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自強到自毀的晚清鐵路困局

從自強到自毀的晚清鐵路困局

1876年,英國怡和洋行擅自在上海修建了中國第一條十餘公里長的鐵路,隨即被清朝官員買回後拆毀。1881年,洋務派官員建成第一條中國人主持修建的唐胥鐵路,因「煙傷禾稼,震動陵寢」,一度只能用騾馬牽引。隨後連續遭遇戰爭慘敗,加之鐵路蘊藏的巨大利益,使得官方和民間逐漸認識到鐵路的重要意義。民智的初步開啟,本應促成自強,然而卻充斥著開創與因循、國家與地方、公義與私利、盲目愛國與爭奪私利等爭吵。這種吵嚷浪費了歷史時機,並成為直接引發辛亥革命的一大因素,大清朝就這樣在首鼠兩端中未能將鐵路化作自強之路,卻走向了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鐵路的意義一再被忽視

清朝並非始終保守,但時至晚清,多數官員只知以「奇技淫巧」貶低西方列強,卻毫無自強舉措,實則陷入對道德的盲目迷信而不自知。在資本擴張、科技進步、慾望無盡的西方列強前,刀俎魚肉截然分明。十九世紀中後期鐵路在歐洲各國迅速普及,將資本主義擴張帶入快車道。暮氣沉重的大清朝被裹挾進入這一加速循環,則全面加劇了轟然倒下的危險。

就鐵路這一基礎交通系統而言,歷史給清朝的最後一次機會是中法戰爭至中日戰爭之間的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清軍本有軍事優勢,卻以和談結束,此時清廷已經認識到鐵路對於軍事的重要意義。然而苟且偷安的心理依然頑固,除李鴻章多以個人之力推動修築天津至大沽鐵路外,清廷至戰後五年才開展鐵路大討論。朝野經討論確定先修幹路再修支路的思路,先修盧溝橋到漢口盧漢線,再修武昌至廣州的粵漢線。這一規劃本身沒有問題,但關鍵是缺少列強環伺之下的生存緊迫感,不知何為時不我待。1891年,因沙俄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清廷下令暫停盧漢路,先修關東鐵路。此時盧漢鐵路尚處籌備期,一寸未修。至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天津至山海關的關東鐵路建成。然而隨後的中日戰爭中,清朝沒有南北鐵路幹線的缺點明顯暴露。戰爭中後期,清朝調動的全部國力始終無法凝聚。祖宗遺留的京杭運河因封凍無法運輸,江蘇、河南、山東等地牛、馬、騾、驢被官府搜羅一空,仍不敷使用。諸軍為爭搶馬車險些火併,「職道為申軍買驢五十頭,始克成行」。由各色牲畜運送輜重的部隊往往三四個月才能到前線,軍火、糧餉等物資運轉更慢,前方部隊大量存在有兵無槍、有槍無彈的情況。原始的交通將清朝軍火製造、營制訓練、財政體系、糧食保障等各環節的落後全部成倍放大,清軍焉能得勝。單從交通運輸、後勤保障方面看,十年前中法戰爭暴露的後勤保障缺點,十年後仍無改善。歷史還如何再眷顧這樣一個不思進取的國家。

多條鐵路開始籌備修建

慘敗於「蝦夷」日本,迫使清廷不得不重新自強。1895年,朝廷在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再次建議下,同意修築盧漢鐵路,並任命盛宣懷為督辦鐵路大臣,成立鐵路總公司招股。然而築路資金上再起爭執,清廷無錢投資,民間招商無人應股,官方出面舉借外債又遭朝臣反對。各方吵嚷之下又過三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定決心修築盧漢鐵路,上奏痛陳「自光緒十五年初議鐵路之日起,忽忽八年,自光緒二十一年下詔自強之日起,忽忽又三年」,再不振作則國家必定滅亡。清廷遂同意鐵路總公司借洋款修盧漢、粵漢鐵路。在盧漢鐵路修建過程中,張之洞、盛宣懷等人堅定的意志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義和團運動興起,北方各地滅洋、毀鐵路電線的情況下,張之洞、盛宣懷沿鐵路派兵看護,撫慰洋匠,堅持不停工。即使在慈禧、光緒逃至西安的情況下,漢口至信陽段並未停工。1905年,借比利時洋款修築的盧漢鐵路全線通車並由盧溝橋延長至北京,全長一千二百公里,改稱京漢鐵路。

個別精英的推動作用只能改善局部片段,不能改變全局。京漢鐵路之後的粵漢、川漢、津浦等鐵路修築過程中,出現了更多複雜因素。一是無錢投資。清廷馬關、庚子兩條約賠款總額達六億八千萬兩,加上利息,掏空了清政府的財政。二是庚子事變後,西方列強進入武力征服後謀取具體利益的商約談判階段,義和團的英勇抵抗也迫使各國重新評估中國讎洋情緒,調整政策,體現為對華貸款條件在相互競爭之下一再放寬,對路權、沿鐵路採礦權也有所收斂。三是少數中國精英開始覺醒。1898年鐵路總公司向美國合興公司借粵漢鐵路築路款400萬英鎊,合同附加美方管理行車經營等條款。盛宣懷、張之洞抓住合興公司被比利時收購的機會,以美方違約為由,發動湘、鄂、粵三省紳商,藉助民間輿論收回粵漢鐵路路權,實則是不能讓比利時背後的法國繼續掌握粵漢路權。在以675萬美元價格收回粵漢路權後,一些其他省份都掀起了權利回收運動,津浦路、蘇滬路路權和沿線採礦權都有所收回。種種因素促使清廷只能作出向列強商業貸款修築鐵路這一種選擇。

