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中醫說:咳嗽了,試試這個小秘方,治肺不傷肺,流傳千古,效果好的不得了

老中醫說:咳嗽了,試試這個小秘方,治肺不傷肺,流傳千古,效果好的不得了

咳嗽是一種常見病,誘因很多。祖國傳統醫學對其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其中肺熱氣壅所致的咳嗽,是典型的實證咳嗽。它的主要表現就是咳嗽的同時舌紅苔黃、乾咳或者痰黃而粘稠,皮膚蒸熱,到了下午3到5點的時候癥狀比較明顯。今天要說的這個辦法,就是針對這種咳嗽。

準備桑白皮一兩,地骨皮一兩,粳米三錢,甘草一錢。將這些藥物水煎取葯汁服用即可。每日一劑,一周為一個療程。這裡的一兩,基本相當於現在的31克。一錢,基本相當於3克。各位可以按照此規律換算。

正如方才所說,此方針對的是實證咳嗽、肺內有熱、氣滯。既然如此,我們就清肺熱好了。桑白皮傾瀉肺熱而平喘,地骨皮清虛熱養陰,瀉肺中伏火,甘草調和藥性,粳米養胃和中。如此一來,正合治則。這就是千古名方瀉白散。

不過,若此方的奧秘只有這些,就不必在這裡與各位商討了。瀉白散治咳嗽的真正妙處,在於治肺而不傷肺,安全性非常高。

原來,像這種實證的咳嗽,中醫多將其視為肺苦氣上逆。朱丹溪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氣有餘便是火。肺為嬌臟,清肺火除肺熱,與其行殺伐之事,不如瀉肺氣之有餘。所以我們用桑白皮。桑白皮有個特點,就是味甘而辛。甘能補元氣,辛能瀉氣余。所以用桑白皮是非常恰當的。為了進一步保護肺這個嬌臟,我們用地骨皮和甘草來聲東擊西。地骨皮能瀉腎,腎屬水,肺屬金,金生水,所以瀉其子以解肺實。脾屬土,土生金,虛則補其母,所以用甘草健脾來防止瀉肺太過。總之,此方將藥性靈活掌握,應用藏象理論之妙,達到治肺不傷肺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護我們肺的機能。

正因如此,《古方選注》誇讚曰:「桑皮、甘草其氣俱薄,不燥不剛,雖瀉而無傷於嬌臟」。古籍又說:「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然肺虛氣逆,又非大苦大寒如芩、連、梔、柏輩所宜,故復以地骨皮之苦,泄陰火,退虛熱,而平肺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方子流傳千年,不治病,卻能「治百病」
一種流傳了千百年的「救命菜」,不僅好吃,而且名字也非常好聽,你見過嗎?
孔子被學生惹怒,忍不住罵了句「髒話」,沒想到卻流傳千古!
民間流傳的20句歇後語,再不收藏好,就真的沒了!
孝庄太后很漂亮嗎?流傳下來的只剩這一副真實畫像,看完不要吃驚!
蘇軾的這首詩,只是為了調侃人,沒想到卻千古流傳!
每一個朝代滅亡之前,都會流傳一些讖語,為什麼避免不了?
孔子被學生惹怒,罵了一句很難聽但話,但是卻流傳千古!
此人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卻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句
流傳千年的脾胃第一方,僅需十種藥材,解決多種脾胃不適!
毛骨悚然!這些民間流傳的風水禁忌,千萬不要做!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你怎麼看
網上流傳著那麼多的糖尿病剋星,其實效果值得一提的只有這三種!
坑了好多媽媽,這些流傳已久的輔食常識竟都是錯的!
孔子流傳千古的十大經典罵句,老師當得好,罵起人來也毫不含糊!
關節腫痛不用怕,5年疼痛被民間流傳小偏方搞定!轉給有需要的人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至今流傳,說這話的教師,混得怎樣?
中醫都是怎麼養胃的?這3個不花錢的方法廣為流傳!
流傳了千年的西湖十景,有一景其實並不完整!現在要補齊它,想聽聽你的意見
靈隱寺這副對聯流傳千年,看懂了煩惱自行去一半,真正懂得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