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的遮羞布:北狩

帝王的遮羞布:北狩

「狩」字在古漢語中有圍捕打獵、君王巡察的意思,即政治權威和武力的象徵。但在狩字前加上有方向感的北字後,其中意思則頗耐人尋味,漢字之精妙在於其博大精深,同字詞間的意境有時相去甚遠。

在有五千年光輝燦爛歷史的中國,有幸北狩的皇帝一共有三位,前兩位為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恆爺倆,後一位為明英宗朱祁鎮。稍懂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三位真龍天子在歷代帝王中的口碑。

作為皇帝界有名藝術家的宋徽宗,在位期間重用臭味相投的蔡京、童貫等奸佞之臣,對內大興土木,賣官鬻爵,苛捐雜稅,致使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對外聯金滅遼,圖謀小利而引火燒身。在金人長驅直入之時,以禪讓之名迫使兒子趙恆繼位,而宋徽宗意欲逃跑。宋欽宗繼承老爹昏庸無能的劣質,在東京保衛戰不久即聽信奸臣讒言,罷免主戰派李綱,積極向金媚和,終於導致史家所稱的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至此開始「北狩」,北狩途中徽欽后妃、子女和諸大臣慘遭各種凌辱,徽欽二帝面對如此情形並無一分節氣,只知以淚洗面,跪地求饒,到金廷後徽欽二帝穿孝服拜祭金祖完顏阿骨打,後兩人被趕至五國城(今黑龍江省境內)囚禁生活。宋徽宗三年後病死,九年後宋欽宗死。

而另一位北狩的帝王就是明代的明英宗,明英宗由於寵信宦官王振,導致了土木堡之變,被瓦剌軍俘掠北狩,明英宗卻比前兩位北狩的前輩幸運的多,生活條件雖也惡劣,但明英宗知道北狩不能和皇宮生活相比,苦一些是可以克服的,挽救明英宗蒙難的關鍵是他的氣度,雖被瓦剌俘虜,但作為皇帝的威嚴卻從沒放棄,而且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將瓦剌軍中主帥征服,並視明英宗為偶像。另一方面明廷不比宋廷,明廷自始至終都沒有媾和與瓦剌,並且其後屢敗瓦剌。瓦剌後來為了修好關係,竟多次聯繫明廷欲將明英宗遣返,雖期間經過一些事端,但最後明英宗竟也全身而返。

中國歷代王朝所受的威脅大多來自北方,雖自戰國時代就開始修建長城予以抵禦,但王朝腐敗不堪之時,北方遊獵民族就會略掠中原,雖久歷此患,但向宋徽宗、宋欽宗和明英宗三位一樣被俘虜的君王並不多見,於是當世史家為了王朝尊嚴和帝王形象,遂美化或隱晦醜事,則有北狩之詞見於史料,雖有掩耳盜鈴之嫌,但也不得不為之。

網路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徽欽二帝北狩後的生活很悲慘?他倆靠女人把日子過的相當滋潤!
徽欽二帝北狩後的生活很悲慘?他倆靠女人把日子過的相當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