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大唐貞觀六年,即公元632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第六年,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一干文臣武將們,忙的熱火朝天的一年。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天天都是撲面而來的國務:突厥各部紛紛降服了,吐谷渾也乖乖聽話了,大唐的工農業國策也全面推廣了,甚至父親太上皇李淵的宮殿,也花大錢翻修了。全是蒸蒸日上的大事,忙併快樂的。

但632年5月2日,卻是絕對的例外,當忙碌中的李世民得知一位大臣英年早逝的消息時,當場就失了態。聞訊就無比悲痛,下令第二天就要隆重祭拜,有關部門奏報說第二天日子不好,立刻就被李世民一頓罵:我和這個大臣情同父子,管他日子好不好!然後又是一頓哭!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在群星燦爛的貞觀名臣里,這位大臣看上去,只是個履歷比較暗淡的人物,比起李靖徐世績這類牛人,更是黯然得多。甚至就連相關野史評書演義里,他更是標準龍套角色,甚至好些隋唐題材影視劇里,好不容易有他出場,都是沒幾場戲就直接陣亡領盒飯,十分沒有存在感!

但是,就是這位只活了38歲,看上去沒有存在感的人物,卻是大唐開國創業歷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強人,倘若沒有他,彪炳史冊的貞觀之治,甚至李世民是否能坐上龍椅,這兩件事就算依舊到來,過程恐怕也曲折得多!能有如此意義的強人,正是大唐開國功臣,鄒國公張公瑾!

說到「公瑾」這個詞,喜歡三國小說的朋友,多半會想起雄姿英發的周瑜周公瑾。而大唐這位真實的張公瑾,與三國小說里傳奇的周公瑾,卻也有一個同樣強的才能:判斷眼光!

張公瑾的早年履歷,各種史料上的記錄,都是十分簡單,籍貫是河北魏州,早年在隋末梟雄王世充麾下做過長史,二十六歲時正趕上大唐開國,於是果斷投奔過來,先是做別駕,而後又做長史,就這樣跑了三年龍套,直到二十九歲時,終於亮眼了一把:農民軍徐圓朗部兵臨重鎮虞城,臨危受命的張公瑾,只用一百多老弱殘兵虛虛實實,竟成功守住虞城,為大唐穩住戰線!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不過在一般人看來,虞城戰役只是個小戰役,張公瑾也不過是小露一下手而已。但在不一般的人看來,張公瑾的表現,簡直是個胸懷韜略的強人級別。這「不一般」的人物,當然就是李世民。就這樣,入了當時秦王李世民法眼的張公瑾,順利進入了秦王府,成了這位當時的英武王爺,後來的唐太宗的鐵杆心腹。

但對於當時的李世民來說,所謂君臨天下甚至開創盛世,真都是沒影的事。那時的他雖說戰功卓著,卻也給推到了兩把刀尖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這兩位為了皇位瞪圓眼睛的骨肉兄弟,成天明槍暗箭招呼過來,非要置李世民於死地。可憐戰爭年代沒眨過眼的李世民,天下太平後卻惶惶不可終日,待到張公瑾進了秦王府,卻是不慌了!

素來性情穩重且滿腹經綸的張公瑾,一進秦王府就證明,請他不白請,每次李世民為這事犯愁,他輕鬆一開口,幾句話就說到李世民心坎里,不但再兇險的局面,都叫他分析的絲絲入扣,而且談吐十分有親和力,簡直是導航師加暖男,每次都叫李世民豁然開朗,輕鬆度過難關。大唐開國後的首場太子爭奪戰,李世民能在一挑二的悲慘場面下,長期閃展騰挪,多次有驚無險逃過暗害,多虧張公瑾的場外指導!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但張公瑾也知道,爭太子這種血流成河的兇殘事,閃展騰挪總不是辦法,關鍵時刻,必須抓住機會一劍封喉。於是626年,當這場較量已到白熱化時,嚴重糾結的李世民,卻還下不了動殺招的決心,竟想靠占卜來決斷!一向好脾氣的張公瑾,卻是驟然暴脾氣了,當著李世民的面,直接把李世民弄來算命的一堆傢伙事砸個稀巴爛,然後指著李世民鼻子一頓罵:如果占卜結果不吉利,難道這一仗你就不打了?果然把李世民轟然罵醒:沒退路了!殺!

