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水井必須提供水,才能接受新鮮的水。」


36歲時,醫學博士夏愛克決定順從內心,做一口水井。


2001年,來自馬克思故鄉的他,帶著詞典,穿著涼鞋,騎著三輪車,在中國雲南的大山裡無償提供醫療服務,一待就是15年。

他經常被戲稱「德國白求恩」——但終於,人們發現,他就是「白求恩」。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夏愛克遇見孩子總會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一個氣球,吹起來送給孩子。


一雙筷子


「他把別人的生命當成自己的生命來關心,對病人的關愛,細緻到一種極致」


紅河縣城的街道多是起伏路,上坡下坡像爬山,紅河縣人民醫院就建在一個斜坡上。夏愛克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家裡跑出來,向醫院手術室衝刺。


夏愛克沒有下班上班的概念。不管夜裡幾點鐘,不管哪個科室叫他,他隨叫隨到。為方便第一時間搶救病人,夏愛克曾經在麻醉科值班室住了三個月,後來由於妻兒前來中國陪伴,他必須搬出去,就在醫院對面租房子,離醫院只有幾分鐘路程。


麻醉科在七樓,等電梯太慢,夏愛克喜歡爬樓梯。經常是手術還沒準備好,他已經氣喘吁吁地出現。


患者們喜歡這位大鼻子老外,見到夏醫生總是很開心。夏愛克喜歡對患者微笑,只有一次例外——

一個新生兒早產,哭了聲就沒了動靜。搶救過程中,嬰兒父母出於某種考慮想放棄。夏愛克不同意,反覆做父母工作,但最終嬰兒父母還是決定放棄。


那天,夏愛克是哭著離開的——在中國15年,他只哭過兩次。另一次是送兒女去泰國讀書,他孤身回雲南,心裡難受。


隨後一個星期,夏愛克都沒再進那個手術室。有幾個晚上,夏愛克說他好像聽到孩子哭。


「聽到夏醫生這麼說,我們全科人都哭了。」紅河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楊芳說,從那天開始,她和同事們決定改變,絕不讓一個孩子在自己手上走掉。


夏愛克接生的新生嬰兒。


在中國15年,夏愛克刷新了很多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的認知。


他的白大褂里,經常裝著兩樣東西:一次性筷子和氣球。


筷子是為病人救急用的。有些地區醫療條件不好,住院病人的導尿袋經常被壓在身下造成不適,他每次碰見,都會拿出筷子插在床邊,把導尿袋掛在床下。


氣球是為小朋友準備的。他擔心小孩子怕「老外」,所以碰見小病人,他會吹個氣球送給孩子,有時還會調侃自己的大鼻子,跟孩子打成一片後,他就可以順利了解病情。


跟隨夏愛克實習的李正弈棋感慨:「他把別人的生命當成自己的生命來關心,對病人的關愛,細緻到一種極致,深刻到一種極致。」

楊芳說:「在見到夏醫生之前,我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高尚的醫德。」


夏愛克一見危重病人就會撲上去。通常醫生做完手術會先簽字,有後續風險便於認定責任,但夏愛克不在乎這個,只顧搶救病人。


有次一個孩子溺水,夏愛克正好趕上,來不及換衣服,就跑過去給孩子插管。夏愛克個子很高,孩子比較矮,他就跪下來操作,結果渾身都是孩子嘔吐物。夏愛克並沒有停下來,繼續埋頭忙。


「他經常這樣,他無所謂。」建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普雪騫說。


面對病人,夏愛克總是最細心、最溫暖的那個人。


夏愛克在鶴慶做麻醉醫生,但手術前後幾天都要到病房看病人,而且問得特別細。他經常拉著鶴慶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杜峰跟他一起去,因為杜醫生可以給他做翻譯。


退休護士張素華說夏愛克有時會搶護士的活兒。病人手術後進病房,有時護士還沒有進駐,夏愛克已經過去幫病人裹被子,保暖。張素華說:「他對病人的認真和關心程度,有時候我們都做不到。」


遇到大手術,鶴慶縣中醫院醫生陳瓊英經常求助夏愛克,夏愛克有求必應。


有一次在臨時手術室做手術,病人需要輸血,但血液保存溫度比較低,不能馬上輸。就在大家猶豫的時候,夏愛克拿過血袋放在自己胸口,硬是焐了十幾分鐘。


「他的舉動很像他的中文名——夏愛克,用愛去克服一切困難。」陳瓊英說。

「他是只有在書里才能見到的人」,建水縣人民醫院ICU主任梁偉如此表達對夏醫生的敬佩。梁偉是夏愛克最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之一。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夏愛克給白依人老人測血壓。


