphaGo的締造和研發者。

而金髮碧眼出現在烏鎮的畫面並沒有什麼違和之感。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是烏鎮的常客。

碼頭邊,扶櫓的船工學會了使用多種語言。偶爾,他們會操著不熟練的英語,熱情地招呼想要乘船的老外「Hello!here」。有人上船,船工會微微鞠躬,側候在一旁。

導遊李俊告訴《博客天下》,旅遊公司曾專門請來新東方的老師,教授禮儀英語,還有烏鎮景區的歷史、風俗,寫成簡練的介紹文字,所有人都要背熟,並進行情景模擬等排練,以確保接待外賓時不失「大國儀態」。

烏鎮圍棋峰會

除了刷二維碼門票進景區、全景區覆蓋WIFI、支付寶全商戶通用等標配,就連澆花的水都是用WIFI控制的。西柵不遠有一面植物牆,溫度濕度可以用手機控制,介紹人員說這是新推出的「烏鎮特色」,全國僅此一城。

邵雲也明顯感受到了變化。以前,家附近只有汽車道路,噪音尾氣不堪其擾;現在,子夜路到南門新建了人行道,有了整齊的綠化帶,有些地方還有長廊、涼亭,兩邊破舊的房子也新修了外立面,改了仿古風格的屋檐,和景區建築類似。邵雲專門去重新整修的「黃金大道」、「迎賓大道」兜了一圈後,把照片發到了微信朋友圈,接連收穫到讚歎:寬敞,潔凈,漂亮。

眼下的烏鎮,幾乎什麼都是新的,邵雲熟悉的舊日事物已屈指可數。烏鎮西柵全戶遷出之前,邵雲和同事拍攝了七八萬張照片,來紀念他出生成長的地方,照片留存在烏鎮股份旅遊公司的檔案館。邵雲曾在西柵軸承廠做過電工,如今工址被改建成知名觀光點「烏陶坊」,那裡留下的高煙筒是他們當年建起來的。

蚌殼窗

還有「蚌殼窗」。西柵景區不少窗戶保留了這樣耗時卻別緻的設計。把河蚌殼磨到薄如蟬翼,用竹片牢牢夾住,代替玻璃。窗上的蚌殼光滑、透明,可以映出人影,但又帶著一些乳白色的朦朧感。這是改造西柵時,陳向宏等人與街上的老人聊了好幾天才搞明白的做法。

邵雲特別珍視的則是未曾隨歲月改變的往日友情。去年戲劇節結束後的一天,邵雲在河對岸看到50年前西柵的「玩伴」阿二——烏鎮著名藥店「魏敦記」的後人。每次邵雲老遠看到他,只要伸出兩根手指,對方便心領神會跟他打招呼。那天,邵雲隔著河叫了他一聲,像往常一樣伸出兩根手指,阿二又一次隔河喊回來了:你好!

甄選保留下來的,還有邵雲記憶里的童年舊俗。農曆三月三,是烏鎮香市開始的日子。當地有民謠稱:「三月三,廟門開,鄉下蠶娘上街來,東一顛西一逛,軋朵蠶花回家轉……」意思是這天農村的蠶娘要上街逛香市、軋蠶花,開始飼養春蠶。在昔日養蠶為業的烏鎮,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慶日子,家家出門「踏白船」、「拳船」、「蠶山軋蠶花」。

在烏鎮開發景區後,這些活動被作為特色演示給來往的遊客。而在看與被看之間,這個曾經遍布桑蠶的古鎮,如今被貼上了互聯網時代的智慧標籤,悄然完成了僅屬於它的獨特變化。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放心地把你每天十分鐘的閱讀時間交給我們,你選擇的是一群很酷的傢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客天下 的精彩文章:

「奇葩」偶像馬劍越:人「丑」還是得讀書
富起來的70後父母:早早送孩子出國留學,沒達到預期結果也值得
從民國存活至今「慢」而不敗,周恩來也在這家照相館門前排長隊
宮崎駿為什麼七次隱退又七次復出?
剁手黨買買買後,堆積成山的快遞箱去哪兒了?

TAG:博客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戀愛的季節到了?Emma Watson熱戀Glee男星!
細節到位,專屬詹姆斯的Nike LeBron 15「Air Zoom Generation」
Easter holiday 在享受off-day時 看看西方的復活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偉珍直客和你一起來學習!
明星也愛大變裝!萬聖節到了,你最pick誰的造型?
從女神節到Bigbang李勝利事件,本質是女德班的悲劇在重演
Homemade Fun 05.母親節到了,一起讀繪本做手工啦
點擊收穫offer的季節到了
又一個情人節到了,梅子果汁真的不來一杯嗎?超級boling!
春節到山西這7個古鎮,都能拍出ins風網紅照的地方!
小米mix3隻是試水之作?Mix3S會讓你滿意!細節到位!
膽小鬼千萬別點!中元節到了,收下這波背脊發涼的恐怖遊戲 | A Rank
迪麗拉教師節到學校陪伴孩子們,被家長diss:離孩子遠一點!
公認高顏值的3款vivo手機,尤其第1款,品控細節到位!
愚人節到了,你還在用老套的整蠱方法嗎,那你就太 low了!
點歌環節到!改詞、求婚、diss前男友,這些操作可以說是相當精彩了!
父親節到了!跟著潮爸杜江、酷爸周杰倫get父親節實用親子裝技能
蘋果公司為迎接春節到來 更新Siri 能發春節簡訊會說吉祥話等
ka節節,拔水筍季節到來,涇縣上山的請特別注意!
從令和年開始玩fgo!從四月愚人節到十月巴比倫
?中秋節到了??送給我??《牽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