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79歲瓊瑤與繼子女互撕,我卻在這出狗血劇里看到了自己

79歲瓊瑤與繼子女互撕,我卻在這出狗血劇里看到了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讓最愛的人


活得沒有尊嚴


這次,不是瓊瑤阿姨的新劇或新書,而是她的家務事,上了頭條。


一年多前,瓊瑤90歲的丈夫、皇冠文化集團創辦人平鑫濤因罹患失智症(俗稱老年痴呆)而住院。最近這幾個月平鑫濤病情惡化,曾喊瓊瑤「媽」,一度讓她崩潰。


在平鑫濤是否插鼻胃管繼續救治問題上,瓊瑤與平鑫濤的前房兒女發生了矛盾,並最終撕破臉皮。

5月2日晚上,瓊瑤發信稱:


要把平鑫濤交還給他的子女,自己不再插手治療事務;


怕自己情緒失控,再也不會去看望平鑫濤了;


「我的人生一敗塗地」


瓊瑤今年79歲,到了「人情世故已看透」的年紀,若不是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勢必不會將這樣一場家庭大戰公開於世人。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次雙方的幾大矛盾點。

79歲瓊瑤與繼子女互撕,我卻在這出狗血劇里看到了自己



瓊瑤與平鑫濤


三大「撕」


其一,該不該插鼻胃管

瓊瑤無法接受給丈夫插鼻胃管這樣的行為。在她看來,「愛到極致,不是強留他的軀殼,是學會放手」,「結束殘忍就是對他的仁慈」。


雖然最終她妥協了,但她覺得自己背叛了對丈夫「不插管」的承諾。


平家子女反駁,瓊瑤提議安樂死,是因為她始終無法接受平鑫濤失智這件事,「父親不再記得您,無法對您說愛,就是沒有靈魂的肉體,不值得活下去。」


得出這樣的結論,基於瓊瑤自己在臉書中記錄到,平鑫濤失智後,她每天會問丈夫三個問題:你好不好,你有沒有不舒服,你愛不愛我


以及怕平鑫濤忘掉自己,她每天早晨都會走到他的床邊大聲說:你親愛的老婆來了!


當平鑫濤徹底想不起她時,她寫了篇文章《當他將我徹底遺忘時——天地萬物化為虛有》(看到標題是不是特別想唱出來),滿滿的悲情。

79歲瓊瑤與繼子女互撕,我卻在這出狗血劇里看到了自己



其二,誰照顧得多


瓊瑤說,從平鑫濤2002年生病後她就在照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平家子女表態:瓊瑤誇張了自己的付出,平鑫濤在療養院,終日陪護的是護工,瓊瑤每周只去三次。


平鑫濤兒子平雲的公開信中更是提到:


父親50年來對您的照顧總是盡心儘力、無微不至,我們很感謝這一年多年來您反過來對父親的照顧……您有1個秘書、2個看護、1個傭人可以使喚,您有兒孫,父親也有自己的子女,您並非孤立無援。

79歲瓊瑤與繼子女互撕,我卻在這出狗血劇里看到了自己



瓊瑤與平鑫濤


其三,由矛盾引發的翻舊賬:瓊瑤插足父母婚姻,導致他們家庭分裂


繼子平雲在信中指責:「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麼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並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


這裡不得不提下瓊瑤和平鑫濤曾經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平鑫濤是瓊瑤的出版人和經紀人,為她鋪就了事業黃金期,瓊瑤的小說是《皇冠》出版社的台柱。共同的語言、事業讓兩個人互生情愫,但那時的平鑫濤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妻子美麗賢惠。最終平鑫濤選擇了離開妻子,1979年與瓊瑤結婚。

婚後的幾十年來,兩人舉案齊眉,相伴老去。


在面對繼子這樣的「指控」,瓊瑤5月2日的公開信也開始翻舊賬,數落自己不該遇到平鑫濤,不該支持他的事業,不該幫助他發展壯大,你們怎麼能「如此殘忍和惡毒」?「我現在萬念俱灰,也不再相信人間有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瓊瑤自始自終都沒有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是平鑫濤猛烈追求她,她幾度想放棄,但平鑫濤以死相逼。她曾說「婚姻出現第三者,歸咎在男人。」當時一旁的平鑫濤也回應:「我可以接受,感情這件事情不得已。」


可以看出,兩方撕到最後都成了情緒的宣洩,沒有針對「插鼻胃管這件事」就事論事,而是扯了很多以前的舊帳、恩怨的糾葛,最重要的問題反而得不到充分討論。


最好的告別


對比雙方的公開信,平家子女的態度相對冷靜克制;瓊瑤則語氣激動,用了無數感嘆號,就如她筆下的男女主角一樣,是一種咆哮式的控訴。不嫌家事鬧得不夠大的網友們因此調侃「奶奶戲真多」。


但看完一邊倒的評論,有點心疼79歲的瓊瑤奶奶。照顧病人是一件很艱辛的事,尤其是照顧所愛之人,旁人一點點的指責都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瓊瑤此番一連串發文,或許是一個寫作者想要通過文字抒發將要崩潰的情緒。


