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21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

第21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

BioArt按:舉圈矚目(哪個圈,你懂的)的第21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於2017年5月20-22日在甘肅蘭州召開,長期關注和從事相關研究的舒烈波博士全程參與了本次大會。為了彌補許多圈內同行沒有前往參會的缺憾,BioArt特別邀請了舒博士(BioArt特約編輯)用圖文回顧了本次大會,以饗讀者!

撰文丨舒烈波 博士

小編從長江尾來到了黃河頭,橫跨幾千餘里,時差兩小時。小編在上海6點天黑吃飯,到這裡8點才天黑,飲食都有點不規律了,不過為了日夜思念的色譜大會,也是值了。

前言:

5月20日早上8點半,會議準時開始。首先,由大會主席張玉奎院士致開幕詞。張院士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在分析化學及色譜質譜基礎研究領域的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對生命科學(小編的最愛)、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研究應用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隨後,由承辦單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夏春谷所長致歡迎詞。夏所長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蘭州化學物理所的發展歷史以及近年來在分離分析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並熱烈歡迎各位代表來蘭州一起交流分享以色譜為基礎的分析化學研究和應用取得的成果。最後,由本次大會執行副主席許國旺研究員宣布獲得本屆色譜貢獻獎的各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張玉奎院士、胡之德教授、劉國詮教授、袁倚盛教授、牟世芬教授。向各位獲獎科學家表示祝賀,你們是真正的科學脊樑。

張玉奎院士致開幕詞

夏春谷所長致歡迎詞

獲得本屆色譜貢獻獎的五位科學家上台領獎

拍集體照嘍:我們眼中的攝影師與攝影師眼中的我們!

大會報告1:

今天大會報告上陳洪淵、楊芃原、李攻科、王亞韡、馮鈺錡等學術界的大牛做了豐富精彩的演講,高深的學術造詣讓小編感到深深的敬佩,頓時感覺自己的學術思維方式也上升了好大一個檔次呢!下面與諸位看官分享一下大會報告的主要內容:

大會首先由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作了《從生命分析化學面臨的挑戰漫談分離與測量》的綜述性報告。他指出,由於研究對象「生命體」的特殊性及複雜性,生命分析化學目前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發展機遇。而隨著分析技術的飛速發展,色譜與質譜的融合與發展將是生命分析化學領域強有力的武器。通過色譜與質譜的聯用分析方式,將問題分而析之,化簡為繁,為各種組學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為人類探究生命意義做出巨大貢獻。

陳洪淵院士報告中

隨後是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作了《基於氨基酸座次信息的肽段保留時間精準預測》的報告。楊芃原教授在以質譜為基礎的蛋白質組學領域具有高深造詣。大會上楊教授對比了SSRC、ELUDE及楊教授團隊自主開發的LsRP三種肽段保留時間預測方法的優劣,發現LsRP對肽段保留時間的預測明顯優於其他兩種方式。接著中山大學的李攻科教授為我們介紹了複雜樣品前處理方法。李教授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的不同複合型材料,對複雜基質中的目標化合物進行特異性的富集凈化,實現了複雜樣品中低丰度物質的檢測。這些材料能廣泛應用於植物激素、農殘、次級代謝產物等痕量物質的檢測。李教授的這個報告無疑給複雜體系中低丰度物質檢測帶來了新的希望。

從左至右:楊芃原教授、李攻科教授

茶歇之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王亞韡研究員作了《色譜-質譜技術在氯化石蠟環境分析中的應用》的報告。他的研究方向主要為新POPs(多溴聯苯醚、全氟化合物、短鏈氯化石蠟、六溴環十二烷等)在環境介質中的遷移轉化、食物鏈中的富集放大、典型區域人群的暴露風險。大會上王亞韡研究員為我們介紹了氯化石蠟儀器分析的最新進展,以及最常用、比較認可的分析方法,通過對這些方法的對比分析,為我們以後類似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最後武漢大學馮鈺錡教授作了《基於LC-MS的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研究》。馮教授指出了當前植物激素檢測的難點,並以酸性植物激素和油菜素甾醇高靈敏度檢測與篩查方法為例,介紹了多種植物激素的同時測定方法,最後指出化學標記技術與LC-MS結合是解決內源性植物激素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從左至右:王亞韡研究員、馮鈺錡教授

