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聊天時不要總說這兩個字

聊天時不要總說這兩個字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心理說

↑↑↑




文 | 大將軍郭


來源 | 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








在北京城約頓飯真是太難了,更難的是終於湊齊了時間,卻定不下地點和吃啥。大家拉個微信群討論,好多人的答案都差不多,「我都行啊,」、「隨便,吃啥都行」、「我沒意見,你們定」。




最終,一定有人耗不下去提個議,「要不我們吃火鍋吧?」這往往才是真正討論的開始,有人會說「好「,有人會說「哎呀,我昨晚剛吃過火鍋,換個吧」,還有人會說,「別吃火鍋了,吃粵菜吧」。




剛才還毫不在乎說著隨便的人,立刻表現的不再隨便,他們會否定,會婉拒,會挑剔,如果能提出想法倒好,

最怕之後反問他想吃啥,答案還是「都行,隨便」。



真是讓人頭疼。




的確有人是不太有所謂的,說隨便,說都行,最後也能欣然接受別人的安排,不算難相處。但是

那些說了隨便又挑剔的人,經常在社交中給人很大壓力,因為他們越是說隨便,就意味著你越不能隨便。




說隨便的背後,不代表這個人沒有需求,只是他不表達,卻把問題拋給了對方,想讓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他們內心是暗含著一種期待的,即「你應該知道我要什麼,並能夠給我想要的」。




誰都有這種期待,但是卻並不是誰都能滿足這種期待,只有你明確自己的要求,對方才更有可能滿足你,但是講出自己的需求,對很多人來說太難。







我們的文化要求我們含蓄和委婉,小時候,如果你去親戚家做客,是不能直接表達「我想吃糖」、「我想喝可樂」的,這樣會被家長訓斥說不禮貌。



哪怕人家明確地問你要不要玩這個玩具,你可能也得先看看父母的眼色,再靦腆的搖搖頭,即便你很想玩,也只能等待別人塞到你手裡。




直接表達需求會被認為是不客氣的、缺乏教養的,即便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也常常會被父母和長輩否定,他們習慣了給你灌輸,不論那個東西你想不想要。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個男同學在課堂上拉褲子,被全班同學笑,老師問,你為什麼不舉手示意要去廁所,他搖搖頭說,我不敢,怕被老師說。



當時是小學四年級,年幼的我們只覺得這個男孩膽小,現在想來,學校制定了各種規則告訴我們「不要怎樣」,卻沒有教會一個孩子怎樣合理正當的表達需求。




長大後我們也羞於表達需求,尤其是面對並不是很親密的人,我們更加擔心直接表達需求會讓我們看上去不那麼隨和。




於是,「隨便」就成了「隨和」的代名詞,為了能讓我們看上去容易與人相處,說白了,就是不顯得「多事」、「挑剔」。但實際上,除非你真的可以壓抑自己的所有需求,在人際交往中萬事皆忍,否則,不要輕易說隨便,它並不能成為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反而增加了煩惱。



先說「隨便」,這等於標明自己是可以接受別人的安排的,這句話可能會拉升你的社交形象,讓別人對你形成「隨和」的印象,給了對方一個良好的預期;但之後又挑剔,這相當於破壞了你之前建立的形象,打破了對方的預期,讓他失望。




這一來一回造成的落差,反而強化了你並不隨和的社交形象,倒不如一開始就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在對方沒有預期的時候,他更容易接受。






人際交往並不輕鬆,很多人是非常敏感的,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跟對方大動干戈,好友之間也可能因為一個爭議就變得形同陌路,於是每個人都會小心翼翼,怕本就脆弱的關係雪上加霜。




一句「隨便」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在給對方出難題:一個什麼樣的答案才能讓對方滿意?




就吃什麼這件事來說,都很難辦。要考慮對方的生活習慣、平時的飲食偏好、季節性等因素,很可能全面思考精心選擇之後,卻仍然不能讓對方滿意,就更別提其他大事了。



春節期間,我照例帶父母出去旅遊,我爸媽的確是隨和的人,但他們對我說的「隨便」卻還是會讓我焦慮,去哪的問題選擇不好會給出行帶來一堆麻煩,如果僅考慮熱門旅遊地點,又未必適合父母的年齡和喜好,這比他們明確指示去哪讓我來安排要難多了。




除了給別人造成壓力和選擇難題,說「隨便」其實並不一定會留下隨和的好印象,因為這看上去也像是並不在意,因為你不願意花時間去講需求,不願意跟對方討論交流,是一種應付的態度而已。




說一句隨便是簡單的,但承接這句隨便的人要做的事卻是非常複雜的。

換位思考,你會發現,不讓對方為難的最好辦法不是說隨便,而是儘可能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其實,除了給別人出難題,經常說「隨便」也是在為難自己。




說隨便意味著壓抑自己的需求,無法正視真正的自己。如果對方不知道你的真實想法又沒滿足你的需求,失望的是你自己,而這種失望就來源於你最初的「隨便」,是你放棄了選擇的權利,是你放棄了滿足自己的機會,當你說「隨便」的時候就要做好別人會隨便對待你的準備啊!




比起那些彎彎繞繞、來來回回否定和挑剔的過程,我更喜歡直截了當地告訴別人我的需求,給別人減輕猜測的負擔,也給自己正視內心的機會。講出自己想要什麼並不可恥,也不需要粉飾,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既然你不是一個隨便的人,就別總是說隨便,認真投入對待每一個選擇,才不會過順流而下的隨便人生。




-

END -





*本文作者: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正在熱賣。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原題:不是隨便的人,就別總說「隨便」。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商務聯繫QQ:1965667710


↓點擊本文底部閱讀原文查看

【歷史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說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厲害的三種人
這種男女關係,比濫交更可恥
為什麼很多好姑娘卻沒對象?
我出軌了……
女人喜歡一個男人就想和他做愛?

TAG:心理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不要總說這三句話,別不在意
聊天結束時,不要總說「拜拜」,多說這4句,他才會對你念念不忘
夫妻吵架時,不要總說這三句話,說多了傷感情!
聊天結束時,不要總說「拜拜」,多說這3句,他才會對你朝思暮想
總說這句話的男人,一定不在乎你
聊天時,總說這幾句話的男人其實想追求你!
你總說時間過去還有時間,卻不知人生匆匆就是幾個十年
為什麼在下午時段,酒店總說沒房間了?這個原因沒幾個人想到!
寶寶總說這5個字,寶媽不要再無視了,他只是想要你陪陪他
你們總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卻忘了離開這座城也忘不了那個人
異性聊天時,對方總說這句話,不是討厭你,而是喜歡你
女人總說這4句話,不是看不上你,而是心裡只有你!
男友一整天都不回復消息,別總說他不愛你,真相可能是這個
你總說,一個人挺好
和女孩聊天,不要總說「在幹嘛」了,試試這幾句,她會更願意聊
總說這「四個字」的女人,就是心裡喜歡你,想要撩你
不要總說民辦大學不好,先看看這三個分析再下結論
想要孩子以後不受別人欺負,家長就不要總說這些話
總說一物降一物,但是這幾個星座卻誰也治不住
為什麼勸女人不要和那個總說「我想你」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