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九年後日本老人拿著一張舊報紙再找中國醫生治眼疾

九年後日本老人拿著一張舊報紙再找中國醫生治眼疾


「李教授,終於找到您了!」永田先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把一張舊報紙遞到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紹偉教授手中——這張報紙經過九年的歲月洗禮,紙張已經泛黃,邊角卻沒有任何折損。


九年前,這張報紙記錄了一位日本老人收穫驚喜的異國求醫之行;九年後的今天,這張報紙再次開啟了一段跨國界的醫患佳話。



九年後日本老人拿著一張舊報紙再找中國醫生治眼疾


(當年的舊報紙)


藝高人膽大,中國專家接手日本疑難患者


永田先生是一位企業家,曾先後接受過白內障手術和角膜移植手術。角膜移植手術後,出現了一系列排斥反應和後遺症,伴隨著視力下降,他的雙眼疼痛感愈發嚴重。

「當時日本的主治醫生建議重新再做一次角膜移植。」據永田先生回憶,因為害怕手術後再次出現排斥反應,他對醫生的建議有所保留。


術後效果極不理想,不滿意再次治療方案……作為一名日本企業家的永田先生漸漸萌發到境外求醫的想法。2008年,經過多方打探和比較,永田先生找到了時任愛爾眼科上海醫院院長的李紹偉教授。


「他當時的眼睛狀況非常糟糕。」據李院長回憶,患者左眼的手術後遺症相當嚴重,治療難度大、風險高——這也是為什麼永田先生遍尋日本名醫而未得治的原因。「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憑藉多年對國內外的病例分析和自身豐富的手術經驗,李院長提出了一個更加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角膜內皮移植術來恢復視力。


這種手術不同於一般的角膜移植,會盡量保留未產生病變的角膜組織,且術後發生排斥的幾率更低。但是,向患者這隻已經接受過一次白內障手術、一次角膜移植手術、並且已經產生了不良後遺症的左眼進行角膜內皮移植,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國際罕見、行業罕有的手術,風險之高可想而知。


面對沒有參考先例的手術,李紹偉用精湛的技術完美詮釋了什麼叫「藝高人膽大」!當年8月,永田先生功地接受了角膜內皮移植手術。術後,永田先生左眼的疼痛、視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得到了解決,也恢復了以往的最佳視力。

日本媒體得知永田先生這次跨國求醫的經歷後,對這次事迹進行了詳細報道。這張承載著永田先生對李院長精湛醫技的欽佩之情的報紙被他一直珍藏。



九年後日本老人拿著一張舊報紙再找中國醫生治眼疾



(手術成功後,李院長與永田先生及夫人合影)


跨國再求醫,日本老人篤信中國眼科醫生

隨著年紀的增長,雖然曾接受李院長手術的左眼視力一直正常,但永田先生的右眼也開始發生變化。


與九年前情況不同,此次他右眼的病情更加複雜,再加上年齡偏大,多名日本醫生均表示治療難度太大,難以實施手術。這一次,他沒有猶豫,果斷再次前往中國尋訪李紹偉院長。


多方輾轉,永田先生終於找到了已調任愛爾眼科北京醫院的李紹偉院長。或許擔心這位忙碌的中國專家忘記自己,他特意帶著那張珍藏了九年的報紙,作為禮物送給了李院長。


「看到他有種老友相見的感覺。時隔九年,老先生再一次從日本來找我治眼睛,因為這份信任和情誼,我一定要挽救他的另一隻眼。」李院長的話語平實而堅定。

在詳細的檢查後,李院長感到非常棘手:患者的右眼曾因治療白內障而植入人工晶體。如果取出,當然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手術難度和風險,避免手術併發症發生,但必然會增加手術創傷;如果不取出,手術難度實在太大。兩難之下,李院長一次次提出治療方向,又一次次推翻……


慶幸的是,愛爾眼科有著完善的病歷管理制度,讓李紹偉院長能夠在北京提取和參考九年前上海醫院那次手術的完整病歷。結合近年來角膜移植手術的最新研究進展,李院長終於制定出更為審慎的手術方案:只做角膜內皮移植手術,不觸動人工晶體。


2017年4月18日,李院長用一次堪稱完美的角膜內皮移植手術回報了日本患者的信任。


時隔九年,同一位醫生,相同的手術結果讓永田先生十分高興,陪同他來中國求醫的夫人更是不住的向李院長和其他醫護人員表達感謝。術後,永田先生的視力一天比一天恢復得更好,目前永田先生的視力較之前已有了很大提高,「我現在的視力完全可以回國參加駕照體檢了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愛爾眼科 袁敏 屈慧瑩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TAG:湖南醫聊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張法國老報紙上的中日皇帝
一張34年前的煙台日報,現在能看懂這張報紙的人都老了
民國時期報紙上的人堪稱「整容鼻祖」,最後一張民國純天然女神美呆了
支持中國抗日的日本婦女,她給抗日戰士寫了封信,登上中國報紙
一北大教授在英國看報紙被嘲笑,將報紙倒過來後,外國人一看跑了
日媒嗨了!羽生奪金後日本報紙發號外,首相第一時間祝賀
外國報紙頭版的「中國年味」
今天,一張新報紙誕生了
四十年前的一份舊報紙上的故事,那恍如另一個世界
第一個為中國抗日犧牲的外國飛行員,50萬中國人為其送葬,日本兇手登報紙謝罪
這人被李鴻章稱為大清國庫,英國報紙說他是世界上最富的人
日本靖國神社門前點燃報紙 中國男性被逮捕
抗戰老照片:鬼子裝學問看報紙,最後一張日軍在吃饅頭!
韓國最大報紙親日賣國,民眾徹底激怒了,人人喊打,成了過街老鼠
一個中國人,在英國三大報紙上自費打廣告,他到底為了什麼?
《你的名字》登上朝日新聞,這份報紙讓「兩個世界」相遇!為了拯救紙媒,日本人有多努力!
你一直都在!谷歌地圖看到亡母女子大哭,丈夫去世40年看到報紙
非常珍貴老照片:清末時期法國報紙上的中國
杜月笙想回大陸,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個人,立刻打消念頭
一出生就上報紙,嫁「楊過」生兒被寵上天,觀眾至今當她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