大會報告之後,按照色譜基礎、色譜材料、色譜應用、組學分析、儀器聯用和微分離五個主題分別安排了分會報告。鑒於小編的生物學背景,小編重點關注了組學應用這個分會主題的報告。

分會報告1:

下午的分會報告首先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陳義研究員展開。陳老師的報告題目是:昆蟲性信息素分析初步。通過分析化學的方法探究了昆蟲相互吸引的奧秘。緊隨其後的張祥民教授則向大家報告了蛋白質組樣品在線分析新技術,具體為:固定化蛋白的酶解技術、細胞膜蛋白的在線富集分離技術、少量細胞(80個)的在線酶解分離與鑒定技術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激光酶解高通量測序技術。這些技術讓小編這個做蛋白質組出身的人也耳目一新。

從左至右:陳義老師的兩張代表性ppt和張祥民老師的一張代表性ppt

此外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張維斌教授展示了其課題組開發的特異性功能化磁性納米粒子在糖基化肽、磷酸化肽以及內源多肽富集方面的一些應用。其中用於磷酸化肽富集的納米粒子還能區分多磷酸化肽和全磷酸化肽,對於磷酸化蛋白質組的研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卿光焱教授在他的報告《智能聚合物材料在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組學中新的機遇與挑戰》也同樣採用化學材料進行翻譯後修飾的蛋白質組研究,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糖基化肽的富集中有突出效果。

從左至右:張維斌老師和卿光焱老師的各一張代表性ppt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麗華研究員(BioArt注:2017重點研發計劃「蛋白質機器」重點專項首席科學家)作了《蛋白質組末端肽富集新方法》的特邀報告。張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合成新型樣品預處理和色譜分離材料、發展高通量分析技術、構建集成化分離鑒定平台等。報告中,張老師介紹了基於羧肽酶酶切和強陽離子對角線色譜分離的蛋白質組C末端肽富集方法、基於疏水基團修飾的蛋白質組N末端肽富集方法以及化療藥物誘導細胞凋亡中caspase作用底物和位點的研究等內容。張老師的精彩演講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田瑞軍教授作了《研究蛋白質複合物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新方法》的報告。田老師從可實現高效三維梯度分級的SISPROT技術、基於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蛋白質組學技術、高靈敏度和高重複性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等方面詳細闡述了研究蛋白質複合物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新方法。

從左至右:張麗華老師和田瑞軍老師的各一張代表性ppt

除了以上報告之外,組學分會場的其他老師也做了非常精彩的報告。鑒於篇幅有限,未能一一向大家道來。第一天的報告就在精彩與緊張中結束了。

5月21日,分會報告2:

第二天組學分會場的報告是由來自復旦大學的唐惠儒教授開場。唐老師是代謝組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的大咖,也是我們BioArt蛋白組代謝組交流群的資深專家。唐老師的報告題目是《一箭多雕:20個代謝途徑的同步定量技術》。我的天吶,20雕?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且聽小編慢慢道來。氨基基團廣泛存在於多種代謝產物中,比如蛋白氨基酸、生物脂肪酸、神經遞質、膽鹼代謝物等。通過對這些代謝物的氨基基團進行選擇性探針標記,可以有效的提高代謝物檢測的靈敏度和分離度。這個就是唐老師獲得20雕所用的好箭,即:質譜探針增敏代謝組定量技術。通過該技術可以在15分鐘內對120多種代謝物實現一次性同步定量。這些代謝產物參與了精氨酸代謝、硫代謝、藥物代謝等超過20個代謝通路。

唐惠儒老師的兩張代表性ppt:基於質譜探針增敏技術,保守估計實現21雕。

第二場報告的講課老師是陸豪傑教授。陸老師也是來自復旦大學。唐惠儒老師提醒大家說:前後兩個復旦的老師的報告,正好體現了「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兩次)。陸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基於氟固相萃取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研究新方法。陸老師的報告又將會議目標由生物小分子拉回了大分子。該方法通過高氟化材料可以實現對目標分子的選擇性分離,在蛋白組、代謝組以及生物晶元等多個生物學領域都有應用。陸老師將該技術應用於N-糖組、4羥基壬烯醛(HNE)修飾組以及含半胱氨酸肽組的分析中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來自南開大學的陳朗星老師和南京大學的龍星宇老師分別給我們帶來了《硼酸、麥芽糖功能化磁性納米材料用於糖蛋白/糖肽的富集》和《應用兩種新型鈰基符合材料組合策略選擇性富集單/多磷酸化肽》,為我們研究蛋白翻譯後修飾提供了不同的方法。

