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蘭友佳節送幽香 小獼猴愛恩知圖報
弘揚國蘭文化,傳播蘭花知識
淡紅一抹染雙腮,無限嬌柔入眼來。桃暈難遮真素色,削肩俏立惹徘徊-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
一九八八年元宵節的上午,我正在屋裡整理書籍,忽然間到一股蘭香,喲,有蘭花開了。我興奮地走進蘭室,心裡琢磨著會是哪盆蘭花竟這麼早就放花?可是幾乎盆盆看過卻未見有開花的。正在愕然的那刻,聽到屋外響起「篤篤篤」的敲門聲,我舉步直向大門,嘴裡連聲地應著:「來了,來了。」 「哎喲是您,恭喜恭喜。」原來是位七十餘歲的高姓蘭友攜花上寒舍來訪。蘭花發出陣陣幽香,真是客未見面,蘭香先至!我心裡默默地估摸著:能放出如此濃香的蘭花,該是棵好花吧! 客人進屋還未坐定,就急著伸手從塑料蔑條國籃里捧出一盆蘭花來放在客廳的「八仙桌」上,讓我和他一起細細欣賞:只見盆中蘭叢九草四蕊,全已舒瓣酣放,葶高三寸許,一字橫肩,一眼看去如四個綠玉般的十字,整花肌膚糯厚,淺綠花瓣,白劉海舌,蠶蛾軟捧。嬌俏凈潔,亭亭玉立,其葉半直立細凹,色澤深綠,質地硬厚。確是正格的梅形水仙麻殼素心極品。它的花容、神韻,著實要超過它的素心同類。我的心裡真疑它是莫非仙賜。
老高喝著茶,帶著一口濃重的頓州鄉音,跟我聊起關於這麻殼素心春蘭如何被發現的一段經歷與奇遇。 相傳在浙江諸暨市東北方,有個離城七八十里地的村莊,因村裡人大都姓包,從而自古便得名包村。這包村屬會稽山脈與四明山脈的交界處,毗鄰嵊州和紹興。它四面環山,叢林密布,山道崎嶇,蛇蟄蟲伏,猿啼狼嗥,環境荒僻,地勢險 要,古時就有陌生人迷路或失蹤的傳聞。當年洪秀全的太平軍被清軍追剿退到包村,他們依靠包村「一夫當關,萬夫莫人」的地形特點和包村人的有力支援,進行了頑強抵抗,清軍被火銃和村人自製的「植樹大炮」打得損兵折將,屢遭慘敗。被激怒的清軍頭領咬牙切齒狂叫著:「寧可放棄南京,不可不打包村。」太平軍與包村人擰成一條心,共同浴血奮戰,整整堅持了五十多天的殊死抵抗。 戰後,所剩無幾的包村人,有的被清軍抓走,有的被就地處斬。倖存者寥寥數人,整個包村成了個陰森森。空蕩蕩,一片死寂的地方。直到以後的若干年裡,才有人陸陸續續從各地遷徙來這裡落戶。 卻說在包村遭劫後的第二年里,有位原住紹興涅渚山南周村的徐姓青年農民,因家裡兄弟多口,無力娶妻,經別人介紹遷來包村一獵戶家做「進舍女婿」(人贅)。從此他改姓為「包」並繼承了女方家以狩獵為生的職業。
歲月悠悠,轉眼就閃過了四十多年,這進舍女婿從一個虎背熊腰的青年變成了兩鬢如霜、六十掛零的老人,不過他身子骨還算硬朗。一天,他帶著兒孫等十餘人,獵犬七八隻,去深山裡打獵。時已黃昏,寂靜的群山裡槍聲響起,獵犬狂 吠,野免、黃席等獸類嚇得東逃西通。瞬間,老漢眼見有隻野兔竄進一個山洞裡,他立即喚狗緊迫人洞,哪知獵犬一人洞,洞里竟傳出「哇——畦——哇……」一陣陣嬰孩的啼哭聲。老漢聽了頓時驚詫萬分,木然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在這 寧靜的月夜裡,他又突然見到兩道刺眼的寒光從遠處一棵高樹上射來,嚇得那些獵犬惶恐地躲在主人身後「嗚嗚」地叫個不停。老漢感到這接連發生在眼前的事,總歸是一種不祥之兆。他略作沉思後,立即下令:「回家。」 