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已經一年半了,醫院在經歷了「二孩井噴」的恐慌、科室人員短缺、高齡孕產婦風險飆升之後,還有什麼?


我國平均剖宮產率曾達 46%,如今,這些剖宮產的媽媽們加入到生育二孩大軍中;當年,產婦求到一張床位就心滿意足,如今,這些有經驗的媽媽們除了重視醫院的技術水平,更要比較和挑選醫院的舒適化和人性化。


於是,醫生們一方面要直面剖宮產率上升後的種種苦果:瘢痕子宮妊娠、兇險性前置胎盤、子宮破裂、產後大出血等風險上升;一方面要在競爭更激烈的婦產市場里,滿足產婦更多的需要;一方面要在人手少、強度高的條件下支撐;一方面還要應對國家和醫院日益細化的種種指標和要求。


當有過剖宮產史的產婦提出,二孩希望自己生時,產科醫生在想些什麼?當被問到能不能做無痛分娩時,麻醉科醫生又在想些什麼?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VBAC:在風險中奉獻


雖然現在大多數產科醫生已都不再認同 1916 年時提出的「1 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的說法,鼓勵順產。但在實際中,不論是醫生還是產婦,有時都會有「反正沒三孩,剖了多省事」的想法。


在 1980 年時,美國首先提出剖宮產術後陰道試產(Trial of Labor,TOL)的概念,此後又開展了大量關於剖宮產術後引導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研究。


這幾年在我國,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下稱「北大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稱「上海一婦嬰」)、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等眾多醫院,也紛紛開始嘗試 VBAC 的產程管理。


「因為二孩政策,VBAC 的需求凸現出來,但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應該是保證醫療安全。控制剖宮產率,不能成為實施 VBAC 的誘因。」北大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時春艷開門見山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既不能強制選擇實施 VBAC,也不能強制拒絕一切 VBAC 的需求。


時春艷 2009 年時就寫過《剖宮產術後陰道分娩與子宮破裂的發生》,其中提到,美國 2004 年時的 VBAC 率在 13% 左右。這一方面是由於醫師對剖宮產良好結局的認同和對官司的懼怕,另一方面,是患者對 VBAC 存在的風險不夠了解而選擇了剖宮產。


而在當下的我國,數據和現實都與當時的美國比較接近,即 VBAC 率在 10% 左右。


不過,由於 VBAC 存在 1% 子宮破裂的風險,我國對指征控制得更嚴格,選擇更慎重,所以 VBAC 成功率較高,在以上幾家醫院基本處於 90% 的成功率。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曾做過上海一婦嬰院長的產科主任醫師段濤,是醫院第一個為產婦提供 VBAC 服務的醫生,「開展 VBAC 的初衷是患者有需求,」他回憶,「當時其他醫生還是很為我感到害怕擔心的,後來慢慢成功的例數越來越多,大家逐漸接受,現在對 VBAC 的態度就更自然了。」


同是上海一婦嬰的產科副主任醫師黃一穎,也以自己的經歷,印證了段濤的話,「當年我們產科醫生覺得,疤痕子宮再生孩子,就一定是要再剖的,而 VBAC 存在子宮剖裂的可能,這種威脅到母嬰生命的嚴重不良後果,是醫生不願承擔的風險。」但隨著時間推移,大家的觀念也發生變化,「現在,我認為 VBAC 對孕產婦來說,是醫生必須要給到的一種選擇權利。而以前我只是覺得,這是降低剖宮產率的一個手段。」


這就需要控制風險的制度保障。


在實施 VBAC 的常規流程方面,很多醫院都比較重視較早開始患者教育和評估,進入產程時嚴密監護胎心變化和產婦主訴。上海一婦嬰還專門設置了 VBAC 門診,由高年資醫生負責多次評估和隨訪;進入產房後,還在產婦的床頭床尾懸掛醒目的黃色標識,便於讓所有醫生、護士和助產士去更多監護和及時上報患者情況。


而在緊急流程方面,產房中設立手術室的硬條件,和醫療團隊合作的軟條件,則是兩個關鍵因素。北大醫院和上海一婦嬰都發生過子宮破裂,但都沒出現嚴重不良結局,即刻剖宮產從決定手術到胎兒娩出時間(Decision to Delivery Interval,DDI)都在 10 分鐘以內。


為此,上海一婦嬰還有團隊模擬實訓演練,定期演習多學科緊急搶救團隊的配合。「這種概率很低的事,如果只靠發生時才去磨合,分工配合肯定是不熟練的,」黃一穎說,「如何要求所有相關人員全部到位,如何分工配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高效準確的交流,都需要在模擬訓練中不斷地熟悉。」


確實,科學在進步,技術在成熟,人文關懷在加強,患者的感受在不斷被重視,這都離不開產科醫生的奉獻。然而,在開展 VBAC 的醫院,沒有相應收費標準、績效鼓勵不明確、追責風險高,又是產科醫生的顧慮與牽絆。


「選擇了當產科醫生,就像宗教信仰一樣,虔誠熱愛自己的工作。」時春艷曾表示。可是,問題的最終解決,總不能依賴或要求醫生永遠的熱愛與奉獻吧!


無痛分娩:在刷量中堅持

至於無痛分娩,則又是一個患者有需求而醫生要累死的事。


一方面,是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醫療部除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以婦產科見長的醫院,囿於高負荷和人力緊張而不開展這個項目;一方面,又有某些醫院宣傳自己的分娩鎮痛率已達 90% 以上。


對麻醉醫生而言,分娩鎮痛到底意味著什麼?


