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如何評價 2017 年第 70 屆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如何評價 2017 年第 70 屆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1

世界上有兩種戛納電影節,一種在娛樂頭條里,一種在影迷們心裡。娛樂頭條里的戛納也許並不比影迷心裡的戛納有趣,但絕對要熱鬧得多。

2016年被好事者定為網紅元年。

中國的網紅真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哪裡有熱點可蹭,她們跑得比誰都快。以前我們邊看戛納邊罵「毯星」,嬉笑怒罵間不忘順手拓展漢語詞庫。

沒想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不久老羅剛在發布會上重新定義了春天,緊跟著中國網紅就在海外重新定義了「毯星」。照這趨勢發展下去,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沒有蹭過戛納紅毯的網紅,都要懷疑自己是個假網紅了。

相比之下,范冰冰在評委見面會上鬧了個烏龍,被主持人叫成金敏喜,那都只能算是無關痛癢的花邊消息。當然,范爺再怎麼著,好歹也有兩個A類電影節影后桂冠傍身。這麼看,網紅們和范爺之間,至少還差10086個張馨予。

要不怎麼說,哪裡有權和利,哪裡就有等級。戛納評委也不是一天練成的,等級的鴻溝不僅是北上廣深的一套房子,還可以是戛納現場一張顏色各異的入場胸卡。

所以,做一名純粹的影迷是幸福的,離電影節越遠,離電影也許越近。

2

真正的影迷是另一個神奇的物種。

我說過,電影是一種徹底自戀的娛樂。這句話翻譯成莎士比亞的話,叫「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翻譯成某新聞APP的slogan,叫「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在迷影愛好者眼裡,無論是戛納柏林威尼斯,還是艾美金球奧斯卡,最終都可以抽象成一份最新的觀影片單,區別只在於片單含金量的多寡而已。

過去二十年,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在戛納電影節「失去的二十年」。

除了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時不時出來刷下存在感,華語電影這面大旗一直靠姜文、侯孝賢、王家衛這批老藝術家扛著。去年一部入圍的影片都沒有,鬧得國內媒體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尷尬不已。

回頭一瞅,就連隔壁那個盛產泡菜劇的老鄰居,這些年的成績都要比咱亮眼得多。

所以,邱陽的《小城二月》獲得短片單元的金棕櫚,國內影評人跟打了雞血似地,這不怪他們,要怪就怪《霸王別姬》早已成為一種太過久遠的記憶。

今天下午,影評人LOOK激動地寫下《創造歷史!下一位入圍戛納主競賽的中國導演,應該就是畢贛或他》,估計看得熱淚盈眶的也不止我一個。

順帶多說一句,畢贛也是我近年來最喜歡的新生代導演之一,筆芯。

3

說到新生代導演,這兩年電影界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兇猛了。

不信你搜一下,15年畢贛剛拿下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去年張大磊就把最佳影片收入囊中。今年奧斯卡,年輕的達米·恩查澤雷和巴里·詹金斯,剛憑藉《愛樂之城》和《月光男孩》出盡風頭。轉過頭來,魯本·奧斯特倫德就以《自由廣場》(也譯作《方塊》The Square),把今年的金棕櫚獎抱回家。想一想,上一屆戛納,89年的哈維爾·多蘭憑藉《只是世界盡頭》斬獲評審團大獎的畫面,似乎還猶在眼前呢。

時代看樣子是真要變了,今年最重要的獎項幾乎都落入新人手裡,不知道邁克爾·哈內克、托德·海因斯等人此刻是什麼心情,會不會覺得「你什麼也沒做錯,你只是老了。」

必須坦誠的是,作為一名吃瓜群眾,我還沒有機會看到《自由廣場》。不過,哪怕只是看過短短1分53秒的片段,我也已經對這部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種私人而美好的期待,相信是所有影迷都能心領神會的小確幸。

4

評審團大獎是僅次於金棕櫚的大獎。

今年的評審團大獎由摩洛哥導演羅賓·坎皮略的《每分鐘120擊》獲得,這是一部LGBT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90年代兩個法國年輕同志抗擊艾滋病的故事。導演羅賓·坎皮略是編劇出身的,但據說這部電影后半段劇情有些垮——當然,這只是據說,將來報道要是出現了偏差,我不負責。

羅賓·坎皮略並不是一位令人熟悉的導演,很多人對他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上一部電影《東方男孩》。更早些的話,還有08年他參與編劇的《課室風雲》,那部電影幫助勞倫·岡泰拿下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搞形式主義,老羅是認真的,但是一不小心要玩壞,那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因此,對於這部電影,我私人持謹慎期許的態度。

5

評審團獎是一個經常和評審團大獎搞混的獎項。

其實,假如您不是有志於從事電影批評工作的普通愛好者,那您可以這麼理解:

