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漲工資很難,不知道這些漲薪會能難

漲工資很難,不知道這些漲薪會能難



漲工資很難,不知道這些漲薪會能難



最近有個朋友找我吃飯,聊天時談到最近要換工作,他說自己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跳槽。在一家公司做了六年,從剛畢業少不更事的助理一路成為了團隊中司齡最長的老資格,他坦言自己工作缺少了動力。第一,工資漲的太慢;第二,職位升不上去;第三,視野單一,沒有意思。


相信很多人和他有同樣的問題,工作了兩三年本想著工資可以有個質的提升,然而漲工資的速度還沒有房租漲的猛烈。上了好年的班,掙得工資竟然還跑不過房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痛。漲薪很難,難於上青天。


工齡漸「長」工資不「漲」,到底犯了什麼致命錯誤?

1


錯把加班當常態


做事情效率低下


經常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裡曬加班,現實中有人加班確實是因為工作量大,項目太忙太急,然而也不乏有些加班狗其實是假裝勤奮,實則低效。每個人的工作量有多少,領導們心裡都有數,有的人真的是效率太低,把工作拖到了晚上。


這類人拖延症嚴重,做事前很少深度思考,不善於總結工作方法,別人三小時完成,他卻需要整整一天。總而言之:他們根本沒法勝任當前的工作,領導當然不會給這類人升職加薪。


2


從來不敢拒絕領導同事


把自己活成了職場便利貼


無論對待領導還是同事,配合度都極高。同事拜託個事情,抹不下面子不幫忙;領導分配個任務,根本不會思考就直接拿來幹活。這類人有一個特點,什麼任務他們都接,往往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那些沒有價值的任務,導致自己沒辦法術業專攻。


3

一邊工作,一邊抱怨


消極破壞團隊氣氛


相信每個人都見過這類人,他們抱怨公司制度不好,上班太早,下班太晚,經常加班;他們抱怨工資太低,抱怨領導對某些員工偏心,抱怨公司沒有這個福利那個假期……這類人往往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張口抱怨,張嘴即是對工作的不滿意。


職場中抱怨根本沒任何卵用,愛發牢騷卻容易成為「破壞團隊氣氛的典型」,這類人往往處於職場的邊緣,或者被領導刻意安排更多的任務,逃不過變相被「擠走」的命運。


4


倚老賣老的老資格


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揮


職場中工資倒掛的情況很常見,作為老員工本身就容易成為低薪一族。大家都知道,如果老員工在一家公司幹了很久,想要漲工資很難,公司擔心給你升職加薪,大家都覺得有機會,紛紛來問「他都加薪了,我為什麼不加?」相比之下,那些跳槽過來的「外來和尚」卻容易拿到高薪。


本屬於公司中的弱勢群體,體力拚不過20幾歲的年輕人,創意拼不過頭腦靈活的95後,老員工卻因為資歷老不願意接受新領導的指揮,這就容易成為領導拿著開刀的對象。而且大家心裡都清楚,反正不給他漲薪,他也不會走(因為要走的話,早走了);如果他識趣走人,對公司反而是一種解脫。


我們處心積慮,在職場如履薄冰,躲過了這些錯誤,卻仍有可能不能順利升職加薪。

1


直線領導不看好


決定一個人升職加薪的因素,除了個人的表現和績效評分,最重要的就是直線領導對你的評價。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提升職加薪的要求,找直線領導談話後卻沒任何消息。


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大領導覺得你能力不行,或者是公司的制度不允許,這往往是你的直屬領導內心深處沒有認可你。由於他覺得你不行,不應該升職加薪,所以沒有去找他的上級和人事爭取名額。


2


部門換血的需要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大領導入職,往往會伴隨部門的換血。原因很簡單,比起駕馭老資格的員工,領導們更願意招一些自己過去帶過的小弟,或者親自招進來一些直系手下,這樣干起活來更容易團結,帶團隊也會更加簡單。所以當老員工提出加薪時,領導們往往更願意從外面招個更貴的,也不願給一個老員工破例加薪。


3


企業人員結構控制


很多企業對於漲薪都有明確的標準,比如一年有兩次調薪機會,每個部門每次只有三個名額。而且很多崗位的工資都有上限,比如專員的薪資最高不超過六千,經理的薪資最高不超過兩萬等,這些標準都是硬標準。

其次企業還有一些軟標準,比如企業要求團隊的人員結構為金字塔結構,如果底層的員工都希望升職加薪當主管經理,這就會把「金字塔」變成「紡錘型」,不利於企業的發展。為了保持金字塔結構,從底層向高層越來越少的原則,那些工作能力差、不被領導賞識、破換團隊氣氛、天天想跳槽的人就會成為被剔除的對象。


寫在最後:


喜歡穩定的人,該如何加薪?


不喜歡盲目跳槽的你,需要靠自己在公司中的表現,在一家公司長期發展,利益綁定,最終獲得職位和薪酬的提升。


不喜歡在一家公司待太久,如何加薪?


如果你不喜歡在一家公司苦苦等待機會,適時地選擇跳槽,跳槽也能夠讓你在工資和職位短期大幅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學軍 的精彩文章:

職場上,求己不如求人
勞動節:致辛苦的自己
你在休假 他在加班,值得一看
我錯了,團隊不該是個family
HR與求職者,只能「相愛相殺」?

TAG:方學軍 |

您可能感興趣

美研究顯示,低薪會影響大腦思維與記憶能力
武磊雖穿7號,性情卻像梅西:我將更自信,降薪會接受
敢在巔峰期說不,NBA罕見的抉擇,放棄1200萬年薪會後悔嗎
科爾:9年前曾笑稱若LBJ接受底薪會簽他 次日我就被罰款了
土耳其豪門瓦基弗銀行隊正式官宣和朱婷續約,她的年薪會增加嗎?
為什麼格力的董明珠和聯想的楊元慶年薪會相差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