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子李耳去太乙山,紫真說了6句話,概括了《道德經》所有思想!

老子李耳去太乙山,紫真說了6句話,概括了《道德經》所有思想!

在《老子傳奇》中,青年老子(李耳)心繫天下,想要去尋求出一條治世之道,便去太乙山拜訪紫真先生,我經過資料查找,並無找到這一人物原型,史料上也並未記載,對於老子的師傅是誰這個問題也一直是許多人好奇的,有人說是鴻鈞道人,也有人說是常縱,至於到底是誰,或者是哪幾位,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於這影視中呈現出來的這六句話卻是老子《道德經》中的核心思想。

第一 清靜無欲

老子強調要人要保持清靜無欲,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便說道:「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並且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說了一句:「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這裡引用一句聖人云,應當也就是他的師傅所說。

第二 皈原真柔

對於柔的思想,老子《道德經》最重要的一個大智慧,而這一思想幾乎涵蓋了《道德經》整本書。「柔之勝剛、柔弱處上」等等,並以草木做喻,草生柔,死如枯槁。

第三 自然無為

老子《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說的這個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絕對性,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南懷瑾說,我們如果將大乘佛學徹底悟透了,必然不會對宇宙本體和現象的哲學問題感到為難,佛家有一個名詞是「爾法如是」,它是說明諸法本身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而這個『爾法如是』來形容『自然』再合適不過了。

第四 合和恆一

恆,《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本意為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又通「亘(gèn)」指綿延,延續,讀作gèng。「héng」是後起音。月亮弦、望有常,於是有了長久、持久的意思。

第五 抱一還元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說持有道的基本原則,成為天下萬物萬事的模範,自然會被人看見,誇讚。對於抱一的思想,老子《道德經》第十章中還有描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思是說,身體與靈魂要合而為一,就能夠不偏於大道了。

第六 得一而生

在中國古代,凡事講究歸一的思想,比如有九九歸一之說,玄奘西天取經,皆要受九九八十一難,而《道德經》也正是八十一章,這是巧合還是自然之道呢?

天地運行,萬物化生,世間之事,離不開『一』字。天若失一,清明世界變為污濁,萬物不育,自然皆無。地若失一,山崩地裂,河海泛濫,萬物不載,無以安寧。人若失一,神形相離,只剩軀殼,渾渾沌沌,生不如死。君王失一,萬民欲生,人人相殘,國國相爭,天下大亂。萬物失一,萬物不生,萬物不長,陰陽不通,自將滅絕。無論是治世,治身,治家,都要守其根本,這「一」就是根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謙 的精彩文章:

河邊漁夫打樁,跟李耳說了一句話,救了全村人性命
老子李耳最愛的女人,不是他結髮妻子,而是這個女人
道德經解密:為什麼男人娶老婆,丈母娘要求買房?
道德經告訴你,你為何有憂愁,只因為沒做到這一點!

TAG:信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