一次胸痛


「他是克服了很多困難才做到的,不是有一點愛心就能達到這個境界」


2011年,「騎自行車讓年輕人都甘拜下風」的夏愛克病倒了。建水縣人民醫院神內主任申小茜回憶,夏愛克呼吸困難,胸痛發作起來非常厲害。


胸痛發生前,夏愛克橫跨雲南,從紅河州跑到大理州搞義務培訓。在培訓班上,他感冒了,隨後沒有休息又跑到鶴慶回訪大山裡的貧困戶——上下山全靠兩條腿,需要五六個小時。返程路上夏愛克開始胸痛。


胸痛此後伴隨他多年:第一年每天一個小時,第二年每兩天一次,第三年一星期一兩次。


胸痛之外,很多人不知道他還多次骨折,手指、腳趾、肋骨、尾椎骨……

但傷病並沒有讓夏愛克停下來。


尤其到紅河後,他主動找縣衛生局表示想做鄉村醫生培訓。


「他周末很少休息,總往鄉鎮跑,我去找他,常見他拎著大包小包講課用的東西回來,說去培訓了,下周末還去哪裡哪裡。」中學生陸名燈說。


「以前鄉村醫生不能對症下藥,濫用抗生素等情況普遍存在,通過培訓,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能獨立完成常見適宜技術操作。」紅河縣衛生局原副局長陳然仙說。


在雲南服務15年,夏愛克為各級醫院組織國際專家培訓班100期,每期培訓一個星期。建水縣人民醫院ICU的心肺復甦最高紀錄達到82分鐘,神經內科曾救醒一個心跳呼吸停止兩小時的病人,建水縣人民醫院ICU主任梁偉和申小茜都覺得,這要感謝夏愛克的貢獻。


夏愛克到紅河後,「全州基礎最差」的紅河縣人民醫院,參加紅河州醫師技能比賽奪得第三名,全州轟動。


組織一次國際培訓班並不容易,夏愛克有一個複雜、繁瑣的任務單,有時一次培訓需要籌備一年。為準備材料,夏愛克差不多每天都要忙碌到下半夜。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新生兒急救培訓,夏愛克在講如何插管。

比組織培訓更辛苦的是培訓過程,尤其是鄉村醫生培訓。


按紅河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楊玉萍描述,紅河最偏遠的地方,路是泥濘山路,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最陡的山路有75度——走在後邊的人,鼻尖能碰到前邊人的屁股。


但夏愛克不在乎,有幾次乾脆步行去鄉鎮。陳然仙由衷敬佩夏愛克這種「不怕風吹雨打,艱難險阻,吃苦耐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夏愛克把這當做了解村民生活不易的課程:「我很喜歡下鄉,這十五年下鄉的機會是我最愉快的時間。」


夏愛克胸痛住院,讓申小茜有機會深入了解他。「夏醫生也是普通人,很多時候你可以感覺到,他是克服了很多困難才做到這些,不是有一點愛心就能達到這個境界。」


在鶴慶,夏愛克常去彭奇智的文具店買東西送給小學生。彭奇智卻發現,夏愛克全家出行,四口人只買兩瓶水:「他們生活特別節省。每次見他都是背同一個包,穿同一雙涼鞋,很多年不換。」


申小茜感慨:「我們知道他這些年,在德國沒車沒房,受朋友資助來中國,生活那麼簡樸,每天穿涼鞋,騎自行車,可能還沒我們過得好,但他卻默默做了那麼多事。」


15年,夏愛克幫助沒見過急救車的鶴慶縣人民醫院建立「120」,改進麻醉技術,改善設備,幫助建水縣人民醫院組建ICU,這些援助都是無償的。


夏愛克在給中學生講英語和急救知識。


一張字條

「做人做事做醫生,都要向夏老師學習。對領導,對富人,對窮人,都一樣」


在夏愛克眼裡,只有需要幫助的人,沒有富人和窮人。


普雪騫與夏愛克密切合作多年,他認為夏愛克是個高尚的人。「做人做事做醫生,都要向夏老師學習,對領導,對富人,對窮人,都一樣。」


在鶴慶有個「一張字條」的故事。


夏愛克組織醫生培訓,會限定領導發言時間。因為國際專家都是請假自費來中國講課,所以夏愛克想把時間價值最大化,把更多時間留給醫生。


但有一次,一位領導講話滔滔不絕。夏愛克不好直接打斷,就寫了張字條放在領導面前。「但還是有人看見了,場面有點尷尬。」一個參加培訓的醫生說。


在建水有個「一張菜單」的故事。


夏愛克喜歡鍛煉,有次騎車到鄰縣。吃完飯發現,飯店門外排了一隊看病的農民。


「裡邊有個殘疾人,身上不太衛生,有皮膚病,但老夏不介意那個人身上臟,照常親切地問『您好,哪裡不舒服』。」車友雷昆回憶,那次「坐診」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找不到紙,就把藥名寫在一張菜單背面。


