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 Richard Burbridge 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i-D》,2004年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對於時尚圈的影響力是超凡的,她所做的一切都超出了時裝設計的本身,堪比一種極為崇高的藝術信仰。她的創作概念和思維模式是一種遊走在二維和三維空間之間的,極具挑戰性和顛覆性的行為藝術。立體模型廓形也好,不規則剪裁也罷,對於川久保玲來說,這些都不過是一些單調又具象的名詞而已,而川久保玲更在乎的,是一種超乎時尚之外的「存在感」。今年 Met Gala 通過對川久保玲近半個世紀經典設計的回顧和梳理來致敬這變革女王充滿戲劇性的職業生涯,和她帶給時尚圈無窮無盡的啟發和靈感。

傳奇造型師 Grace Coddington 曾說過:「川久保玲的設計開闢了時尚圈的另一種姿態,她的衣服有刻畫人性的魔力,這種力量是微妙而懾人的,和她的個體魅力一樣,都是無可複製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自1973年品牌Commes des Garcons創立以來,一種關於川久保玲式的審美討論就從未停歇,她的審美和那些「反時尚」的單品一直在改變和「塑形」我們看待「美」的標準。對於川久保玲來說, Avant Garde 意味著解構主義和不實穿,而就是這種無所畏懼,忠於自我的態度啟發了包括Jean Paul Gaultier、Donna Karen、Viktor&Rolf等一代先鋒設計師,奠定了她無人能及的高度和地位。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ebastian Faena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V》,2013年


川久保玲一直試圖用這些打破身體力學和結構的設計告訴世人什麼才是真正的相互駁斥:時尚的和反時尚的;設計的和反設計的;過去的和未來的;高級的和低俗的,剛硬的和嫵媚的都曾在她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她的衣服從「遠處」看上去像是一個個設計上的缺憾和疏漏,但實則卻是一步一步被精心安排出來的藝術展示。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Craig McDea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Interview》,2014年


將她稱為時裝界的「另類設計師」一點也不為過,川久保玲就像個離經叛道的「酷小子」,用西方的制衣手法來演繹東方人深沉的思考邏輯,用或蜿蜒,或利落的線條來承載意味深長的色彩,用這些意識形態的衣服給這個日趨「網紅爆款『的行業一記響亮的耳光。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Peter Lindbergh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1988年


《WWD》曾在2004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說山本耀司「創造」了黑色,那麼川久保玲則將黑色改寫的更加讓人思考。只有她能用這種寂寞又生動的色彩創造、再創造、最終混合成新」。的確,黑色是既是最能代表川久保玲和她所標榜的「廣島時髦」的顏色,也是她設計中的一個的簽名式標籤。但是縱看這位時裝女王璀璨的職業生涯,黑色彷彿只是她設計中的一個篇章,或是一種人們對於她的片面認知。其實能夠用來解讀川久保玲作品和輝煌時期的色彩遠比你想像的更加絢爛和豐富。


黑色啟發了她的事業


標榜了一種名為「川久保玲」的設計風格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Craig McDea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2017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teven Klei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V》,2015年 (左)


攝影師Craig McDea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2017年


起初,川久保玲只「信任」黑色,因為在Commes des Garcons的巴黎首秀上,川久保玲曾為80年代喧鬧而浮誇的時尚圈帶來一場關於「反時尚」的全黑大秀,讓人為之震驚。隨後,在1997年的「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的秀上,黑色依舊是主色調,這些被附著在衣服表面的「支架」和「腫瘤」讓人們徹底看到了川久保玲設計里的「黑色幽默」。在2012年的秋冬系列中,她更是用黑色來演繹人類內心的恐懼和慾望,這些二維剪裁的時裝將黑色里的多個色度演繹出了絕妙的層次感。「如果說上帝為人們帶來了光明,那麼川久保玲則成功的『關上了燈』」,時尚女王Carine Roitfeld曾這樣說道。黑色也從此成為人們對川久保玲設計的解讀和認知。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teven Klei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V》,2015年


早在1980年,川久保玲的「all black everything」 曾被日本媒體稱為烏鴉族,她對於黑色的演繹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無論是有著」川久保玲蕾絲」之稱的經典蟲眼洞毛衣(1982),還是掛滿燒焦狀荷葉邊和損毀毛球的小風衣(2001),黑色都是最能詮釋川久保玲式叛逆的顏色。她所設計的黑色寬鬆衣體讓穿著者變得激進又神秘,但同時又有種被牢牢保護著的安全感。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Peter Lindbergh 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1982年,秋 (左)