「從正常的思維方式來講,我國現在大多數麻醉醫生是不願意做這個的。」


段濤直言,「現在分娩鎮痛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收費標準,國家發改委對公立醫院的定價條目中沒有這一項。由於只能參考相關的操作、藥品、監測費用來計費,那麼對公立醫院而言,開展分娩鎮痛就非常不合算。」


對醫院不合算,對麻醉醫生也就不合算。這意味著沒有激勵機制,也沒有績效獎勵。


段濤在任院長時,其實已為麻醉醫生爭取了一些空間。比如招聘了更多麻醉醫生,盡量鼓勵他們開展分娩鎮痛項目,並在內部績效分配時有所傾斜:以前給產婦打一個硬膜外麻醉的補貼是一二十元,現在漲到八九十元——錢雖不多,但麻醉醫生們更看重這種來自院領導支持的態度。


不過,段濤也表示,「能保證產房裡有麻醉醫生,但不可能招聘太多,也不可能大力投入太大資源。」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現在,上海一婦嬰共 3 個院區,麻醉科共有 27 位在編的麻醉醫生和 5 位的麻醉護士。他們要負責 3 個院區的住院手術、日間手術、門診麻醉及產房分娩鎮痛實施。


「不謙虛地說,我們醫院的麻醉科醫生,可是全國最忙碌的麻醉醫生之一。」上海一婦嬰麻醉科主任劉志強說,有時值班麻醉醫師因為體力耗盡,第二天交班時會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他們也經歷過椎管內分娩鎮痛率不到 20%、人員嚴重不足、搶救條件有限的發展過程。而領導和兄弟科室的支持認可,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還是讓他們堅持下來,實施了產房麻醉醫師的專職化,和 7/24 制的工作模式,同時醫院從孕婦學校和門診階段科普宣傳分娩鎮痛,讓產婦能在分娩前就有充分的知曉和選擇。


去年一年,上海一婦嬰 2 萬左右平產產婦中,70% 以上選擇了分娩鎮痛。也就是說,2016 年麻醉醫生們給逾 1.3 萬位產婦提供了 7 天× 24 小時的全產程分娩鎮痛服務。


「無奈些講,這算是以量取勝吧。」劉志強評價,「一個產房內的值班醫生夜班平均做三四十個分娩鎮痛。」


其實,單就技術而言,北京協和醫院早在建國初期就已能做硬膜外麻醉的無痛分娩。而現在,這項技術在國內外也不存在很大差距,關鍵在於麻醉醫生為此付出的辛苦。


「經歷劇烈產痛的產婦提出減痛意願和無痛需求,那麼作為掌握這項技術的麻醉醫生,就該責無旁貸地給她們提供幫助,」劉志強認為,「每一位產婦都應該是呵護的對象。」


而對於很多人擔心的,無痛分娩是不是會拉長產程,耗費麻醉醫生更多精力和時間的問題,劉志強也在臨床實踐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上海一婦嬰麻醉科的分娩鎮痛,出於安全、有效、簡單和產婦可以自己控制等原因,主要是產婦自行控制的硬膜外鎮痛。臨床觀察發現椎管內分娩鎮痛對第一產程其實是有促進作用的,可以縮短時間;第二產程大概會有不及 15 分鐘的延長。但綜合的總產程並未延長,並且分娩鎮痛明確不會增加器械助產和剖宮產率,母嬰結局良好,產婦焦慮程度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


「其實評價某項技術是否成熟有益,就看醫生自己是否接受它吧,」劉志強主任透露,「我們科室的女麻醉醫師,自己生產時無一例外都選擇了椎管內分娩鎮痛。」

但是,椎管內分娩鎮痛,畢竟相當於一個中型手術的創傷,並不適合所有產婦,也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有鎮痛需求。因而,劉志強認為,沒必要一味追求高分娩鎮痛率,「分娩鎮痛方法有很多種,還有許多非藥物性的方法可以選擇,有時醫護人員的言行關心,本身也有非常好的情緒解壓和緩解疼痛的作用。

二胎來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相擁而泣



其實,麻醉科和產科,在人員數量少、工作強度高的狀態下,對風險和麻煩,有本能的「逃避」心理,這本就無可厚非,而這也更顯出那些迎難而上的開路者的珍貴。


願我們不把這些醫生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歡迎投稿,原創 1000 元 / 篇!


責任編輯:lightningwing


排版設計:阿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正版圖片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園 的精彩文章:

TAG:丁香園 |

您可能感興趣

麻醉醫生的一天
對醫生的恐懼被帥醫生治癒了
熊黛林懷雙胞胎,請婦產科聖手醫生接生,普通人生孩子,該怎麼選擇醫生?
外科醫生女醫生為什麼這麼少?不收女醫生?
生孩子醫生最頭疼的三種孕婦,男醫生最怕接生時突然的嫌棄
「醫生救命啊」,這個「醫生」是哪個科的醫生?
生病的精神科醫生,你們還好嗎?
醫生,我要生雙胞胎
牙科醫生是健美先生
產婦生三胞胎驚動醫生,生產後還要動手術!
小狗一到醫院就賄賂醫生,把醫生逗得笑噴了,醫生:不進你的套
麻醉醫生,幫你做快樂幸福媽媽的醫生
產科女醫生生娃痛求剖腹,圍觀的我們卻笑了
一名兒科醫生的親身經驗,自家孩子生病都很少吃藥
史上最笨的接生醫生
醫療,百姓和醫生的心頭痛
當心內科醫生患高血壓、肝膽科醫生得脂肪肝……同做一件事改變!
為什麼婦科會有男醫生?婦科檢查最怕碰上男醫生的「一陽指」
無數外科醫生追求的殿堂級手術,這個無錫醫生做到了
孕婦生下寶寶,醫生卻說是二胎,老公抓住醫生要問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