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沒弄懂,你就敢用姜?
今天的主角是最常見的姜。《神農本草經》把姜列入到中品之列,對乾薑的性味描述為「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川穀。」
陰陽要旨
整個中醫治病的核心思想就是「陰陽」二字,現在很多搞中醫的人,對八綱辨證「陰陽、寒熱、表裡、虛實」這句話都很熟,對於寒熱、表裡、虛實這三個都還有些心得,但說到陰陽,就覺得這個東西很玄。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心為離卦、中虛為明」、說到了學中醫要做到「心中無病」這些概念,有些醫生留言說是故弄玄虛,我只能說你身為醫生,特別是一個還關注中醫的醫生,對這些概念還持這樣的態度,只能說病人在你手裡很不幸。
《黃帝內經·素問》第五篇之陰陽應象大論中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本草經中將藥物的味道分為五種,分別是酸苦甘辛咸。五色、五味、五音分別都對應五臟,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甚至於天體中的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都是有對應關係的,具體如何對應以後可以從佛家、道家的典籍以及修鍊者的實際觀察心得進行詳細介紹。
再回過頭來說姜的藥性,從本草經的記載和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我們知道,姜的性味是辛甘發散的,按內徑所說的「辛甘發散為陽」,我們就知道姜是屬於陽葯。因此姜有溫中驅寒、回陽救逆的功能。
看似普通的一枚姜,卻是很多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例如調和陰陽第一方的「桂枝湯」用到生薑、回陽救逆的「四逆湯」用到乾薑、還有雲南四大名醫之一的吳佩衡善用的「回陽飲」中用到乾薑。
生薑排水止嘔
生薑和乾薑的功效是有差別的,當用到生薑的時候,它能將胃中的水排掉,這樣就能讓水氣停止上沖而達到止嘔的作用。中藥里排水的葯還有很多,比如半夏、茯苓、豬苓、澤瀉等,但他們針對的部位和方式各有不同,我們以後再說。
乾薑溫中驅寒
乾薑是指把生薑晒乾或烘乾,乾薑可以將脾胃裡的寒氣驅散,比如拉肚子,拉出來的大便顏色比較淺,這就代表脾胃比較寒,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溫暖脾胃,同時可以加一些茯苓、白朮把水分從小便中導出去,就可以止住拉肚子(藥方只是為了說明中藥的應用,切不可在家自行操作,如有類似癥狀請及時就醫)。
生薑功效略說
一、生薑是傳統的治療噁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葯」之譽。因胃腸不適、口腔異味等引起的噁心,欲嘔等不適時,可早晨含1片薑片來解決。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
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慾。在炎熱的夏天,或者某些疾病的原因,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三、降溫提神,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噁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大有裨益。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四、由於著涼、受寒等引起的感冒、頭疼、腹痛等,喝些薑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五、泡腳能改善末梢循環,如果泡腳水中加入適量的生薑,既可以快速驅寒,又能預防流感。


※看完這些,你還敢瞎練嗎?
※看完這些,你還敢說自己真的懂紅酒嗎?
※看了這些,你還敢吃辣條嗎?
※這些話,如果沒有人對你說過,那你還幸福嗎?
※打你們這些對手都提不起興趣,你說怎麼贏!
※正確的養胃,並不是什麼都吃!這些你該知道
※紋身不可怕,誰錯誰尷尬!這些球迷就是這樣鬧出笑話的!
※焦慮不該吃這些!你都知道嗎?
※誰說春節除了戰狼3就沒啥好看的?這些都是精品!
※還在用牙籤剔牙?可能是這些危害你還不知道,用它剔牙才最好!
※如果這些你都做不到,那請不要養狗!
※什麼叫好女人,看完這些你也許就明白了!
※哇,要是沒這些鳥,可能我們連話都說不好了
※當你了解肝臟的這些功能,你還會不愛護它嗎?
※鏟屎官,你說這些都是給我們準備的?你確定嗎…
※電熱水器你知道怎麼使用嗎?這些錯誤你是否一直在犯?太可怕了!
※看到這些花,別說不認識!它的果,你一定沒少吃!
※養只青蛙就當媽了?想要做個好媽媽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養胃是這樣吃出來的,如何吃?這些你知道嗎?
※這些穿幫鏡頭,我都忍不住笑場,那些演員們都是怎麼撐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