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為了防止墓葬被盜 這些王侯將相也是夠拼的

中國人歷來講究死後「入土為安」,所以對於墓葬尤為重視。在古代,王侯將相作為身份顯赫的人物,也就會更加重視自己的墓葬。為了自己的墓葬不被盜墓賊光顧,他們會在這裡設置很多的防護機關。那麼,古人在自己的墓葬中都會設置哪些機關呢?
《晉書·琳傳》里就記述了這樣一段君臣對話:「帝問琳曰:漢陵中物,何乃多耶。琳對曰: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國家財富的三分之一都用於帝王墓穴的建造,埋入地下的財富之多可見一斑。
陪葬品
不只是帝王,那些生前身份顯赫的人在下葬之時也都會有許多的寶物陪葬。這些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們自己也很清楚,這麼多財寶,必然會引起盜墓賊的注意。但是他們不能因此而不用陪葬品,也不能不下葬。所以說,為了墓葬的防盜他們也是絞盡腦汁,採用了各種各樣的防盜措施。
1.堅固陵墓
為了防止墓葬被盜,首先就要把墓葬建的更加堅固,比如漢文帝的陵寢就是在一座山上開鑿的,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鑿穴」為懸棺的帝王。這種崖墓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防盜,盜墓賊想要穿山而進墓室也是要費老勁了。
2.設置防盜機關
在墓葬之中設置防盜機關,既能殺死盜墓者,還能震懾想要盜墓的人。
「流沙護墓」:在墓穴周圍填充大量的流沙。河南發現的魏王墓就採用了這種防盜機關,在棺木固定之後,往墓坑裡填充流沙。這樣,盜墓者如果想要採用挖盜洞的方法進入墓室,那麼流沙就會不斷的將盜洞填充,盜墓者除非把所有的流沙都運走,否則就無法進入墓室。如果有哪個不開眼的盜墓賊想要強行進入,那就會被流沙埋葬。
暗器
「暗器翻板」:在墓穴中設置暗器和翻板,讓盜墓賊有來無回。據《漢舊儀》記載,漢代的皇陵地宮中「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弩,設伏火」,這些都是用來對付盜墓賊的暗器。翻板就是在墓道中設置陷阱,陷阱上放置木板,盜墓賊踩上去之後,就會掉入下方的陷阱中。
翻板
「毒氣」:在墓穴中設置水銀池,用水銀揮發的氣體毒殺盜墓者。司馬遷關於秦始皇陵的描述就記載過,黃陵地宮中儲存有大量的水銀,所以至今為止,秦始皇陵都沒有被發掘。另外古代墓葬也沒有通風裝置,一段時間後肯定會有出現缺氧的狀況以及產生有害氣體,這對於盜墓賊來說也是進入墓葬的一個難題。
古人通過設置這些防盜設施來阻止盜墓賊的光顧。不過,這些措施也並不是完全有用,在歷史上還是有很多帝王墓葬被盜過的。


TAG:互動百科 |
※古代人們怎麼防止盜墓賊的盜竊?盜賊如何最怕的是這招!
※他為了防止自己被盜墓,立下墓碑哭窮!騙了盜墓賊卻沒騙過災民
※此人防止墳墓被盜死後立碑:無金無銀不要挖我!盜墓賊:挖了再說
※為了防止墓被盜,古人發明了這種方法,連孔子都曾使用
※古代墓主防止自己陵墓被盜的幾種方法,機智如他們
※此將軍為防止死後墳墓被盜在墓碑上哭窮,熬過盛世卻騙不了饑民
※為了防止自己的行李被拿走,外國網友們的這個腦洞也是夠拼了
※為了防止小偷進屋盜竊,有人想出了這種方法,真是絕了
※袁世凱防止母親墓被盜,想了個損招,效果顯著但非常不仁義
※為了防止盜墓賊盜他墓,這位將軍使出了哭窮大法,竟然忽悠國人兩百年
※為了防止衣服被偷或者被拿錯,兵哥哥們各出奇招,就是有點不衛生!
※古代,為防止皇帝的食物被下毒,可不僅是用銀器,還有這些辦法
※海賊王:氣死人系列,居然還有這種辦法來防止走光?尾田是魔鬼!
※古人為了防止陵墓被盜,想一辦法被很多名人使用,至今也破解不了
※在非洲開廠如何防止偷盜,配槍就好了
※古代皇帝誰都放心不下,為了防止大內侍衛殺了他,還做了這些安排
※為防止被認出,鄭愷孫悟空面具上線了!網友:小咖沒必要這樣?
※同樣是為了防止親王作亂,但這兩個朝代的制度卻相反
※為防止墓穴被盜,諸葛亮設了一計,至今無人知曉
※古代有錢人防止盜墓的絕招,現在被有些人用到朋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