從左至右:陸豪傑老師、陳朗星老師和龍星宇老師的各一張代表性ppt

外泌體是生物組織和細胞與外界傳遞交換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最近正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來自上海交大的肖華教授跟我們分享了題為《體液外泌體的蛋白質組學分析與癌症檢測》的報告。肖老師以肺癌為例講解了唾液和血液外泌體在疾病分子分型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和優勢,並分享了如何快速獲得高純度外泌體的方法。同時,肖老師還通過實際案例講解了體液外泌體蛋白質組的分離及效果檢測方法。

肖華老師的三張代表性ppt

在重點關注組學應用分會場之餘,小編也去其它分會場逛了一會,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色譜應用會場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王榮醫師作了《基於LC-MS/MS的高原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進展》的報告,王榮醫師課題組通過長期的高原實地實驗,藉助LC-MS/MS技術研究高原條件下藥物動力學反應,指出藥物轉運體是藥物透過細胞進入體內和產生效應的關鍵因素,高原藥物代謝動力學調控機制的研究為研究抗缺氧新葯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思路。色譜應用會場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周圍老師作了《高效超臨界流體色譜(超高效合相色譜)及離子色譜在有機物分離中的優勢》的報告。報告針對傳統分離檢測方法在當前面臨的困難,分析研究了高效超臨界流體色譜(超高效合相色譜)及離子色譜法在有機物分離中的優勢,並在維生素E異構體的拆分、脂溶性維生素的多組分快速分離、氫氰酸檢測、中藥紅芪中活性化合物的多組分快速分離、食品中維生素C的分離檢測等方面得到了應用。色譜應用會場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馬晨菲博士作了《航空煤油詳細烴組成的全二維氣相色譜法研究》的報告。馬博士也是我們BioArt蛋白組和代謝組交流群的資深會員哦。在報告中,馬晨菲博士通過GC×GC-TOFMS定性和GC×GC-FID定量的全二維氣相色譜法結合保留時間數學模型進行同時定性定量分析航空煤油烴組成,大大簡化操作和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及重複性。

從左至右:王榮醫師、周圍老師和馬晨菲博士的各一張代表性ppt

5月22日,大會報告2:

會議進入第三天,金城蘭州迎來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會場外略顯冷清,而與會場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會場內的大會報告則進行地如火如荼。

首先是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的報告。作為在許老師實驗室喝過點墨水的小編無比興奮。許老師報告的題目是《如何從少量臨床樣品信息中獲取大量的代謝組信息》。報告中,許老師介紹了作為系統生物學重要支撐平台之一的代謝組近年來在疾病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同時也向大家介紹了代謝組分析方法中的一個巨大挑戰,即:代謝組的全覆蓋。為了提高代謝組的覆蓋度,許老師在傳統二維液相的基礎上構建了新型的停止流二維液相系統,能檢測到的代謝物數量相當於傳統二維液相的兩倍。進一步的,許老師還構建了一種新型三維液相系統,使得分離效果進一步得到加強。利用停止流分離分析方法結合他們開發的新穎的樣品預處理策略,還能一次實現代謝組和脂質組兩種性質差別較大的生物分子的分離鑒定,進一步提高代謝組檢測的覆蓋度。

許國旺老師報告中的五張代表性ppt(小編費老多筆墨了,呵呵)

緊隨其後是來自北京大學的劉虎威教授的報告:脂質組學輪廓分析新方法。劉教授先初略介紹了脂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情況, 然後展示了其課題組在正相-反相二維色譜技術對脂質組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經過優化的二維色譜可以能檢測到超過一萬個質譜峰。進一步的,劉教授把該技術應用到腎病腹膜透析、動脈粥樣硬化以及乳腺癌等疾病研究中,獲得了大量與疾病發生髮展穩定相關的脂質分子,對於疾病的分型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劉虎威老師報告中的兩張代表性ppt

浙江大學潘遠江教授作了《質譜中氣相離子反應研究》的報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課題組關於氣相離子反應研究的進展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並重點介紹了苯基乃春反應中間體的活性研究及其作為活性探針的應用,如在大氣有機污染物定性定量檢測方面的應用。接著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師彥平研究員作了《色譜材料與技術應用》的報告。師彥平研究員回顧了色譜的發展史,並從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固相微萃取、離子液體高效液相色譜填料等方面詳細介紹了他們課題組主要研究內容及取得的成果,為我國色譜材料與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隨後清華大學的林金明教授作了《基於晶元電泳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篩查方法的研究》的報告。林教授通過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的關係的分析研究,介紹了一種基於膜式液基薄層細胞學(TCT)和核算雜交檢測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以及基於電泳技術的基因診斷法,並開發出一套宮頸癌診斷試劑盒的細胞診斷技術設備,並得到了廣泛應用。

