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好轉型期名校建設攻堅戰

打好轉型期名校建設攻堅戰

在今天的核心素養時代,如何才能抓住轉型期的機遇,在「名校建設攻堅戰」中贏得先機,將自己學校變身名校呢?

在教育演進中多樣發展

所謂名校,通常是指有較高教育教學質量、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並被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人民群眾廣泛認可的學校。由於名校往往擁有豐富的資源、優秀的校長和師資隊伍、一流的生源,故而常常成為區域教育的典範。歷經多年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這些學校在時空交匯中,呈現出複雜多樣的狀態。

一是傳統型。這類名校以各省、市、縣的實驗中學、實驗小學、第一高中(或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等為突出代表。由於擁有豐富的人、財、物資源,且常常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良好的硬體設施、一流生源和優秀師資,因而這類學校往往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質量,在當地群眾中有良好的口碑。

二是「傳統+改革」型。伴隨教育管理權力下移,改革創新成為學校發展的主題。在經濟發達或中等發達地區,一些原本處在中上游的學校,由於注重學校改革,向外挖掘各種資源、大力拓展,向內追求內涵發展、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尤其是開發了大量校本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技、人文、藝術等實踐活動,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頗有超越「傳統型名校」之勢。

三是課改型(或高效課堂型)。2001年以來,國家開展新課程改革。一些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構建了適合自己的高效教學模式,重構了學校文化,不僅大面積地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而且也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和必要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這類學校也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區域名校乃至全國名校。該類名校在我國中等發達地區相對較多,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較少。

四是課程整合型。在新課程改革中,一些學校深刻認識到,要想提升學生的培養質量、真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抓住學校的根本——課程設置,通過改革、完善現有課程,特別是進行學科課程的「單元整合」「一冊整合」「多冊整合」「多套整合」,以及教師「說課標」「說課」「說教材」等活動,使國家課程校本化,從而不僅改善了教師的知識儲備,加深了對國家課程價值取向、邏輯體系、知識結構、內容布局等的深刻理解,提升了教師工作的自主性,而且也使教師深化了對課標、教材內容的認識,使課堂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善,達到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文化品質的基本目的。這類名校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較多,中等發達地區有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很少。

五是「課程整合+走班+深度改革」型。在教育國際化進程中,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學,積極學習和借鑒歐美學校的成功經驗,進行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深度整合,並大膽採用「走班式」,由此顯著提升了學生培養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校園文化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這些學校看來,單純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或課程整合,其關注點要麼是學生,要麼是教師,都顯得不夠全面。要想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統整上述兩個方面,並採用新的形式,使學生、教師、教學資料有效、有機、靈活地統一起來。

在持續探索中應對挑戰

從傳統型名校的發展來看,該類學校一般缺乏內在的改革動力。多數學校基本上沿襲以往的辦學思路和管理辦法,長時間以來沒有取得多少實質性的進步與發展。其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滿堂灌」,教育教學中「知識中心」「教師中心」依然存在,學校的「物質文化」越來越「高大上」,「制度文化」內容日益細化與繁瑣,但卻缺少先進的辦學價值追求與管理願景,「精神文化」引領明顯不足。

就「傳統+改革」型名校的發展而言,雖然其關注各種資源利用、重視內涵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但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傳統型名校一樣,由於對課堂教學改革重視不夠,雖然學校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建設有一定進步,但整體來看,學校實質性的發展程度有限。

而課改型學校,秉持堅定的改革信念,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輔之以「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設」,使原本在各地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這些學校顯著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改善了長期以來學校文化建設僅關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現狀。

課程整合型學校的資源狀況儘管不如「傳統型」名校豐富,但在當地也屬「上等」「中上等」學校,通過課程整合、提升學校文化品質,逐漸進入當地名校行列。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對課堂教學關注不夠,這類名校依然存在「教師講、學生聽」等傳統「授受式」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發揮不夠。