「奇遇」不止一次,尤其在鶴慶。村民一聽他是醫生,上來就讓他把脈。夏愛克很看重村民的信任,所以儘管不懂中醫,但還是會摸一下「讓他們高興」。

「我看每個病人都一樣。富有貧窮、男女老小、社會地位高低,對我來說都需要一樣好的診療服務。」夏愛克說。


陳瓊英對此深有感觸。手術前評估病人,夏愛克會笑著向病人鞠躬,握手,說「您好」,有些病人是從山裡來的,衛生條件不太好,他不計較,照常握手,不戴手套。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夏愛克(穿藍T恤)在去培訓的路上,停車搶救遇車禍的傷者,右一為陳然仙。


在夏愛克眼裡,沒有本職工作和非本職工作之分。如果非要有所取捨,他寧願選擇最艱苦的工作。


護士李紅方記得一個場景——


一天夜裡病人猝死,上了呼吸機但總報警,李紅方求助夏愛克。「他並不是我們醫院的醫生,當時凌晨三四點,他穿著涼鞋,騎著自行車,飛快趕過來……看到那個場景,我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夏愛克在建水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醫生,但初到建水時他很驚訝:「這麼好的縣醫院,為什麼要安排我來服務?」


幾年後他被邀請去紅河,一進縣城,看見起伏的山路和衣衫不整的孩子,他興奮地說:「這個地方需要我。」

「他不是安於享受的人,夏醫生是哪裡有困難就想去的那種人。」護士郭建梅說。


2015年冬天,在去鄉鎮培訓的路上,夏愛克看到路邊有車禍,就主動停下來救護傷者。當時培訓點學員都在等他一起吃午飯,但夏愛克堅持要把傷者護送到附近衛生院。


送到衛生院,夏愛克並沒離開,而是「現場教學」,指導值班人員搶救。「傷者流血較多,近休克狀態,後來直到傷者清醒,夏醫生才跟我們去培訓點。」陳然仙說。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把中國人民的醫療事業當成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陳瓊英說,夏愛克讓她想起那句著名的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您本可以康復得更好,仙人果康復國家隊!



當代「白求恩」:一個紮根中國山村15年的德國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人果健康 的精彩文章:

運動康復專家:常見運動損傷及其預防處理,這些坑不要踩!
歐洲脊柱協會警告:「手機脖」是新一代人全球性疾病
運動損傷康復的三大「坑」,雷大夫告訴您怎麼「跨」!
我國為什麼會成為慢性病大國?
王隴德院士:自以為是的這十大好習慣,正在摧毀你的健康

TAG:仙人果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老照片:遭德國轟炸前的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30年代
戊戌大吉 | 這個德國小鎮過了90個中國年
這個德國小鎮過了90個中國年
1980年代德國人眼中的美國,紐約代表了一切
德國歷史地圖系列——從普魯士王國到德意志帝國的變遷,1815年至1871年
2019年阿斯頓馬丁華帝 即使擁有德國人的心臟,依然還是英國的!
中國男乒迎來戰國時代!日本、巴西、德國甚至英國,都天才井噴
勒沃庫森續約德國國腳布蘭特至2021年
這個德國小鎮的居民 100多年來一直自稱是中國人
2018年世界盃賠率:德國和巴西最受歡迎,阿根廷排在第五
中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年向德贈塑像 德國:期待這個禮物
德國夫妻花一整年,讓廢棄的400歲中國老宅驚艷世界!
德國13歲男孩海島尋寶,意外發現千年前丹麥國王銀幣
二戰德國最大的藏寶點,美國一個集團軍挖了10天,光黃金5000袋
294年前的今天,德國哲學家康德誕生
賴雅:一個天生的德國流浪漢,65歲時娶了36歲的中國知名女作家
2018年德國·中國湖北文化節在柏林開幕
20世紀初紐倫堡老照片:二戰時德國納粹最大的集會地
【看德國】德國每天發生的小新聞
美媒評2030年全球五大陸軍強國,英國德國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