從左至右:潘遠江教授、師彥平研究員、和林金明教授的各一張代表性ppt

會議的壓軸大戲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擔綱。張院士作了《複雜體系的高效分離與表徵——如何提高峰容量》的報告,重點介紹了高峰容量的分離技術,闡述了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蛋白質組團隊開發的新型高低pH值二維色譜分離、酶輔助RP-RP二維色譜方法等新型方法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應用。新型高低pH值二維色譜已被國內外同行廣泛採用,其中,2014年在Nature雜誌刊發的人類蛋白組草圖的構建即採用了該方法。而另外一篇研究論文採用酶輔助的二維色譜方法結合質譜鑒定在人肝臟樣品中鑒定到了目前最多的磷酸化位點數目(22446個),實現了磷酸化蛋白質組的規模化分析。

張玉奎院士報告的四張代表性ppt

報告最後,張院士藉此全國色譜界精英齊聚一堂的機會,向大家總結報告了中國色譜研究的國際地位:目前中國的色譜及毛細管電泳相關論文總數已居世界第一,論文質量也和排名第一的美國不相上下,並且還存在持續進步的巨大動力。中國已經由色譜大國開始向色譜強國邁進,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期望把色譜研究領域的優勢擴大到填料儀器等工業領域,真正實現色譜強國的目標。真心期盼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小編再也不用為看不懂色譜質譜儀的英文操作說明而煩惱了。

從左到右:張玉奎院士總結的世界主要國家在色譜及毛細管電泳領域相關論文數量和質量分析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的太快。臨近中午,會議已接近尾聲。會議的最後一項內容為公布優秀青年口頭報告獎以及優秀牆報獎並為獲獎者頒獎。祝賀各位獲獎者,你們是明日的色譜巨星。

優秀青年口頭報告獎獲獎者

優秀牆報獎獲獎者

色譜大會花絮:

部分志願者:小編拍的時機不對,沒有捕捉到你們緊張的工作狀態,抱歉。感謝你們的默默付出。

部分展商:本次會議有不少來自上海的公司。

鑒於小編文筆及攝影水平和裝備的缺陷,寫的不足之處甚至錯誤之處以及圖片不清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但不要丟鞋丟磚,小編在此謝過!

最後,衷心感謝本次大會的主辦者、組織者和志願者給我們呈現了一場異彩紛呈的學術盛宴,在這精彩背後,是你們辛勤的汗水。

感謝孫亞利胡哲以及其它老師和朋友提供的部分圖片及素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oArt 的精彩文章:

CRISPR可致數百個位點突變,引入基因治療需謹慎
首席科學家的「帽子」分析之2017「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清單
南開大學「青千」張宏愷課題組博後招聘
焦建偉組連續發文揭示神經發育的表觀調控新機制
清華大學黃善金團隊揭示微絲細胞骨架調控花粉管頂端囊泡運輸的新機制

TAG:BioArt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色譜31色
中國傳統十二繪色譜
第10篇 氣相色譜中的管路
2018紐約秋冬時裝周Vivienne Hu 采敦煌色譜書寫女性自由新篇
創造中國的色譜「芯」,趕超國際水平|專訪
中國傳統色譜匯總,美到窒息
古樸中國色譜!一波中國風
第09篇 氣相色譜中的氣體凈化裝置
高科技「戰爭」大幕拉開 色譜、質譜等新品陸續登場
文化藝術:古詩詞里的中國色譜,怎「驚艷」二字了得
花之色譜 櫻桃色·山櫻
紫色譜 紫綃隨意歌
活動|北大儀器公開課開講——高效液相色譜技術
古詩詞里的中國色譜,怎「驚艷」二字了得
令人驚艷的中國傳統色譜,光聽名字都醉了!
花之色譜 紫水晶·紫藤
什麼莫蘭迪色,在清朝那叫「乾隆色譜」
便攜快檢儀器國產化:聲表面波氣相色譜儀
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珂睿」推出高性能色譜儀
令人驚艷的傳統色譜,你知道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