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否插鼻胃管、繼續救治上,這次我站瓊瑤這邊。


首先,如何治療,是否放棄治療,在法律上配偶比子女更有發言權。


其次,兩個相愛相伴五十年的人,一方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另一方勢必也能感受得到。不管是放棄治療,還是瓊瑤最後在信里說「暫時不會再去探視他了,免得情緒決堤而崩潰」,都可以理解為:

她不願看到愛人遭受這樣的痛苦,而自己又無能為力。


更何況,她面對的是一個失智的伴侶。


失智,被很多醫生公認為最痛苦的疾病,患者痛苦,家屬也痛苦。我去年過世的奶奶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也患了這個病。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感同身受,在一旁照顧的人那種無助與絕望。


奶奶平時有護工照顧,我從北京回家看她。一直以來她都是最寵我的長輩,家裡很多人她都認不得了,但還認得我。怕我餓著,在我回家那幾天,天天都會上演這樣的劇情:


打開冰箱,奶奶拿出一塊冷凍的肉,說晚上就紅燒它吧。頻率是:5分鐘/次。有一次回家,我曾試過把冰箱貼上十道膠條。


幾天下來,當你每隔幾分鐘就要回答「不餓」、「還沒到午飯時間」、「不是剛吃過嗎」、關冰箱,心裡就會像壓了一塊很重的石頭,時常有呼吸不暢的感覺,有時甚至要按耐住想發火和崩潰的情緒。更不用提天天照顧的我的父輩們,心情會有多壓抑。


後來奶奶在一次睡眠中安靜的走了。從奶奶的事再來思考瓊瑤的選擇,就不難理解她:


我們不願意最愛的人活得沒有尊嚴。尤其是這個最愛的人,在沒有失智的時候總是帶給別人正向的樂觀的幫助,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必他也不願意成為別人的負擔。


影響奧巴馬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阿圖.葛文德在他的書《最好的告別》里提到:

現代醫療忽略了患者對尊嚴和生命完整性的需求,沒有考慮過這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到底是應該體面地退出,還是痛苦地熬到最後?


有時候醫生也會忘了醫療救助的目的應該是讓人回歸有意義和有質量的生活,而非在患者身上插滿各種管子,維持最後的生命,給予病人或家人虛假的希望。


或許根本就沒有什麼最好的告別,瓊瑤才會立下遺囑說:「幫助我沒有痛苦地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地活著,意義重大!


生死問題,最好的選擇就是聽病人自己的意願。平鑫濤立下遺囑,「病危的時候希望走得清清爽爽」,瓊瑤尊重他。不管是傾向平靜離去,還是堅持到最後,每一個決定都不是輕鬆的,都蘊含著極大的悲傷、無奈和對親人無限的愛。


這種兩難的選擇不僅僅發生在瓊瑤身上,也是無數病人的家庭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


而在目前網友的評論中,有不少是基於瓊瑤和平鑫濤過去的事情進行道德審判,但一段相約走過半個世紀的感情,已經不需要向我們證明,她是了解他的,並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


比起用非當事人的心態來看一出狗血劇,或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生命都會有走到盡頭的時刻,那時我們願意為活著,做哪些妥協?選擇無所謂對錯,但需要儘早思考,並與家人達成一致。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淚目!13歲的金毛看到當兵回來的主人: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
兒子五歲被拐,多年後母親摔倒被人扶起,看到那人的臉傻了
婆婆每月讓我打2千,說給孩子添衣服,看到女兒那一刻我愣住了!
在這裡,我看到了純粹
老公花14萬裝修的房子,當看到冰箱時我愣了,這是怎麼想出來的
孟美岐出演《舞出我人生6》,在粉絲看到男主那一刻就棄劇了
女兒生孩子,我到醫院後看到女婿,反手就給了他一巴掌
狗狗在家搗亂被女主人凶了一頓,看到男主人回來一下子衝到他的懷裡!
張鈞甯素顏出鏡宛如18歲的少女,可是看到她的脖子差點嚇哭我
小伙和女朋友剛結婚,看到她卸妝的樣子後竟說出了這番話
女兒生孩子早產我去晚了,到產房前看到女婿,我上去給了他一巴掌
8歲男孩過目不忘,看到醫生給的報告,孩子父母出了一身冷汗
18歲女孩接到陌生電話:媽,我想你,兩個月後看到打電話的人懵了
女兒生孩子早產我晚到,走到產房前看到女婿,我上去打了他一巴掌
主人將小龍蝦丟在廚房,出去接了個電話,再回來看到這幕後笑哭了
苗苗素顏出鏡扎著馬尾如16歲少女,但看到她臉上笑紋我卻差點被嚇哭
你只看到了男子怒摔熊孩子,卻沒看到背後的真相
母親送了只橘貓給女兒,一年後看到這幕笑哭:我養的是豬吧
女兒遠嫁兩年,我給她發去信息「閨女,想你了」,看到回復我哭了
媳婦說在桌子上給我留了一半葡萄,看到葡萄我該不該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