此後,連續數夜,老漢常是神志恍格,胡亂看到許多人身獸面的怪物纏繞在他的床邊,他們怒目瞪視,好像是來討還血債…… 最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一輩子狩獵,實在是殺牲太多,將來必得惡報。為此他決心棄槍務農。 由於這包姓老漢原住蘭鄉紹興涅渚,自小到人贅前夕的二十多年裡,一直是與老一輩人上山覓蘭或到外地去販賣蘭花。對蘭花而言,當然有一定的尋覓知識和鑒別能力。從此每到冬春農閑時節,老漢常獨自一人或和幾個後輩人一起攜帶工具進山去采覓蘭花,待積多些時就運往大都市去賣錢。
一天中午,老漢等數人坐在路邊一棵老楓樹下吃著當作午餐的棕子、年糕、炒羅漢豆和裝在毛竹筒里的自釀糯米新酒。突然他們聽到樹上發出一陣響聲,抬頭一看:啊,一隻獼猴在樹上攀來跳去。原來他看見樹下的人在吃東西,實在嘴讒。老漢隨手抓起幾粒羅漢豆向猴子撒去,猴子竟那麼敏捷,—一接住,他把所有的豆子咕嘟一下咽進喉嚨里,然後再一粒粒吐出來把外殼剝去,嘴裡不斷發出格格的咀嚼聲……吃完了羅漢豆,他知道樹下的人還有好吃的,乾脆大著膽子從樹榦一溜煙下到地面,站在老漢面前,眨巴著的兩眼裡流露出孩子向大人要吃的那種神情。包老漢扔給他一個粽子,只見他穩穩接住,立即扯開粽著,三口兩口地很快下了肚。可是才吃完粽子,他又舔舔嘴唇攤開了雙手,一對黃綠色的眼睛老是滴溜溜地盯著老漢,好似一副乞討者的模樣,老漢給他喝了米酒,又給他兩塊年糕。這一次他可沒有再吃,只是把年糕捏在手裡。大概是因手上有東西,還是酒力發作之故,他沒有攀樹前進,而是像人那樣直立起身子搖搖擺擺行走著。老漢和幾個後輩人不聲不響,好奇地隨後緊跟。猴子雖知自己身後有人跟著,竟沒有一絲兒驚慌。 大家跟猴子來到一個石洞口,見洞子上方有一股流水瀉落,還可聽到嘩嘩的響聲,真有點像(西遊記)里的「水簾洞」那樣。走進石洞,可見到洞壁上方懸空處有一個較大的石龕,上面可見一些樹枝和乾草鋪著,有隻猴子躺在那裡,偎在他身邊的是只比家貓還小些的猴仔,小傢伙一頭鑽到媽媽的胸部吮著奶。瞬間,母猴見外邊的那猴子回來,立刻恭敬地蹲坐好,作出一種虔誠迎接的姿態。而從外邊回洞的那隻,忽兒嗖嗖幾下,就從陡峭的岩壁下爬上了石龕,立即把那兩塊年糕給了這做娘的吃。 看到它們這種恩愛的情景,老漢心裡感慨萬千,原來動物之問也有如此之深的夫妻情、骨肉情!他進一步悟出了一個道理:天底下萬萬千千的牲靈,應該都有生存的權利,他們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應該跟他們友好相處。想到這兒,老人 要他的孩子把剩餘的食物留在石洞里,然後大家悄然離開石洞,上別的山裡去覓蘭花。他們走在山道上,回頭眺望那個「水簾洞」,只見兩隻猴子坐在洞外那塊突出的岩石上,像是在目送朋友們遠去。
接連幾天里都是春雨蒙蒙,老天爺硬的把采蘭人鎖在家裡,到了第四天頭上,天氣轉好。早晨,遲到的紅日徐徐拉開了山間的霧紗,大地上處處是明媚春光。 今天,老漢沒帶兒孫,獨自一人來山上覓蘭。時過正午,他不覺又來到路邊那棵老楓樹下,解開麻袋,伸手掏出一叢叢自己所挖的蘭草,細細審視花苞形狀和苞殼的苔彩,看過了一叢再掏出一叢來看…這本是采蘭人小憩時一種共有的習 慣,可是令老漢壓根兒沒想到的是老楓樹上早有猴子等著他,老漢在樹下細看蘭草那麼久,猴子竟在樹上不聲不響也瞧了那麼久。 老漢終於放下了手上的蘭草,將它們一塊塊重新擺進麻袋裡,他撲去衣袖上的泥沙,撩開棉衣襟,從腰帶上摘下一個粽子作午餐,不料剛咬上幾口就被從樹上倏地溜下來的猴子伸手搶去。老漢驚訝地注視著;啊,是兩隻紅臉猴子,其中一隻背上還騎著個猴娃!甭去細想,十有八九準是前些天似曾相識的猴子一家。