於是,罵醒之後的李世民,果然痛下殺手,一場玄武門之變,乾脆利落解決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張公瑾更是棋高一招,認定這倆人的余部一定會進攻秦王府,立刻快速回援,搶先守住了秦王府大門,把紅了眼殺來的李建成愛將薛萬徹部死死擋在外面。終於有驚無險排除這最後一個危險因素,確保李世民如願登基!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但等著掃平一切障礙的李世民,風光坐上龍椅後,一樁更大的挑戰,又朝著他呼嘯而來:突厥問題!

作為長期侵擾中原的北方強敵,突厥在大唐開國時,幾乎就是恐怖的代名詞,從唐高祖年間起,大唐與突厥時戰時和,確切說就是挨了打後再求和,每次打的頭破血流,也只能送錢送東西買和平。唐太宗剛登基時,就被突厥打到了長安外圍,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如此奇恥大辱,唐太宗也刻骨銘心,而且對於當時大唐來說,多年戰亂民生凋敝,就像一個受了重創的傷者,但不解決掉突厥這個強敵,大唐就不可能真正休養生息。一場唐朝開國以後生死攸關的外戰,迫在眉睫!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面對這樁大事,唐朝的諸多文臣武將們,都是十分積極,但身為代州都督的張公瑾,卻看上去無比沉默,一直沉默到貞觀三年(629),他卻終於發出驚天的聲音:這三年里他從沒閑著,早早就在突厥部署了情報網,隨時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此時突厥遭遇空前雪災,休養生息的大唐卻兵強馬壯,還有好些被擄掠到草原的漢人們,也早已組成了義軍,就等著響應大唐北伐軍到來!皇上別猶豫了,打吧!

這是自玄武門之變後,張公瑾再次以精準的洞察與縝密的準備,為大唐王朝做出了關鍵判斷!作為大軍副總管的他,隨後與大唐一代戰神李靖密切配合,果然橫掃漠北草原,一舉將突厥頡利可汗抓了俘虜,大唐北方一戰平定,一個威服四夷的大唐,終於強勢崛起,成為中華民族至今閃耀的驕傲!

而在這條驕傲的道路上,低調的張公瑾,就像一個精確的嚮導,以其精準的眼光與堅韌的決心,引導著唐王朝衝破關鍵的關口!

一個評書演義里的龍套配角,卻以兩件「小事」,造就強大唐朝

但如此居功至偉的張公瑾,卻在之後的歷代史料記錄里,不停的被矮化。原因也很簡單,唐太宗雖說光芒萬丈,但殺兄殺弟的玄武門之變,始終是抹不去的污點。而做出關鍵判斷的張公瑾,自然也就背了鍋!甚至被明末遺老王夫之罵為「邀幸功名者」。可瞧瞧那個凄風苦雨的明末,大明朝各種昏招迭出,倘若集體糊弄事的明朝朝野,真有個類似張公瑾這樣的「邀幸功名者」,真未必會亡的這麼慘!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6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周星馳唯一捧不紅的配角,演喜劇風頭勝過文章,甘心做龍套也不願演主角!
他是真正的「龍套帝」,參演六百多部作品,帶你看橫店群演的故事
四個最強大的稱號,第一是跑龍套的,最後一個大師專有!
他自薦演配角,周星馳直言只能跑龍套,陰差陽錯造就了經典片段
陳鈺琪最美的一個角色不是趙敏,而是這個龍套角色
雷佳音大紅之前的龍套角色,一句爆笑台詞,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海賊王,五個比較牛逼的無名氏,敢欺負四皇大將,一個是最強龍套
跑龍套10年,曾在TVB大紅,演的角色個個經典,卻因一句話剃光頭
《功夫》中第一個出場的「龍套」,不是馮小剛,而是另一位導演
盤點動漫界五個最強龍套,第一竟一句話改變海賊王的歷史!
他是第一代楊過,演了一輩子龍套,與女婿同演一部劇
奧特曼有十兄弟,一個沒名字,一位跑了一輩子龍套,而他最熱血
這些角色雖是配角,卻是最美龍套,連主角都無法超越的顏值
當年同是「劉華強」小弟,今一個影帝,一個跑龍套
蠟筆小新:各種的大牌客串,就算龍叔也被邀請,跑了一次龍套!
他從跑龍套到配角再到挑大樑!每一部戲都是那麼精彩!塑造的角色都是讓觀眾們記憶猶新
古代這三位皇后,原本只是跑個龍套,一不小心就母儀天下了
從一個跑龍套的群演到娛樂圈一線明星,他的這些作品證明了一切
趙麗穎演過的幾個龍套角色,演個丫鬟被亂槍打死,演張國立的女兒你們認出來了嗎
西遊記最強「跑龍套」,一人飾演二十多個角色,演技秒殺六小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