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搞了18年水電,有人這麼做實在看不下去,讓老電工說說咋布線!

搞了18年水電,有人這麼做實在看不下去,讓老電工說說咋布線!

搞了18年水電了,今天去看一個徒弟的徒弟的工地改的水電,要被活活氣死了,這些都是要怎樣的心智和責任心才搞得出來啊!

所以覺得有必要整理一下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經驗,今天先說電路布線這塊。

好好的一個線槽,至於搞得這麼丑么?

這個感覺被狗啃過的一樣!!!

電路布線的原則:

以前我的師傅總是給我說,咱們雖然做的隱蔽工程,但是也是保持美感,橫平豎直是基本要求(話說那個時候還沒有切割機這類的高科技玩意兒呢),這個不僅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判別布線好壞的直觀要求,如果一個東西做得難看,就可能存在很大問題。

布線的前提

定位——基礎

開槽——開槽決定了布線走向,橫屏豎直,避免橫向開槽(影響牆的承重),需要橫向布線時可以牆面開淺槽(不動到磚牆和混凝土),用絕緣電膠布包裹電線排布。

布線總原則——其實定位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布線的走向,布線的時候還是有很多講究,材料上的把握,彎管之類的,一般採用線管暗埋的方式。

我們水電施工首先都依賴於這一張圖紙,按照圖上規劃好的施工,才能確保房子電路安全,當然發現設計上有問題要及時糾正。

這一張是天花頂面的電路布置圖,主要是連接頂面的燈飾,部分開關插座,以及空調等等的線路。

這是地面的電路布置圖,地面和頂面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頂面盡量走捷徑,節約電線,當然都是直線,因為直線永遠是最短的距離,地面則是盡量橫屏豎直,並且沿牆邊走,主要便於檢修,減少交叉,確保安全,同時避免後期施工時,如安裝地板對電線造成誤傷。

說完總原則,來說說布線的具體原則。

第一:強弱電的間距要在30cm-50cm。

第二:強弱電更不能同穿一根管內。

第三:管內導線總截面面積要小於保護管截面面積的40%,比如20管內最多穿4根2.5平方的線。

第四:長距離的線管盡量用整管。

第五:線管如果需要連接,要用接頭,接頭和管要用膠粘好。

第六:如果有線管在地面上,應立即保護起來,防止踩裂,影響以後的檢修。

第七:當布線長度超過15m或中間有3個彎曲時,在中間應該加裝一個接線盒,因為拆裝電線時,太長或彎曲多了,線從穿線管過不去。

第八:一般情況下,電線應與煤氣管道相距40cm以上。

第九:一般情況下,空調插座安裝應離地2m以上。

第十:沒有特別要求的前提下,插座安裝應離地30cm高度。

十一:開關、插座面對面板,應該左側零線右側火線開關、插座面對面板,應該左側零線右側火線。

十二:家庭裝修中,電線只能並頭連接。

十三:接頭處採用按壓接線法,必須要結實牢固。

十四:接好的線,要立即用絕緣膠布包好。

十五:確定了火線、零線、地線的顏色後,以及不同不同功能的用線和線管後,顏色都不能混淆。

十六:家裡不同區域的照明、插座、空調、熱水器等電路都要分開分組布線,一旦哪部分需要斷電檢修時,不影響其他電器的正常使用。

十七:在做完電路後,留電路布置圖,方便以後檢修、牆面修整或在牆上打釘子,防止電線被破壞。

哎!說了這麼多老李筋疲力盡啊!總算卸下胸中一塊大石,希望廣大的業主們面對水電改造的時候自己有個鑒別,知道怎麼是好,怎麼是壞,也讓這些不成器的小猴子們整改整改,好有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老電工布電線從不開槽,聽說聰明的人都這麼做,省下好多錢!
電工說水電這樣做才實用,而當朋友看到後,只說了一句浪費
家裡水電萬萬不要這樣布,老電工一看直搖頭,不出十年就有問題
水電布線萬萬不要開槽了,聽電工這麼一說,後悔知道晚了
為什麼有錢人做水電都不開槽了?聽老電工一說,後悔沒早點知道!
讓電工給你家這樣做電線接頭,住幾十年都不漏電,後悔知道晚了!
電工如果這樣做電線接頭,多給100塊也沒問題,住幾十年都不短路
布水電萬萬要這樣擰電線,老電工都這樣做,用幾十年都不怕有問題
電工要是用這樣的線給你做水電,立馬盯緊了,用不到半年電費爆表
裝修萬萬不要買這種電線,聽老電工一說,後悔知道晚了!
花400塊一天請的電工,看到現場後我很滿意,可朋友直說虧了
為什麼老電工布電線從不開槽?他們這樣做,用幾十年都沒問題!
老電工都是這樣擰電線的,實在太專業了,住幾十年都不會有問題!
電工這樣擰電線還真是頭一次見,完工給師傅曬了個紅包,用10年不短路
回家把電箱這樣安裝,老電工看了就誇好,幾十年也不怕短路
電線不要再開槽埋在地里了,老電工都這樣裝,住30年也不漏電!
為什麼電線不能埋在地底下?聽老電工們都是怎麼說的,原來這麼坑
裝修萬萬要這樣做電線接頭,老電工一看就懂,用幾十年不漏電
這是我見過最細心的電工了,看到他這樣做,連驗收都省掉了
電線接頭萬萬要這樣繞線,老電工一看都懂,住20年也不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