老漢手中的食物雖然被搶,但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再次相逢是人猴之間的一種緣情,他想,大概是有了上回的相熟,他們才敢伸手來抓人手裡的食物,他多麼想多喂一些食物!可是在那個年月里有多少人能過上富足的日子?尤其是山裡人家生活更是清苦,上山去幹活的人,當然不可能帶有很多吃的。老漢見獼猴那麼飢餓的樣子,不禁又生起憫憐之心,他不假思索地摘下了腰間掛著的那隻飯蒲包,把裡邊所有食物一股腦兒拋給了他們,自己就這樣算吃過了午餐。他抽出竹根煙管,巴噠巴噠地吸起旱煙來,側過頭去看著身邊的猴子夫婦津津有味地吃著他所省下的東西,打心底里感到歡喜。 二猴飽餐了一頓,相互間吱吱丫丫地叫了幾聲之後,只見母猴抱起猴崽朝一「水簾洞」去了,另一隻公猴卻不肯離開老漢,他不時扯扯老漢的衣角,兩眼望著前方的黛綠色山頭「嘔、嘔、嘔、嘔」一個勁地叫著,好像在與老漢說:「那邊原始森林裡有蘭花,我帶你去找。」 老漢領會其意,背起鋤頭,把麻袋系在鋤柄上,跟著這引路的獼猴穿過一大片茂密的毛竹林,順著漸高的山勢來到一片漫無際涯長滿松樹和杉樹的原始森林裡。在這裡,老漢見到了從未見過的長得那麼豐盛的蘭草,心裡是又興奮又驚奇。這一叢叢蘭草大都長在樹木較為稀疏能透射進陽光的地方,而在樹木擠挨得過密處反而少見。它們葉色油綠潤澤,很是健壯,正處在含苞待放的時候。老漢知道采蘭人的規矩,不肯見草就挖,他總是要看一看,挑一挑,選出那些蕊頭圓 圓如指的或是鑼錘形的,才肯動手來挖。這時猴子也好似在忙忙碌碌著,一忽兒奔東一忽兒竄西,總是一刻不肯停歇,他看到老漢彎腰躬背,尋找蘭花時,自己也兩眼望著地上,一步一頓頭的來回走;看到老人揮鋤挖蘭草,他也尋根本捧學 著一起一落揮鋤的動作,可老半天啥也沒挖起來。「哈……」老漢被逗的笑個不停。猴子見老漢臉上老掛著笑,自己也趕忙跟著傻笑起來,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紅的像喝醉了酒的小老頭。
晌午早該過去,人影已向東邊拉長,老漢的麻袋子,裝的有點鼓出肚子來,他想,該回家了。忽然猴子搞來個花苞,竄著跳著來到老漢面前,將它放到老漢的手掌上,老漢一看這花苞圓鼓鼓壯敦敦的樣子,立刻引起了注意,他細細地看這花苞殼薄質硬,決非是一般「爛衣」。半亮透紅的殼色上深紅筋紋條條,鮮明整齊,從基部直伸至尖頂,蕊端苞殼帶皺且空。「好花,好花,準是好花。」老漢嘴裡不斷自言自語,手裡卻在輕輕地剝開花瓣,他伸直手臂,眯細起雙眼看了主瓣、副瓣。捧瓣等各個部分,除全白的舌色之外,整花各部分如晶瑩的淺綠色玉石雕琢而成,沒有一點一絲兒疵瑕。不禁再次欣喜地自語起來:「還是棵麻殼素哩!好花,好花,真是好花。」 此花長在哪兒?只有猴子知道。可怎麼問他呢?猴子又聽不懂人語。剛剛高興了一陣子的包老漢現在一時犯起愁來……他抬頭瞥了一眼遠處樹底下的猴子,見他一動不動蹲在那裡不知做什麼,便端生疑竇:哎,他怎麼老停在那裡不動彈?說不定這好蘭花就在那裡,猴子突然變得斯文的反常行為,引起了老漢的警覺,他走過去一看,見猴子在蘭草旁正在插一根小樹枝,蹲下身一看,情況果真如此,老漢認準了幾枝大杉樹間叢生著的十幾筒蘭草,有六七個如自己剛剝視過的那種花苞,一樣的形狀,一樣的殼色。「哎喲,大概這猴子插樹枝是在作記號吧!」老漢好像才恍然大悟。他一鋤一鋤輕輕挖著,唯恐折了蘭葉、斷了蘭根,所花下去的時間,若在平時幹活的話幾乎可翻好一畦地。