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於秀紅:馬雲公益基金會,做基金會最擅長的事

於秀紅:馬雲公益基金會,做基金會最擅長的事

本文摘自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公域合力管理諮詢協辦的《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7)》新書發布暨中國第三部門觀察論壇(2017)上,馬雲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於秀紅女士的講話內容。

1

我們的公益理念

馬雲基金會背景比較簡單,馬雲老師自己發起的。我也接觸過很多基金會,大家可能都有自己從設立到發展的過程。我們一開始就以馬雲自己很清晰的公益理念作為我們做任何項目的出發點,最近這些年各處也比較認可,就是公益的心態和商業手法做公益。剛開始我們提到用商業手法時候,很多人有排斥。認為公益就是做情懷的,用商業怎麼做?但是現在,包括行業內大家都一直在提。

第一,馬老師強調公益以人心為主,影響自己、影響別人,從而影響社會;第二,強調我們用公益心態與商業手法實行CEO制,包括制定戰略、明確目標並考核。有時候我們出去很多同行說你們人不多,但我說我們要求高、壓力大,我們有很清晰的像公司一樣的目標和考核;第三,一直強調公益和企業一樣,要專註並且集中。在企業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專註在哪個領域,而且要做深做透才能產生社會價值和影響力。慈善是扶貧,公益是投資源頭,要幫助脫貧的,這也是我們在做一些自己規劃時候的基礎。

同時,對於我們團隊或者機構的要求或者我們機構文化和價值觀就以結果為導向,過程當然很重要,一定要取得目標結果,要公開、透明和高效,開放合作,喚醒意識,人人參與。

大家一直覺得馬雲基金會應該做資助的,不應該自己做項目。但我特別想提的是,我們最終目的是實現鄉村兒童的發展和推進鄉村教育。過程中,我們會開放合作,但不代表一定採取資助方式,合作是一定有的,資助也是一種合作,只是合作的角度不一樣。

2

鄉村校長計劃的背景

在現在的鄉村當中,處在不是特別好的條件下的兒童的數量是非常高的。在2013年外部的報告里,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加起來9000多萬,而現在中國0-17歲兒童在2億多,佔了近一半。這個人群其實存在一些問題的,報告都是我們行業像歌路營或其他機構做的深度調查,我們只是拿來作為我們背景參考。如果這麼大比例的兒童有這樣的問題,可以想像,未來我們整個社會的結構會成為什麼樣?等這些孩子長大,或者一步步長大的時候,整個人力狀況也會有問題的,這是為什麼我們會在鄉村教育或者針對鄉村兒童希望做一些事情。

執行秘書長於秀紅

3

關於鄉村教育的戰略與措施

我們也分析兒童周圍的一些相關方,他們的父母一定是對他產生最直接影響的,還有他的校園,他學校里的老師。我們知道,影響一個學校最主要的是校長,包括社區。坦白講,我們做過調查,父母(外出就業造成的)留守情況我們很難改變,除非可以把鄉村建設做的非常紮實,父母可以在當地解決生計和就業,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但這不是我們基金會擅長的地方。而學校相對來說我們是比較容易能夠執行的,我們會選擇在學校開展我們的工作。

馬雲基金會開展的第一個項目是鄉村教師計劃,第二個是鄉村校長計劃,目前還有一個教育公益平台,這三個是我們在鄉村教育階段希望推動的。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希望搭建公益社區,讓各方對鄉村教育感興趣的人一起參與進來,每一年會有獲獎教師頒獎典禮,每年1月份的臘八節在三亞,希望做成鄉村教師的大Party,讓社會所有人能夠關注鄉村教師這個群體。

今年有校長論壇,整個項目思路就是通過幾個圈的影響,最終目的是培育面向未來具有智商、情商、愛商的鄉村兒童,我們的教師和校長都是通過尋找和激勵一線很有情懷的鄉村教育家實現的,通過他們的改變、通過樹立這樣的標杆,讓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鄉村教師、什麼樣的鄉村校長是真正對於兒童能夠起到引領作用的,提升他們能力,推動他們教育實踐。大家可以看到,雖然校長和教師也投入很大精力,但互聯網未來其實可以產生很大變化,在教育平台剛上線不到一年,功能還完善過程當中,已經可以影響到很多的人,所以,未來我們這三個都會逐步展。

4

鄉村校長計劃體系

鄉村校長計劃,順著剛才講的四個關鍵路徑,每年尋找20個一線優秀校長給他們個人激勵,會給他們基金,包括持續三年領導力提升,包括三年一線實踐基金,以及成立馬雲鄉村校長工作室。

我們一定要依託一線人員,而不是外來人教他怎麼做,我們尋找有領導力的校長,有領導力校長選擇出來之後,提升他們能力,他是這個學校CEO,他自己拿出計劃,我們給他提供需要的支持和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跟不同機構協作,比如公益組織幫我們推薦落地的實踐、專業機構在領導力提升上的培訓,以及媒體傳播校長故事,讓社會廣泛認知。所以,有大量媒體合作,以及和教育部合作,開展鄉村校長工作室,每年20個入選的校長可以蓋起來20個鄉村校長工作室,整個鄉村校長輻射面就會更廣。我們選擇時候會通過互聯網和媒體,把整個過程打開。?

領導力提升體系,和各個不同角度合作。7月12日,我們會在杭州舉辦「第一屆新鄉村校長國際論壇」,希望以鄉村校長和學校為中心,匯聚不同的資源,也希望能夠探討這個話題,一起助力,看看怎麼推動校長的發展。

5

教育公益平台

互聯網一定是一個趨勢,大家也都看到這樣一些方式,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線下項目做深度,網路平台或者公益平台可以讓更多教育資源匯聚在這裡,我們希望在這個平台上右手是一線的需求人,可能是老師,可能是學校,可能是志願者,左邊有可以直接的鏈接起來。

教育公益平台模型

教育公益平台大概的功能定位是,建立一個社群型的學習中心,有教學資源,包括教育的公益資源,包括企業提供的,包括NGO提供的,也有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公益機構項目可以聚集在這裡。

現在平台上有的課程,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上去看一下,當然,也是在整合的過程中,通過這個平台,可以把鄉村一線本身很難拿到的教育資源或者公益資源整合起來。

基金會項目會特別注重傳播,特別是希望能夠讓大家更關注這個領域,所以,我們也會充分利用創辦人的影響力做大量的傳播,讓大家關注鄉村教育,這也是轉播的效果。也非常高興能夠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我們的觀點還是公益是大家一起來參與,傳播不是說為了傳播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而是說我們傳播的議題是需要讓大家了解的,一起才能夠參與,如果都不知道,很難講到可以參與進來。

若您希望更多地了解馬雲公益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雲公益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TAG:馬雲公益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