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古代全息智慧

中國古代全息智慧

全息思想由來已久,但以前並沒有人提出「宇宙全息論」這一新概念。此概念由當代著名量子物理學家戴維·玻姆(David Joseph Bohm)在《整體性與隱纏序——卷展中的宇宙與意識》一書中提及,由諾貝爾得主、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G·霍夫特於1993年正式提出,並得到了雷納德·薩斯金的進一步闡述。

宇宙全息論的基本原理是: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

通俗地說,一切事物都具有時空四維全息性;同一個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中的事物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展的大過程與小過程、時間與空間,都存在著相互全息的對應關係;每一部分中都包含著其它部分,同時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質普遍具有記憶性,事物總是力圖按照自己記憶中存在的模式來複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別的全息。

1

中國古代全息思想

全息思想的顯現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古老的伏羲先天易學與周文王的後天易學中充滿著閃光的全息智慧。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內臟有病可以反映到體表。現代醫學通過檢查血液、尿液來分析內臟疾病,體溫計、腦電圖、心電圖通過體表記錄人體生物電傳導情況判斷病情,望口唇蒼白診為貧血等,都證明中醫的古代全息思想是正確的。

2

西方光學全息科技

中國古人的全息易學思想直接或潛在地影響著西方的哲學全息、光學全息的形成與發展。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學家加博爾提出並證實了全息照相理論,為光學全息科技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1960年發明的激光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相干光源,使全息照相獲得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1971年,D.加博爾為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2年,一件驚人的事發生了。在巴黎大學由物理學家Alain Aspect所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他們進行了一項也許會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實驗。

你不會在晚間新聞中聽到這件事。事實上,如果你沒有時常閱讀科學期刊,你可能從來沒有聽過Aspect的名字,雖然有些人相信,他們的發現可能會改變科學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組發現,在特定的情況下,次原子粒子們,例如電子,同時向相反方向發射後,在運動時能夠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多麼遙遠,不管它們是相隔十尺或十萬萬里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運動方式,在一方被影響而改變方向時,雙方會同時改變方向。

這個現象的問題是,它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任何通訊能夠超過光速。由於超過了光速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這個駭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學家試圖用複雜的方式解釋Aspect的發現。

革命性的解釋: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例如,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發現是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只是一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像攝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為什麼Bohm會做出如此驚人的假設,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什麼是全像攝影相片。

全像攝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種三度空間立體攝影相片。要製作一張全像攝影相片,物體首先必須用一道雷射光束照射,然後第二道雷射光束與第一道光束的反射產生繞射的圖案(兩道光束交集的地區),被記錄於底片上。底片洗出後,看起來無意義的光圈與條紋組合,卻在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時,顯現出一個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這不同於一般印刷式的所謂全像相片,只有狹窄的角度可見立體影像。真正的全像攝影相片是沒有角度限制360度均可見影像,而且必須用雷射光照射才可見影像。

影像的立體不是全像攝影唯一特殊之處。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兩半,然後用雷射照射,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事實上,即使把這一半再分為兩半,然後再分下去,每一小塊底片中都會包含著一個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來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體的資料。

全像相片的這種「整體包含於部份」中的性質,給予人們一個全新的方式來了解宇宙組織與秩序。

3

西方分解理論與全息論

西方科學的歷史多半是基於一種偏見,認為要了解任何事物現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陣風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像攝影教導我們,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會配合這項假設。

如果我們試著把某種全像攝影式結構組成的事物分解開來,我們不會得到部份,而會得到較小的整體。

這項理論使戴維·玻姆(Bohm)建立了另一種用來了解Aspect發現的解釋。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夠彼此保持聯繫,而不管它們之間的距離多遠,不是因為它們之間來回發射著某種神秘的信號,而是因為它們的分離是一種幻象。

他說在現實的某種較深的層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離的個體,而是某種更基本相同來源的實際延伸。

為了使人們更容易想像出他的假設,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像一個水族箱,裡面有一條魚。也想像你無法直接看到這個水族箱,你對它的了解是來自於兩台電視攝影機,一台位於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於側面。當你看著兩台電視監視器時,你可能會認為在兩個熒光幕上的魚是分離的個體。畢竟,由於攝影機是在不同的角度拍攝,所得到的影像也會稍有不同。但是當你繼續注視這兩條魚時,你會覺察到兩者之間有特定的關係。當一條魚轉身時,另一條也會做出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的轉身;當一條面對前方時,另一條會總是面對側方。如果你沒有覺察到整個情況,你可能會做出結論,認為這兩條魚一定是在互相心電感應。但是顯然這並非事實。Bohm說這正是在Aspect實驗中的次原子粒子的情況。

根據Bohm所言,次原子粒子之間的超光速連接現象其實是在告訴人們,現實有更深的層次是人們沒有覺察到的,一種超空間的更複雜的空間,就像那水族箱。

而且,他補充,我們會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離的個體,是因為我們只看到它們部份的現實。如此的粒子不是分離的「部份」,而是一種更深層與更基本整體的片面,這種整體具有全像攝影的結構,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樣無法分割。而且由於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由這些幻影粒子所組成,於是整個宇宙基本上是一個投影,一個全像式的幻象。除了這種幻象的性質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著其它更為驚人的特性。

