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男,中共黨員,漢族,北京大學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他是一位為人類健康事業不懈追求的北大博士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文20餘篇(總影響因子大於120),成功申請10項國內外發明專利。2016年,司龍龍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被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並申請國際專利,該研究發明了可控制病毒複製從而將病毒轉化成疫苗的技術,轟動學界,被許多媒體報道。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近照


踏實鑽研,面對困難不退縮


在師生眼中,司龍龍是一位乾乾淨淨、略帶靦腆的大男孩。不過,在學業上,他可是當仁不讓的有志青年,勤奮是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每周7天,每天10餘個小時的科研工作是他生活的常態。司龍龍踏入科研道路始於本科二年級啟動的大學生創新項目。那時,他儘管只是跟著師兄們做一些打雜的工作,但是他仍然一絲不苟地認真完成每項任務。他明白,任何成績的取得都要從簡單做起,循序漸進,踏踏實實地積累經驗。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專註醫學科研


對於日復一日的科研工作,司龍龍一做就是四五年,在面對困難時,他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敢於挑戰、不怕失敗,跌倒後會再站起來,特別有耐心和恆心。2014年11月,司龍龍作為第一作者的首篇學術論文得以發表,他回憶說:「成功發表論文前經過了很多掙扎,伴隨著興奮和緊張的情緒,整個暑假只放了三四天的假。」當第一次投稿被拒絕後,他沒有氣餒,而是針對問題進行數據補充和完善,再度投稿終獲成功。


創新突破,讓「病毒變疫苗」轟動學界


司龍龍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和參與作者至今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不過,對此他並不看重。他認為,科研工作的意義根本上是用科學手段解決現實問題、難題,用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回報社會,造福人類。

2016年12月2日,在導師周德敏教授的指導下,司龍龍以第一作者身份的論文發表在Science上。他以基因密碼子拓展為依託,選擇流感病毒為切入點,發明了一種可以控制病毒複製從而將病毒轉化成疫苗的技術。這一「四兩撥千斤」技術不僅操作簡單、製備容易,而且減輕了對病毒生物學知識的依賴,並且理論上適用於幾乎所有病毒,從而顛覆了研發病毒疫苗的手段,成就了病毒疫苗的革命,開啟了未來疫苗醫藥的新起點。據司龍龍介紹,在取得此項突破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和解決很多問題。例如:病毒容易突變,要對於突變的情況進行及時控制;針對包裝效率和產量比較低等問題,要對實驗方法不斷優化,等等。他說,病毒研究實驗中存在著實驗人員被感染的安全風險,實驗防護上的任何小疏漏都可能致人感染,要想取得新技術的成功,必須對實驗全程的每個環節和細節進行精益求精的操作,不可有半點疏忽。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介紹最新科研成果


鑒於「病毒變疫苗」技術創新的顛覆性和創造性,全球最大的科技新聞工作站SciPak將這一重大發現作為亮點,於美國東部時間2016年12月1日下午向全球媒體發布,新華社、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加拿大廣播公司和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相繼做專題報道,一時間,讚美和掌聲紛至沓來,學術界也展開了熱烈討論。然而,與外界巨大反響不同,司龍龍十分平靜,只是在微信朋友圈上發了一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感覺還是挺平和的一個過程,水到渠成吧。目標達成更多憑藉的是嚴謹和細心,就如北大前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司龍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淡然地說。從2016年1月27日第一次投稿,再到補充數據、完善論文後的7月18日第二次投稿,直到12月2日最終發表,論文從投稿到確定刊載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而司龍龍認為,看似「水到渠成」的背後,其實是整個課題組此前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積澱和努力。對於他和他所在的課題組來說,構思和完成下一個科研目標和任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

謙遜友善,在執著奮進中不斷書寫人生追求


司龍龍常懷一顆謙虛的心,善於汲取他人身上的優點。他曾經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領域都有過鑽研,而且樂於搭建交叉學科平台,經常組織身邊不同學科的學術好友一起討論問題,碰撞創新的火花。同學們都說,龍龍待人善良、真誠,是一個特愛幫助別人的人。司龍龍認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無論是在科研團隊還是日常生活中,他都願意與同學們合作、交流,希望能夠共同進步。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為同學們分享科研經驗,帶領大家共同奮進

科研創新讓病毒變疫苗 攻堅克難靠智慧與勤奮——記北大藥學院2012級直博生司龍龍



司龍龍與同學們一起參加體育比賽


司龍龍常說,從事科學研究必定要面對許多未知和艱辛,應保持一顆安靜、純粹的心,有一個睿智、勤奮的腦,而且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讓裹在泥土中生長的智慧逐漸放出光芒。他表示:「北大人心懷蒼生的情懷,激勵我堅定地投身科學研究,專註於人類健康事業,正可謂『心純致葯醇,胸聞濟蒼生』。漫漫人生路,我將始終以學習自然、發明新葯、回報社會、造福人類為己任。」


司龍龍把「不忘初心、敢於挑戰、樂於奉獻」作為座右銘牢記在心,以勤學上進、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不斷踐行著「科研濟世、創新報國」的信念,展現著當代中國優秀醫學生和北大學子的青春風采和使命擔當。


相關鏈接:北大學生司龍龍獲評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編輯:山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大學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大學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 2019 全球十大健康威脅,「疫苗猶豫」上榜
世界衛生組織將「疫苗猶豫」列為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碩騰將在蘇州擴大動物疫苗研製和生產
研究人員構建新型腫瘤疫苗
科學家研製新疫苗:能消滅/治癒癌症
哈爾濱中軟分享:科學家研製全新癌症疫苗
新型癌症疫苗,治癒率高達97% /斯坦福大學最新發現
清華大學學術報告:寨卡病毒致病機制與疫苗研發
疫苗預防傳染病、重啟火星探索、野生蘭花保護、國產深海三文魚、祁連山科考
科學家開闢埃博拉疫苗研發新途徑
重大科研發現-科學家報告了艾滋病新疫苗
科學家研製新疫苗,或能治癒癌症!
2019疫苗創新國際論壇
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 被吉林食葯監局罰沒344萬
2019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衛星會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抗癌疫苗遞送載體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孫春雷:疫苗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口服型乙肝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全新3D成像技術立大功
首株寨卡嵌合減毒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秦成峰團隊在寨卡疫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2019中國疫苗創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