無疑,「課程整合+走班+深度改革」型名校,由於重新制定了學校章程,明確了治理體系,實行了扁平化、分布式、分權制、制衡型的學校管理機制,突出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教代會、學術委員會、學生會等均擁有切實可行的權力,多元權力主體又保障了決策的民主和效力,從而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了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不僅使學校的各種資源和管理制度都始終圍繞「學生個性成長的核心」而合理配置和實施,而且師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以提升,每個人的潛能得到發揮,教育教學質量越來越優異,學校文化越來越豐富多彩,從而使學校迅速崛起為地區名校中的後起之秀。

在深入改革中順勢勇為

伴隨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管、辦、評分離」的持續推進,上述各類名校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

傳統型名校由於擁有豐富的資源,一直保持不錯的業績,因而在各地的影響依然存在,並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由於缺乏內在的改革動力,忽視周邊學校的快速發展,所以這類名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要麼長期處於高原期,要麼逐年下降,成為「逐漸衰落的名校」。對於這類學校而言,應迅速理清學校的辦學思路、目標定位,狠抓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整合,並以此為核心,加大學校制度建設的力度,實行分權制、制衡型的學校管理機制,避免被社會淘汰。

「傳統+改革」型名校由於注重學校改革,儘管暫時對課堂教學、課程整合重視不夠,但伴隨改革的深化,必然會關注到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整合的重要價值,並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成為超越當地傳統型名校的學校。當然,如果學校長期處於改革的高原期,僅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就不會再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或進步,可能逐步退出當地名校的行列。

課改型名校基於這些年破釜沉舟式的改革得以崛起,它們如果繼續推進課程整合,並進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保障多元權力主體的參與、依法辦學,就會使學校從單一的「僅重視課改」名校變身真正的名校。不過它們必須警惕,假如學校改革進入「傳統不傳統、創新不創新」、教師左右為難、「上不來下不去」的尷尬境地,將致使學校改革受限、發展停滯。

課程整合型名校因為擁有比較豐富的資源,且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礎,故將會在原來課程整合的基礎上關注高效課堂、走班制教學方式,重視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依法辦學,建立健全多元主體參與機制。由此,不僅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而且重構學校治理結構,實現學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該類名校也稱之為「持續進步的名校」。

「課程整合+走班+深度改革型」名校,在當前一度被稱為「基礎教育發展的標杆學校」。這類名校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和國際化發展趨勢,不僅關注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課程整合、採用「走班制」教學方式,而且構建起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學校制度,從「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來配置學校資源,調動了師生的內在積極性。由此,不僅使整個學校的持續發展動力十足,而且也使學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並持續進步。

影響名校未來發展的因素很多,且常常錯綜複雜。但無論如何,學校資源狀況、課堂教學改革及課程整合、學校改革力度等,都是其中的關鍵原因,值得予以充分重視。(作者楚江亭,系北京師範大學學校特色發展與實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31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高三「成人禮」,你怎麼看?
打破校際界限 共享與引領並進
做會講故事的管理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解放軍陸軍合成化部隊的短板 野戰防空體系建設不足
生態文明建設多項年度指標超額完成 污染防治攻堅戰挑戰仍較大
立志達成強軍目標 穩紮穩打建設軍隊
建設特色小鎮 打造經濟轉型新引擎
奮戰在國防裝備建設第一線
現代戰爭體系化作戰:軍隊建設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用批評的武器為戰鬥力建設增速
技術積累國力強盛海軍戰艦建設步伐提速
抗戰時期安順的交通建設概況
大學如何建設好學風?用好校規校紀這把尺|好校風哪裡來②
南部戰區陸軍成系統細化戰備建設指標
改革學科設置 加強研究室建設 推動「三大體系」建設
緊抓備戰更要加強黨的建設
長治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闊步前行
中國空軍建設戰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
中國鐵塔改變基站建設模式:讓業主主動要求入場建設
打仗型後勤建設蹚出新路
打造小鎮標杆項目 探索公園城市建設
武漢軍運會場館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學術體系建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