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離是一種幻象,這表示在現實的更深層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終都是相互關連的。在人腦中的一個碳原子中的一個電子是連接到太陽表面的一個氫原子中的一個質子,而它們又連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鮭魚,連接所有跳動的心臟,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貫穿一切事物,而雖然人類的本性是去分類處理宇宙中的種種現象,然而一切的分類都是必要的假象,而一切的終極本質是一個無破綻的巨網。

在一個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連時間與空間都不再是基本不變的。

因為在一個沒有分離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觀念會瓦解,時間與三維空間就像電視監視器中的魚,只是一種更深秩序的投影。這種更深的現實是一種超級的全像式幻象,過去,時下,未來都共同存在於其中。

這表示只要有適 當的工具,將來有一天,人會有可能進入這種超級全像式的現實層次中,取出過去古老的影像。 這種超級全像式的宇宙還包含了什麼,是一個開放而無解答的問題。為了方便討論,假設這種超級全像式的結構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來根源,至少它包括了過去和未來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組合,從雪花到夸克粒子,從藍鯨到伽馬射線。它可被視為一種宇宙性的儲藏庫,包括了所有存在的一切。

雖然Bohm承認我們不可能知道在這超級的全像結構中還隱藏了什麼,但他大膽地說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它沒有包括著更多。

如他所言,也許這種超級全像式結構的現實層次只是一道「階梯」,在它之上還有「無限多的發展」。

4

運用

早期發現

Bohm 不是唯一的認為宇宙是一個全像攝影式幻象的研究者。在腦部研究的領域中,史坦福大學的腦神經學家Karl Pribram也分別獨立地相信現實的全像式本質。Pribram研究腦部如何儲存記憶,因而被全像式結構模型所吸引。近幾十年來,許多研究顯示,記憶的儲存不是單獨地限於特定的區域,而是分散於整個腦部。

在1920年代的一連串歷史性的實驗中,腦部科學家Karl Lashley發現不管老鼠腦部的什麼部位被割除,都不會影響它的記憶,它仍舊能表現手術前所學到的複雜技能。唯一的問題是沒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論來解釋這種奇怪的「整體存在於每一部份」的記憶儲存本質。

然後在1960年代,Pribram 接觸到全像攝影的觀念,知道他發現了腦神經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解釋。Pribram相信記憶不是記錄在腦神經細胞中,或一群細胞中,而是以神經脈衝的圖案橫跨整個腦部,就像雷射繞射的圖案遍布整個全像攝影的底片上。

換句話說,Pribram相信,頭腦本身就是一個全像攝影相片。

Pribram的理論也解釋了人類頭腦如何能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儲藏那麼多的記憶。曾經有人估計人類頭腦在人的一生中能夠記憶約一百億位元(bits)的資料。

相似的,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全像攝影也具有驚人的資料儲存容量——只要改變兩道雷射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許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範過,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塊底片上可以儲存一百億位元的資料(大約是五套大英百科全書)。

大腦的特徵

如果腦部是根據全像攝影的原理來操作,就比較能了解人那特殊的能力,能迅速從那龐大的記憶倉庫中取出所需的任何資料的能力。

如果一個朋友要你告訴他,當他說「斑馬」這個字時,你會想到什麼。你不需要笨 拙地搜尋某種巨大的腦部字母檔案才能得到一個答案。相反地,一些聯想,如「條紋」「馬」和「非洲野生動物」等詞語會立刻跳入你的腦中。

的確,人類思考過程的一項最驚人的特徵是,每一件資料都似乎與其他所有資料相互連接——這也是全像攝影幻象的另一項基本特性。因為全像攝影幻象的每一部份都與其他部份交互關連著,這也許是大自然交互關連繫統的最終極例子。 在Pribram的全像式腦部模型的啟發下,記憶的儲存不只是腦部科學唯一稍獲解答的謎。另一項謎題是腦部如何翻譯它從感官所得到的大量波動(光波,聲波,等等),使之成為人們知覺的具體世界。

記錄與解讀波動正是全像攝影最擅長的。正如全像攝影像是某種鏡頭,某種傳譯的工具,能把顯然無意義的波動圖案轉變為連貫的影像。Pribram相信腦部也有一個鏡頭,使用全像式原理來數據式地把經由感官收到的波動,轉變為人們內在知覺的世界。有大量的證據顯示,腦部是使用全像式原理來進行操作。事實上,Pribram的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多腦神經學家的支持。

應用到聽覺

阿根廷籍的義大利腦神經研究者Hugo Zucarelli,在近一段時間把全像式模型應用到聽覺的世界中。他迷惑於人腦在即使只有一隻耳朵有聽覺的情況下,也能夠不用轉頭就偵測出聲音的來源方向。

Zucarelli發現全像式原理可以解釋這種能力。Zucarelli也發展出全像式音響的科技,一種錄音的技術,能夠幾乎真實無誤地重新複製出聲音現象。Pribram相信我們的腦部根據外在波動的輸入,以數學方式建立出「堅硬」的現實。這種想法也得到許多實驗上的支持。實驗發 現,人們感官對於波動的敏感度要比先前所認為的遠為強烈。

