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在三國中,東吳元老級重臣張昭是以投降派的面目出現的。當曹操大軍南下,東吳面臨戰與降的艱難選擇時,張昭曾經在吳主孫權面前公開倡言:「曹操擁百萬之眾……勢不可敵。以愚之計,不如納降,為萬安之策。」而一眾謀士的反應是,「子布之言,正合天意。」


這麼一番投降派的論調,怎麼能讓人相信小霸王孫策在臨死前交代弟弟孫權的那番人事安排呢?所謂,「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而到了諸葛亮來到東吳遊說孫權參戰,演出一場著名的舌戰群儒時,第一場PK就是對決張昭,結果一番宏論將其瞬間KO。其中,諸葛亮給張昭送上了如下的評價:「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那麼,張昭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投降派加「百無一能」的嗎?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張昭不僅有才,而且很有骨氣。他原本是從徐州遷居到江南,打算在那裡隱居不仕的,後來孫策不僅登門求賢,還搞了一出「升堂拜母」,也就是向張昭的母親行跪拜禮,這才讓張昭感知遇之恩而出山。這一出山過程是不是有點劉備三顧茅廬的意思?


此後,孫策把大小行政事務全部託付張昭,而張昭也就管理得井井有條。孫策有感而發道:「一則仲父,二則仲父,易哉為君。」意思是大小事務都有仲父幫著辦,當主上就輕鬆多了。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仲父何人?就是春秋時齊國的管仲。這裡就是把張昭比作管仲了。這一幕是不是又有點諸葛亮的意思(他自比管仲、樂毅)?


孫策死後,孫權繼續重用張昭,而張昭也就是孫權順利接權和管理東吳的第一功臣。


有一次,張昭多次苦勸孫權收回一個決策,弄得孫權大為光火,當即拔出佩刀扔在案子上,對張昭厲聲說:「吾雖敬公,勿令吾為它日後悔之事!」意思就是你別逼我殺了你,雖然這樣做我以後一定會後悔。


張昭聽後,半步不退,對孫權說:「先主和太后把國事交託於我,其言永在耳中,為臣不敢不盡愚忠!」結果,孫權自愧做錯,把刀扔到案下,拉著張昭的手道歉。



此人被諸葛亮說成「百無一能」,卻被孫策比作「管仲」,咋回事?


這一幕,似乎就是三國演義中,孫權拿刀砍案角,說「再有言降者有如此案」的原型吧。只是,真實的情況,根本不是斥責張昭,反倒是顯出張昭的過人之處呢。


那麼,張昭到底是「百無一能」,還是東吳的「管仲」呢?相信各位自有判斷了。


感謝關注 [ 看戰史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將持續為您呈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戰史 的精彩文章:

TAG:看戰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代梟雄諸葛亮身上的兩大疑案,至今無人能解,成為不為人知的事
孫權想和劉備一起攻打蜀地,被此人巧妙破解,不是諸葛亮
此人曾遭諸葛亮斥責,卻不但是諸葛瑾好友,還幾乎成東吳統帥
此人曾遭諸葛亮怒罵,卻不但是諸葛瑾好友,還幾乎成東吳統帥
諸葛亮的子孫為何如此無能?真相是什麼?
魏延的軍事能力如何?一件事說明,諸葛亮並沒有刻意打壓他
此女奇醜無比,卻嫁給了智慧無雙的諸葛亮,她有何過人之處?
此人比諸葛亮厲害,劉備誇,曹操搶,孫策怕,連呂布也被打敗
此人不死,北伐必定能成,諸葛亮卻對劉備說:太能幹了,殺了吧!
三國此人深得諸葛亮真傳,為何卻始終成不了大事,原因讓人惋惜
諸葛亮唯一的敵人,不是司馬懿,而是魏延!
張郃曾讓諸葛亮頭疼,為何卻栽在張飛手裡,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劉備下令:「倘若誰敢動他,誅殺三族!」,此人不是諸葛亮和法正
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諸葛亮為何不取而代之?還是有什麼阻力不能這樣做呢?
此人手下的一位謀士,有人將他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事實如何呢?
郭嘉和諸葛亮有何不同,為何說他們沒有可比性?
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做的這件事,卻讓諸葛亮寒心!
諸葛亮為何被稱為千古一相?他的治蜀政績,古今無人能比!
該成語常被用來稱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故事卻很可能是假的
此人不比諸葛亮差,料事如神,曹操祖孫若聽他的話,三國早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