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以醫帶葯、以葯興商 中醫藥點亮「一帶一路」上的「健康明珠」

以醫帶葯、以葯興商 中醫藥點亮「一帶一路」上的「健康明珠」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以醫帶葯、以葯興商 中醫藥點亮「一帶一路」上的「健康明珠」


新華社記者 王賓


「國禮」針灸銅人刷屏、青蒿素挽救全球數百萬人生命……傳統的中醫藥「國際范兒」越來越足,已傳播至183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共建共享的背景下,中醫藥能為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貢獻怎樣的「中國瑰寶」?

記者日前隨農工黨中央「推進『健康絲綢之路』建設」大考察發現,甘肅、雲南等「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地區以文促醫、以醫帶葯、以葯興商,用中醫藥健康發展共同打造了「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樑。


以文促醫推動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


中醫藥是獨特的衛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和優秀的文化資源。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在大考察中指出,對於健康的共同民生需求讓「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地緣優勢基礎上有了民心相通的堅實紐帶,為構建「健康命運共同體」打下根基。


教育人文交流讓中醫藥文化有了全球「鐵粉」。甘肅中醫藥大學設立「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迄今已招收35名留學生開展整班制中醫藥學歷教育。為推動中醫藥在「一帶一路」沿線落地生根,學校還與烏克蘭等國共建8所「岐黃中醫學院」、培訓數百名臨床醫生,並在吉爾吉斯斯坦等地設立4個「中醫中心」。

「中醫藥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其獨特的預防保健理念與現代醫學優勢互補。」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何維說,中國式醫學智慧將以問題為導向,用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助力各國共同應對慢病、傳染病等健康挑戰。


為做好重大疾病防控、發揮帶動輻射作用,雲南省用中醫藥為本地區及周邊國家人民帶去健康「福音」。截至2016年,中醫藥治療艾滋病項目在雲南已開展11年,累計治療艾滋病患者1.28萬例。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西醫兩者結合治療艾滋病,使西藥抗病毒和中醫藥提高免疫協同發揮作用。這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有益借鑒,增加了中醫藥的吸引力。


以醫帶葯需標準化建設對接


「十二五」時期,中醫藥大健康產值突破1萬億元,中藥工業總產值年增速達20%,以藥材生產為基礎、商業為紐帶的現代產業新體系雛形漸現。


中醫藥產業規模化發展離不開標準化建設。《中醫藥法》明確,國家制定中藥材種植養殖、採集、貯存和初加工的技術標準,鼓勵發展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說,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標準體系初步形成,標準數量達649項,年平均增長29%。

目前,匈牙利、澳大利亞等國已承認中醫藥的合法地位,以針灸、推拿為代表的中醫技術在多個國家受到廣泛認可。下一步,我國將推進與不同國家的藥品規範管理制度對接,推動成熟的中藥產品以藥品、保健品等多種方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註冊,使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成為衛生資源共建共享的「助力器」。


以葯興商,創造性轉化念好中醫藥「發展經」


《中醫藥法》指出,國家支持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推廣應用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提高中醫藥科學技術水平。建設「健康命運共同體」需怎樣立足於區位優勢、通過科技創新互聯互通?


岐黃故里、千年葯鄉,地處通向中亞咽喉要道的甘肅省被稱為天然的藥材「寶庫」,2016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全國第一。「全省地形海拔高度差超過3000米,有分布於亞熱帶、溫帶等的多個中藥材品種。」蘭州大學醫學院負責人對調研組一行說。


面對作為「資源大省、產值小省」的困局,甘肅相關中醫藥產業正在探索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推進新葯研發,隴神戎發葯業研製出獨家產品元胡止痛滴丸。「這種製劑從甘肅的道地藥材元胡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生物利用率較高,毒副作用小。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表示有興趣展開業務合作。」甘肅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省委會主委栗震亞說。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聯通的組成部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吳振斗表示,今後,我國將支持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中藥企業等運用現代科技和中藥傳統研究方法開展多領域、跨學科聯合攻關,並推動產品、技術和服務轉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中文「香」了,快遞快了,手機火了,心意通了——從「民相親」故事看「一帶一路」帶來啥
法國巴黎五一大遊行爆發衝突 6名警察受傷
日本名神高速公路發生五車連撞事故 致10人受傷
俄羅斯施尼特凱音樂節在莫斯科閉幕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