例如,研究者發現人的視覺對聲波也很敏感,嗅覺是與眼下稱為oamic的波動有關,而甚至人體內的細胞也對很廣大範圍的波動敏感。如此的發現使人們推論,只有在全像式的知覺領域中,這種波動才能被整理歸類為正常的知覺。

5

模型理論

全像式波動模型的提出

但是當Pribram的全像式腦部模型與Bohm的理論放在一起時,才顯現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因為如果這個世界的堅固只是一種次要的現實,而真正「存在」的是一團全像攝影式的波動,而如果頭腦也具有全像式結構,只從這團波動中取出部份的波動,數學式地轉換成感官知覺,那麼,客觀現實是什呢?

簡單地說,客觀現實就停止了存在。

正如東方宗教的教義,物質世界是一種maya,一種幻象,雖然人也許以為自己是實質的生物,活在一個實質的世界中,這也是一個幻象。人其實是漂浮在一個充滿波動的大海中的「接收者」,從這個大海中抽取出波動來,並轉變成實質世界的波動,人只是這個超級全像式幻象的無限波動之一。

這種對於現實的驚人新觀點,Bohm與Pribram的合成理論,被稱為全像式模型理論(holographic paradigm), 雖然許多科學家以懷疑的態度看待它,但這個理論風靡了世界。

全像式模型理論的延伸:世界是一張全息圖

一小群逐漸增加的研究者相信,這也許是科學到目前為止,關於現實最準確的模型。

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它可以解釋許多科學以前未能解釋的神秘,甚至使超自然也成為自然的一部份。

許多研究者,包括Bohm與Pribram,注意到許多超心理學的現象在全像式模型理論下變得較為容易了解。

在這個宇宙中,個別的頭腦實際上是一個大全像結構的個別部份,而一切都是相互連結的,心電感應其實就是感知進入了全像式的層次。個體A的意念能夠傳送到個體B的腦中,這很奇特,而如果這兩個分離的個體原本就是連接著的,這種現象就很容易了解。

世界是一張全息圖。如果你問別人物理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他很可能告訴你是「物質和能量」。但只要學過一點工程、生物和物理的話,就知道信息同樣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給汽車廠的機器人金屬和塑料,它們不可能做出任何有用的東西,只有另給它們下達如何焊接的指令它們才能組裝出汽車。人們身體細胞中的核糖體擁有阿米諾酸組建模塊及ATP合成為ADP過程中釋放的能量,但如果沒有細胞核中DNA所攜帶的信息,同樣無法合成任何蛋白質。類似地,一個世紀以來物理學的進展告訴我們,信息在物理系統和物理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實際上,眼下就有一個學派認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構成的,它的創始人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ohn A. Wheeler。該理論認為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物質和能量不過是信息附屬物而已。

這種觀點引發了人們對許多古老問題的重新審視。硬碟之類存儲設備的信息存儲容量,獲得了飛速發展。這樣的進展什麼時候會終止?一個重量小於1克,體積小於1立方厘米(這大約是計算機晶元的尺寸)的設備的終極信息存儲容量是多少?描述整個宇宙需要多少信息?這種描述能被裝入計算機的內存中嗎?真的能象William Blake說的那樣「透過一粒沙看世界」嗎?抑或這種說法只不過是詩人的狂想?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下面是你最愛的微信榜單,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中醫知識, 國學傳統文化, 並提供最新的免費公益傳統文化培訓, 開啟幸福圓滿人生...

快去關注吧,還等什麼呢?!

GIF/17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停留在舌尖上的記憶,此刻只需靜靜享受!
中國十大蒙學經典,看看你和孩子讀過幾本
一個「德」字,竟然涵蓋如此大的天機!

TAG:善育萬物 |

您可能感興趣

瑞虎8:中國式硬漢的全息縮影
華為助力中國移動打通基於5G獨立組網的全息電話
中國科學家團隊研發納米級「菲林」薄膜,讓數據以3D全息圖存儲
全息教室為「中國新工匠」打造「新工具」!
全息3D空氣投影,讓 《星球大戰》中的全息投影儀成為現實
教育黑科技!全息智慧教室震撼登場
IH智能全息白皮書
數字王國:全息演唱會首登國內,特效龍頭的多元化之路
中國小伙發明神奇「風扇」,能展示3D全息影像,從國外火到國內
中國移動打通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系統全息視頻通話
某全息投影無國際專利?WIMI微美雲息獲勝
《蜘蛛俠:英雄遠征》:一場科技怪咖的全息技術秀
何為宇宙全息
為保護動物,德國一馬戲團用全息投影替代動物表演
德國一家馬戲團用全息投影代替動物演出,網友期待大力推廣!
中移動打通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全息視頻通話;美圖進軍晶元領域;阿里雲回應大規模故障
冰屏+紗幕+全息投影,華農「觀·藝術之夜」 好炫
韓國科學技術院開發了一種裸眼三維全息顯示器
新橋醫院在國內率先使用3D全息影像技術實施微創脊柱外科手術
全息宇宙與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