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小到爭吵,大到動武,其實都只是想要爭個高低與對錯,而老子《道德經》里有說到:「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就是說,聖人做事,能體合天道,順應自然,崇高無為,實行不言的教誨。所以說去爭論高低是非是不合天道,不合天道的結局終究是悲劇的,我們今天就用通俗的言語來聊一聊老子《道德經》所體現的『合天道,不與人爭辯』的思想。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先來講個小故事吧,我前段時間看到這樣的一個新聞:某藝人在醫院門口被人捅了兩刀命喪黃泉。事情起因很簡單,就是一醉漢不小心碰到了她沒有道歉,她氣不過說了兩句,那醉漢一時來氣,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就往致命部位捅了兩刀,這血淋淋教訓,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如果在與人爭辯之前,能想一下是否有這個必要性?或者在別人無理取鬧的時候,靜下心想想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什麼理由?就拿上面那個醉漢碰到了那位藝人,何必要跟一個醉漢計較呢?或許那個醉漢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正無處發泄呢,好了,你這還送上門去。當然也有人說,難道他心情不好,那藝人就要遭殃嗎?但對於生活中很多這種事情我們都需要忍讓,不逞口舌之快,才能讓自己平安。此時又有人說,你這樣是縱容壞人更壞,什麼是壞人呢?什麼是好人呢?搶劫犯殺人犯是壞人?賑災救民的是好人?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至於對錯,你自己分辨。


據說,魯國是有一法律條文,就是商人去到別國,看到本國的奴隸,只要贖回來,就可以拿到國家的補貼還會受到表揚,但是孔子的一個徒弟子貢,他去到別國的時候看到奴隸全贖回來了,覺得是自己該做的,而且不要堅決國家補貼,大家是不是覺得子貢這個人是好人呢?那看看下面的結局,久而久之,魯國商人去別國看到奴隸不會再贖回來了,因為費了大的勁帶回來奴隸,如果拿國家補貼,還會被別人用異樣眼光看待,魯國很多的奴隸在別國還是被人奴役。這時,你覺得子貢算是好人嗎?



老子《道德經》處世智慧,莫要與人爭高下,聰明的人都這樣做!


所謂的爭辯,無非就是想要為難對方,讓別人無路可走,以泄自己心中的憤恨,她說這件事情這樣做好,我偏要說這樣做不好,她說這件事情不好,我就偏要說這件事情很好,因為就是看不慣她,就是想要跟她爭個高下,最終就只有兩敗俱傷了。道本無界限,言論本無是非,所以,聰明的人都會懂得大道,明白天下沒有一定的是與非,也從不與人爭是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信謙 的精彩文章:

老子道德經告訴你,抱怨是弱者的行為,要想成事就該這樣做
老子道德經勸言:做人不可死板,遇到問題要懂得這樣去看
老子道德經勸言:做人不可死板,要懂得變通,遇到問題要這樣去看
老子道德經告訴你,抱怨是弱者的行為,要想成事就該這樣做!
恐怖離奇的死亡事件,比電影劇情還古怪,最後一個至今還是個謎

TAG:信謙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樣的馬蘇沒有人會不喜歡吧,和旁邊的關曉彤高下立判!
太緊張?詹姆斯自曝全明星選人想法,對此庫里卻這樣表示,球迷:高下立現!
拳王泰森曾經無人能敵,為何唯獨不敢與他一決高下?不無道理
鬼谷子:德有高下,性有賢愚,教你分辨庸人、常人、聖人!
上市後與漢蘭達一爭高下?現代這款車是哪來的信心?你看好誰?
《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不敢跟薛寶釵一爭高下,竟是這個原因
林彪和粟裕非要一比高下的話,你覺得會怎樣?
比賽見人品,那英和陳奕迅得失心高下立見!
馬雲曾仰望的男人,本可與阿里一較高下,可惜要美人不要「江山」
「康乾盛世」下的清朝,能否與西方國家一較高下?專家:痴人做夢
對於人才的任用,曹操劉備誰做的更好?劉備的這一心思,高下立判!
魯能人和不分高下?有心的人卻一眼看得出來孰強孰弱!網友:確實是他更強一點!
故事:真孝子和假孝子,美女面前一決高下
真不愧是「戚哥」的女兒!和朱茵女兒同框,誰勝誰負立顯高下!
唯一能與獨孤信一較高下的老丈人,也只有他了!
孫悟空和牛魔王誰更厲害?從兩人對這件寶貝的反應就知道了,高下立判
大哥,你這麼奇葩有意思嗎,既然和一個雕像比高下,真是服了你啊
儒家講的「仁」和菩提心是不是一樣的?有沒有境界的高下?
袁立這句話太過了,人家不回應,不代表怕你,素質和涵養高下可見
只與聰明人比高下,不與閑人論長短的三大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