鐵路成了壓死清廷的

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這一種選擇合乎邏輯卻不合乎實際。戰敗的屈辱帶來了清朝體制內外精英對現代化的渴望,南方回收權利的成功激發了民間精英的愛國熱情。在盧漢鐵路年度盈利160餘萬兩白銀的刺激下,鐵路建設的公益性質與地方團體、個人利益形成了激烈衝突,從而演化成哄鬧。湖南、湖北、廣東的紳士們在收迴路權之初,設想民間自籌築路經費自辦,三省各設鐵路公司,各修各路。湖南紳士為推舉誰來擔任湖南公司總理以禮讓為名爭權,不得不確定三位同級「總理」;廣東官紳意見不一愈演愈烈,兩廣總督岑春煊逮捕在官紳會議上「拍案謾罵」的紳士黎國廉。廣東紳士想先修枝路盈利,再修幹路,湖南湖北則急於修築幹路。三省公約剛一成形,湖南郴州紳士不滿由廣東代修郴州路段,聲明「郴紳為省紳所賣」,要求郴紳自行修建。哄鬧中荒廢三年,路一寸未修,款遠未籌足,每年耗費大量贖路款利息。

1908年後,清廷不能再容忍粵漢、川漢鐵路吵鬧不休,先後任命張之洞、端方擔任督辦鐵路大臣,商借外債補民資不足,強力推進。然而此時革命團體暗中在四川的保路「同志會」、哥老會、袍哥、棒哥等群體中發展了大批會員,並藉助四川鐵路公司所辦《蜀風雜誌》《白話報》《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等媒體控制了輿論,清廷被陷於不修路等死、修路致死的自我毀滅困局而不自知。1908年,慈禧太后、光緒帝去世,以攝政王載灃為代表的皇室威信明顯不足,滿族青年新貴急於爭權。1909年,大學士、軍機大臣、督辦鐵路大臣張之洞去世,繼任者端方威望、能力均不及。在各利益群體的紛爭下,即便此時借洋款合同已經不涉及路權,並且利息達到歷來最低,但仍然不能得到各利益群體認可,民間代表有當場「斷指血書」的,有演說激動「大慟號哭」以致昏暈在地的。

1911年6月清廷在官股僅佔2%的情況下,貿然宣布川漢鐵路國有化,強令民間集資轉為股票,不退現金。成都民間代表遭逮捕,群眾抗議遭鎮壓,同盟會員在錦江上游投入水中數百片木片,上書「趙爾豐先捕蒲、羅,後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救自保」,從而掀起四川各地保路同志軍起義。清廷抽調湖北新軍主力赴四川鎮壓,卻使武漢兵力空虛,從而為武昌倉促起義能夠成功提供了機會。結束中國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就這樣在民間鐵路維權運動中提前到來,竟使多年致力推翻清廷的革命黨人一時也手足無措。

從自強到自毀,清朝亡於盲目自大,亡於苟且偷安,亡於意志不堅,也亡於初步啟蒙的精英自以為是、自私狹隘。

關注學習時報微信公眾賬號

二維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曾經同情保路運動的趙爾豐,為何製造「成都血案」
志願軍空軍首戰告捷,毛主席:甚好,甚慰!
慈禧與洋務運動的那些事
從兩拆鐵路到迷上鐵路,慈禧的鐵路迷陣!
一百多年前,老北京的鐵路是這樣的

TAG:大揭秘 |

您可能感興趣

晚清征地修鐵路,被一墳墓攔住去路,慈禧得知後趕緊下令鐵路改道
從「瘋狂鐵路」到「獨立快車」
納粹軌道破壞機,鐵路上的野蠻鉤子,讓盟軍恨到骨子裡!
內涵搞笑:前面開頭的車好厲害快,速路開出了鐵路的趕腳!
清朝最牛墳墓:皇帝不敢挖,鐵路繞道走,卻被盜墓賊破壞
中國建造世界首個跨海鐵路線,卻看不見列車軌道!到底怎麼經過的?
世界上「最堅固」的鐵路 每天被海水淹沒
中國的青藏鐵路,為什麼是單軌鐵路,難道不怕發生車禍嗎?
清朝修鐵路從一墳墓穿過,此人拿出康熙御賜匾額,慈禧:馬上將鐵路改道
百年之後,加拿大終於對華工進行道歉,祖國的強大讓太平洋鐵路下的四千亡魂得到慰藉
這個鐵路隧道下穿玉龍雪山,出口處就是虎跳峽
傳說中的鐵路菜市場,擦身而過的淡定
鐵路邊上,我的童年
軌道自動膠接技術打造無縫鐵路
厲害了,我的鐵路 | 最頭條
鐵路軌道上的鄉愁
為什麼鐵路軌道上從來不長草?看完震驚了
莫理循眼中的晚清:晚清鐵路修築鐵路現場照片
清朝末年 為什麼西方列強爭先恐後要幫中國修建鐵路
【德鐵】快來看看哪些線路被影響,明年開始鐵路翻修,晚點繞路直到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