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器識而後文藝」 李叔同先生的文藝觀 豐子愷

「先器識而後文藝」 李叔同先生的文藝觀 豐子愷

孔子曰: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唐代劉晏總結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明確提出了「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的教育觀,強調「士」(讀書人)要先培養自己的器量、胸懷,培養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基本信仰和價值觀,然後才是學習作文和禮制、音樂、騎馬、射箭、寫字、繪畫、算數等 「六藝」。

李叔同先生,即後來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的弘一法師,中國近代文藝的先驅者。在致晦廬的信中說:惠書誦悉。諸荷護念,感謝無已。朽人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復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嘗誡人云:「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承刊三印,古穆可喜,至用感謝……

「先器識而後文藝」,「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正是李先生的文藝觀。

四十年前我是李先生在杭州師範任教時的學生,曾經在五年間受他的文藝教育,現在我要回憶往昔。李先生雖然是一個演話劇,畫油畫、彈鋼琴、作文、吟詩、填詞、寫字、刻圖章的人,但在杭州師範的宿舍(即今貢院杭州一中)里的案頭,常常放著一冊《人譜》(明劉宗周著,書中列舉古來許多賢人的嘉言懿行,凡數百條),這書的封面上,李先生親手寫著「身體力行」四個字,每個字旁加一個紅圈,我每次到他房間里去,總看見案頭的一角放著這冊書。當時我年幼無知,心裡覺得奇怪,李先生專精西洋藝術,為什麼看這些陳貓古老鼠,而且把它放在座右,後來李先生當了我們的級任教師,有一次叫我們幾個人到他房間里去談話,他翻開這冊《人譜》來指出一節給我們看。

唐初,王(勃)、楊、廬、駱皆以文章有盛名,人皆期許其貴顯,裴行儉見之,曰:士之致遠者,當先器識而後文藝。勃等雖有文章,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耶……(《人譜》卷五,這一節是節錄《唐書·裴行儉傳》)

他紅著臉,吃著口(李先生是不善講話的),把「先器識而後文藝」的意義講解給我們聽,並且說明這裡的「顯貴」和「享爵祿」不可呆板地解釋為做官,應該解釋道德高尚,人格偉大的意思。「先器識而後文藝」,譯為現代話,大約是「首重人格修養,次重文藝學習」,更具體地說:「要做一個好文藝家,必先做一個好人。」可見李先生平日致力於演劇、繪畫、音樂、文學等文藝修養,同時更致力於「器識」修養。他認為一個文藝家倘沒有「器識」,無論技術何等精通熟練,亦不足道,所以他常誡人「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我那時正熱中於油畫和鋼琴技術,這一天聽了他這番話,心裡好比新開了一個明窗,真是勝讀十年書。從此我對李先生更加崇敬了。後來李先生在出家前夕把這冊《人譜》連同別的書送給我。我一直把它保藏在緣緣堂中,直到抗戰時被炮火所毀。我避難入川,偶在成都舊攤上看到一部《人譜》,我就買了,直到現在還保存在我的書架上,不過上面沒有加紅圈的「身體力行」四個字了。

李先生因為有這樣的文藝觀,所以他富有愛國心,一向關心祖國。孫中山先生辛亥革命成功的時候,李先生(那時已在杭州師範任教)填一曲慷慨激昂的《滿江紅》,以誌慶喜:皎皎昆崙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鼷鼠膽,寸金鑄出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余情還繞。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河山,英雄造。(見《弘一大師年譜》第三十九頁)

李先生這樣熱烈地慶喜河山的光復,後來怎麼捨得拋棄這「一擔好河山」而遁入空門呢?我想,這也彷彿是屈原為了楚王無道而憂國自沉吧!假定李先生在「靈山勝會」上和屈原相見,我想一定拈花相視而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楓橋夜泊-古琴配樂詩朗誦 古琴 林友仁 朗誦 孫道臨

TAG:盤古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伯顏的文藝范兒
瑜伽大師王子文上線!四肢舒展光影間變文藝女神
余文樂兒子中文名這麼文藝范 居然和陳奕迅女兒同出他之手
觀音山是偽文藝還是真文藝?
文藝女生頭像
零基礎彩鉛教程-文藝的鴨子先生
張子楓&春夏,「假文藝」與「真勇猛」?
《愛情的邊疆》宋紹山上輩子欠文藝秋和文文的,這輩子都還了
文藝控女友!當選古典風禮物
告別頹廢江河老師 陳柏霖文藝男神氣質霸屏
「真心」思想與李綱的文藝觀
他是眾口稱讚的「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父子都是軍旅文藝工作者
胡可曬小魚兒黑白照,問有文藝的感覺嗎?網友:文藝搞笑藝術
文藝范裝飾你的生活
復古文藝的格子襯衫
宋祖德談文藝圈:娛樂害國、文藝不再神聖,扭轉要先尊重詩人作家
文藝評論·唱給故鄉的歌謠——讀劉鴻鳴先生長篇系列散文《達里巴人手記》有感
小文藝居家風格,喜歡這種乾淨文藝的小窩
文藝青年必備,一款自帶文藝范兒的腕錶——柏濤菲諾
文藝女神金敏喜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