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凡是生產過的女性朋友,都有患上子宮脫垂的可能,對於子宮脫垂來說,預防大於治療,各位女性朋友只要是生產過後就需要做好預防子宮脫垂的工作,如不要過度勞累、避免久蹲、避免錯誤的使用束腰帶,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一、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呢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產婦從胎盤娩出後至生殖器官恢復到非妊娠狀態,一般需6~8周,這段恢復過程稱產褥期。在產褥期中,婦女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均較大,該期若未引起重視,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認真做好產褥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哺乳期間卵巢功能下降。尤其產後長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長期處於低落狀態而導致子宮萎縮,子宮的支持結構和懸吊裝置鬆弛無力,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如遇到增加腹壓或體姿用力等外因條件,均可誘發子宮脫垂。哺乳期在1年以內者,子宮脫垂患者僅佔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佔90%以上。說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宮脫垂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另外發現,婦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壓後,子宮位置下降較非哺乳期明顯,因此,切實做好婦女哺乳期保健,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


二、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表現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1、小腹有下墜感或者是腰酸背痛。其次就是在下腹部、陰道、外陰部會出現墜脹的感覺。久站、行走以及勞動的時候癥狀加重,但是平卧事後癥狀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2、陰道內脫出塊物。Ⅱ、Ⅲ度子宮脫垂者,子宮頸及子宮體即脫出於陰道口外,平卧時可回納。


3、白帶增多,有時呈黃膿樣或血水狀。

4、有尿頻、尿急、尿痛的現象。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行走時,尿液會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溢出。受尿液的經常刺激,外陰會繼發炎症,變得紅、腫、痛、癢。解尿不暢,有些病人必須翹起屁股,用力擠才能解出小便。


5、便秘、腹脹、大便困難。當子宮Ⅱ度、Ⅲ度脫垂時,陰道後壁亦可膨出,直腸隨之膨出,呈S狀彎曲,大便則不能順利通過,造成便秘、排便困難。有時彎曲過度,氣也難通過,屁也放不出,即造成腹脹。


三、治療子宮脫垂的常見方法有哪幾種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病因治療:首先,要根據子宮脫垂患者的病因進行治療。針對病人得病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比如,有慢性咳嗽或習慣性便秘者要積極治療;做重體力勞動者應該調換輕工種。否則,即使做了手術仍有犯病的可能性。


子宮懸吊術:通過縮短子宮圓韌帶或利用一些生物材料製成的各種弔帶,通過腹腔鏡把弔帶一端縫於子宮,另一端固定於骶前組織,達到懸吊子宮和陰道的目的。


一般支持療法:增強子宮脫垂患者體質,加強營養,注意適當休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增加腹壓的活動和重體力勞動,積極治療慢性病,如慢性咳嗽、腹瀉等。


手術治療:應根據子宮脫垂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及身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子宮下垂主要治療還是手術療法。就是以陰道式子宮切除術爾後,再 將基韌帶等激勵繪製好好穩固,同時修補盆骨底肌群和陰道壁,包括縫補前陰道壁粘膜預防膀胱脫出,縫補後陰道壁粘膜層預防直腸的脫出等。但此法不適合年輕未育患者及老年患者。

中醫療法:採用中藥熏洗法,中藥「提宮散」為中醫治療子宮脫垂疾病療效最為顯著之方劑,其遵循傳統中醫內病外治之理念,以中藥熏蒸之法治療子宮脫垂,藉助藥力和熱力的作用,通過皮膚、粘膜作用於肌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進而實現昇陽益氣、補腎固脫之治療功效,達到徹底治癒子宮脫垂疾病的目的。


四、子宮脫垂的發生與哪些原因有關



產後如何防止子宮下垂的發生 子宮下垂有哪些癥狀



子宮脫垂髮病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先天發育異常、卵巢功能減退、營養因素、腹腔內壓力增加、分娩損傷等等。先天發育異常所致子宮支持結構薄弱及缺乏緊張力見於未產婦。卵巢功能減退所致子宮脫垂,臨床上見於絕境期後婦女。子宮脫垂與營養缺乏有關,因為營養缺乏時體力衰弱、肌肉鬆弛及盆腔內筋膜萎縮。


高腹壓是促使或加重子宮脫垂的重要因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內筋膜、肛提肌和會陰肌肉組成。無論咳嗽、屏氣和站立負重時產生的腹腔內壓力有多大,正常情況下,上述結構或組織能支撐和固定盆腔內臟器使之處於正常位置。


此外,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如遇分娩,尤在難產,滯產。經陰道手術助產或第二產程延長者,發生會陰裂傷或伸展,致盆腔內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組織薄弱、缺損,尿生殖裂孔變寬而敞開,在過高的腹壓下將未復舊的大子宮推向陰道而發生子宮脫垂。


尤其在產褥期攝食不佳。或盆腔內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復好即過早地勞動,尤重體力勞動。或撕裂修補不當包括會陰切開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宮或陰道脫垂。多產影響支持組織的恢復,也是子宮脫垂的因素。


產婦從胎盤娩出後至生殖器官恢復到非妊娠狀態,一般需6~8周,這段恢復過程稱產褥期。在產褥期中,婦女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均較大,該期若未引起重視,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TAG:子宮 |

您可能感興趣

女性有了子宮肌瘤後,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新白蛇精的故事:白蛇救下男子後發生不一樣的事情
子宮癌可發生擴散轉移嗎?子宮癌疾病分為幾期
女子近距離直播鯊魚,還用籠子自我保護,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卻對世間發生的事了如指掌,鬼谷子到底厲害在哪裡?
因為生孩子,你身邊都發生了哪些奇葩事?周圍全是兒子,沒有閨女
如果潛艇在水下發生事故,艦上士兵該怎麼去逃生呢?
真的不是段子 煤氣泄漏報警器響 男子關閉閥門後抽根煙冷靜一下 屋內發生燃爆
白癜風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做試管嬰兒的時候如何避免宮外孕的發生?
哪些癥狀預示著頸椎病的發生
延安一井場發生火災致一男子身亡 縱火者竟是結髮妻子
女人患有「子宮肌瘤」,會發生這4個變化,做好這些預防子宮肌瘤
男子逛街遇到一隻白天鵝,沒想到之後發生了這樣的事兒
男人愛的是你還是你的子宮?如果沒了子宮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孕期,孕媽的哪些習慣會導致兔唇的發生?該如何預防呢?
男子不慎接觸這種植物後臉上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怎樣預防嬰兒痱子的發生
喵星人看了看鏡子,瞬間一臉的生無可戀,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范瑋琪兒子剛出生便被抱走了?這背後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