老漢摘下頭上戴著的「烏氈帽」把這所挖的十幾筒蘭草裝了進去,看去活像是一隻黑色圓盆子栽著蘭花似的。他背起鋤頭,系好麻袋,右手托著裝蘭的烏氈帽,與猴子依依道別之後,笑容滿面地走出了原始森林,沿著早晨的來路往家裡走,並親自把帽里的蘭草種在自家屋邊那塊朝東的山地里。 大約過了十六七天,這叢蘭草放花了,老漢秘密叫來全家人欣賞這冰清玉潔的麻殼素心梅形水仙新珍種,並且告訴子孫們,這蘭花非常珍貴,是一隻聰明的猴於所發現,來的如此偶然,得的如此幸運,定是仙人賜予。它可保家宅平安, 福澤於孫,因此再三叮嚀幼輩,任何時候都不準出賣,定要將它代代相傳。
為了感謝猴子,所以在後來的日子裡,老漢每每上山去定要帶上些吃的,並且總是做到見猴必喂。 百餘年來,包老漢的後輩們一直謹守祖訓,致使如此完美的梅形水仙麻殼素珍種無人知曉或引種養植,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它就是如此這般地默默無聞了一個多世紀,「卻不因無人而不芳」。高姓蘭友因與包家是親戚關係,才於一九八五年春好不容易喜得此珍種數筒,由於他養護得法,已使這「無名小草」多次在自家庭園裡放花。至於有關此花的一些內情如何?我們的高老先生竟也守口如瓶了那麼多年!俗話說:「是金子總會閃光。」我們除寫故事作介紹外,又於新千德年第一春里攝下一幀該珍種(可惜已為後花期)的倩影(參看本期彩頁),供蘭友欣賞。並根據它的色和形的特點,試冠它「玉仙素」這個芳名,使它與玉梅素結成為姐妹。
圖文/網路 右上角可收藏或轉發
微信裡面搜索公眾號"蘭花吧"關注後可在線回答您對蘭花方面的提問,發送數字"8"可以購買正品蘭花和蘭花用品,發送數字"1"可以代銷蘭花、蘭盆、植料、肥料、藥劑和蘭花用品,發送數字"6"可以賣蘭花和發帖!
點擊展開全文


※下山 新品 春蘭 大黃藝
※試論蘭花的品格、形象及美學意義
※蘭花品種的選育方法-乾貨
※夏寒蘭先明性中透終於開花了,一陣陣的清香,爽極了
TAG:蘭花 |
※蘭剛《海南獼猴》
※喜報!秦嶺深山又一野生獼猴桃在山外嫁接成功!
※《西遊記》真假美猴王,六耳獼猴究竟什麼來路?老君的套路好深
※86版《西遊記》孫悟空由六小齡童扮演,你知道「六耳獼猴」是誰演的嗎?
※巫山:野生獼猴「竄」進城 「走親拜友」賀新年
※黔靈山獼猴下山後淪為「草寇」,霸佔女生宿舍照鏡子臭美
※大陸若送兩隻熊貓 蘇貞昌:我們回送兩隻獼猴
※林心如偏愛獼猴桃 穎兒只吃一粒老乾媽 明星減肥食譜
※《西遊記·真假美猴王》里究竟死的是六耳獼猴還是孫悟空?
※六耳獼猴為何明知必死,還跟孫悟空上靈山?菩提老祖早已看穿真相
※早吃獼猴桃養生,晚吃獼猴桃是傷身!大家知道吧!老中醫透露
※猴子愛上貓!獼猴每天把貓咪抱在懷裡,花式寵「妻」
※《西遊記》版的狸貓換太子,六耳獼猴鳩佔鵲巢,真孫悟空被打死?
※亂穿武隆白馬林場湖光山色,迷戀那片密密麻麻的野生獼猴桃
※六耳獼猴明知必死,為何要登靈山?天界秘密終於曝光!
※孫悟空嫉惡如仇,為何卻被說成要挾佛祖公報私仇?與六耳獼猴無關
※西遊七大聖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是大鵬鳥、獅子精、六耳獼猴?
※福澤三界靈猴誕生《輪迴訣》六耳獼猴現世
※花果山是混世四猴老家,六耳獼猴為何無奈離開?水簾洞外藏著秘密
※奇異果就是獼猴桃「紐西蘭留洋」的品種,那車厘子和櫻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