評審團大獎,僅次於金棕櫚獎,是第二大獎,重點在於「大」。

評審團獎,有時也稱評委會獎,相對雞肋些,意思是「稱不上特別出色,但也有一些亮眼的地方」,或者「評委會總體評價不高,但有一兩個評委特別喜歡這路數的」。

今年的評審團獎頒給了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的《無愛可訴》。

熟悉戛納的影迷朋友也許還記得14年的《利維坦》,那部電影當時拿下了最佳編劇,順帶手還把全世界的影評人震了一把,收穫無數讚譽。不少人心目中的十佳影片里,至今還留著它的一席之地。

今年的《無愛可訴》看樣子發揮正常,不出意料的話也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好電影,但要像當年的《利維坦》那麼驚艷,估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6

最佳導演獎是個分量很重的獎項。

沒記錯的話,王家衛是首位獲得這一獎項的華人導演,那是1997年的《春光乍泄》。前年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再度斬獲該獎,算一算,時間又過去了十八年。十八年啊,抗戰都勝利好幾撥了,真令人唏噓。

今年拿下這一獎項的是索菲亞·科波拉的《牡丹花下》。

即便你再怎麼不關心電影,看到索菲亞·科波拉這個名字也會覺得有些熟悉。非凡的聲望有時候是一種偉大的負擔。很多人想知道這位教父的女兒到底行不行。好在索菲亞還算爭氣(或者說很有運氣),先後拍出幾部不錯的電影,比如03年的《迷失東京》。

新片《牡丹花下》是一部翻拍片,很多人看完後表示不知道索菲亞翻拍它有何意義,既無突破也無創新,跟原版比不是差了一星半點——這些話不是我說的,您看完要喜歡的話也別找我,恕不負責。

不管如何,索菲亞還是很努力的——這裡的努力是褒義詞。

作為一名星二代,人家出道就演《教父》,那是可以寫入影史的作品。不像有些星二代,以後問起出道作品,不是《爸爸去哪兒》就是《爸爸回來了》,吃瓜群眾看了都替他們著急。

7

最佳女演員獎頒給了黛安·克魯格。

這幾乎是本屆戛納電影節最沒有懸念的一個獎項。首映時,克魯格一襲黑色透視裝,婀娜風姿不減當年。據說在這部影片中,克魯格奉獻了相當精彩的表演。以前我宣稱是她的顏粉,如今看來真是愧對她的演技。

《憑空而來》是本屆戛納我最期待的電影,僅次於《自由廣場》。

最佳男演員頒給了傑昆·菲尼克斯。

這個獎項同樣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戛納首映時,《你從未在此》還沒完成最後的剪輯,因此在最後的成片里,菲尼克斯的表現也許還會給我們更多驚喜。

8

以上這些都是電影藝術範圍之內的事情。

還有一些看似跟藝術無關,但同樣引起我濃厚的興趣,那就是《鳥人》的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在戛納上呈現的一部七分鐘VR短片《肉與沙》。

坦白講,我對影片的主題並不很感興趣——這麼說似乎有些政治不正確。真正令我感到好奇的是VR技術帶來的電影形式和觀影體驗的革新。

電影藝術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了。

隨著VR的成熟和鋪開,也許有一天,電影和遊戲之間的界限將會變得曖昧難明。

不知道《肉與沙》在戛納的反響如何,但這多少讓我想起1952年《雨中曲》的一個場景:在一場明星雲集的party上,有人放了一部有聲影片,結果觀者卻一致認為有聲電影不會有任何前景。

後面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技術再一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如今的人們當然不會再像當初那樣固執,但是新的變革也許真的已經離我們很近。在這方面,戛納電影節無疑給其他影展做了一次很好的示範。

——————

最後,感謝@藺佳的邀請,您還邀請我回答其他戛納電影節相關話題,可惜我並不在現場,不是我不想答,是臣妾做不到啊。我會努力學好外語,爭取早日去現場觀(da)影(ti)的。

再次筆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 的精彩文章:

所有命中注定的愛情,都是事在人為
正確的慢跑姿勢是怎樣的?

TAG: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1949年-2018年戛納電影節的海報都在這裡!
2019年度戛納電影節
3分鐘秒懂第71屆戛納電影節5大看點!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再增1場排片,6月17日上午10點起售
第71屆戛納電影節
2018年第68屆柏林電影節中文電影介紹
星光熠熠!金雞百花電影節10月31日-11月3日在佛山舉辦
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獲獎短片《98浪潮》
2018上海電影節紅毯有13美,李冰冰第5,譚松韻上榜,第一49歲了
「2PM」「分享」180928 尼坤《把哥哥退貨可以嗎》被選入2018倫敦東亞電影節官方展片單元!
11月27日!女神朱茵助陣第13屆巴黎中國電影節
第71屆戛納電影節第四章!
《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 戛納電影節獨家放映
《過春天》入圍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最前衛青春片定檔2019年3月8日
顧曉剛《春江水暖》定為2019戛納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閉幕片
盤點2019年戛納電影節上的華人電影
2018上海電影節紅毯有5美,袁姍姍第2,馬蘇第3,第一有點意外
2019年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單元片單揭曉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簽約260.825億創紀錄
《過春天》入圍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最前衛青春片定檔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