攝影師Paolo Rovers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New York Times》,2013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曾說她的衣服是為那些不在乎自己老公想法的女人準備的,而黑色就恰如其分的解釋了這一點。磨損的面料、未完成的鎖邊、斜邊的剪裁倒出了一種既優雅又憤怒的蠱惑氣質,後來川久保玲解釋道,黑色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它可以幫助自己的客戶塑造出自己的獨特韻味和氣場。對於她來說,黑色是將自己作品變得直接而充滿力量的最大利器,「自從有了川久保玲的黑色,Avant Garde 徹底得被從主流時尚圈劃分出來」,著名歷史學家 Valerie Steele 曾這樣評價道。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ebastian Faena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V》,2014年


紅色是血和玫瑰的融合


川久保玲的紅色既是攻擊性


也是治癒系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Mario Sorrent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LOVE》,2015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Craig McDea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2007春夏系列


千禧年過後,川久保玲成為設計師們嘴裡最常出現的名字,比起80年代被比作「暴力時尚」的代言人,她成為Alexander McQueen、Viktor&Rolf和世人眼中的靈感女神。時裝世界開始漸漸想要去挖掘和理解這些形態怪異的作品背後的潛台詞,而紅色無疑是最能詮釋川久保玲這個時期心態和思維的色彩,有趣的是,這種象徵高昂生命力的色調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川久保玲的設計色盤之中,她的設計語言也隨之發生變化,難道是她「軟化」了自己的盔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Paolo Rovers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2015春夏系列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Paolo Rovers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而事實並非如此,和她所做的所有事情一樣,川久保玲在作品中對於紅色的運用也帶著自己特立獨行的思考美學。在1996年秋冬系列上,她用僧侶式的斗篷大衣為自己的秀場上帶來了一絲未曾謀面的隆重氣氛,緊接著在2000年秋冬季上,紅色再次以朋克氣質出現在了不規則剪裁的蘇格蘭方格外套上,就這樣,紅色彷彿成為繼黑色之後,被川久保玲使用頻率最多的顏色。直到在2015年的春夏秀場上,紅色的魅力被川久保玲毫無保留的釋放出來,有別於她之前的作品,這個系列除了耀眼的罌粟花紅和玫瑰紅之外,再無他色,川久保玲對紅色的鐘情達到頂點。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Inez Van Lamsweerde and Vinoodh Matadin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New York Time》,2015年


川久保玲的一針一線都是充滿正反面的,而在對於象徵著熱情和澎湃生命力的紅色的運用上也毫不例外。在這個完全詮釋紅色的系列中,柔美和希望是與不安和憤怒並駕齊驅的。被剪切成緞帶狀態的面料隨著模特的靈動步伐而搖擺,綉滿玫瑰花苞的「降落傘」裙裝,用柔美情懷把設計師腦海中對於社會壞境、戰爭和飢餓的不滿盡情包裹,而閃亮如血液的漆皮面料「小紅帽」形象則散發出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懼感。川久保玲讓噩夢與希望共生,如同黑色一樣,紅色也被她賦予了又獨立又錯綜的思考模式。


潛藏在叛逆和矛盾中的一絲輕盈


川久保玲的粉色如同她那無窮無盡的想像力

是浪漫而詩意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Paolo Rovers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W》,2008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Jeff Bark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Dazed & Cofused》,2012年


粉色的出現彷彿推翻了川久保玲一直維繫的硬朗朋克形象,自2010年以來,川久保玲的設計再度發生了新的變化,她開始運用起了絢爛的印花、溫和而精緻的荷葉邊,以及傳統的日本摺紙藝術為衣服做點綴。但這並不代表川久保玲對自己堅持的理念和遊戲規則有半點讓步,圖案和色彩雖然不較往昔那樣犀利,但廓形和結構處依舊將她所鍾情的 Avant Garde 氣場展露得毫無保留。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法國時裝設計 Jean Paul Gaultier 曾在接受日本 NHK 廣播電台採訪時說過,「川久保玲的作品是充滿詩意的,而在這些長得像怪物一般的設計的背後,她的內心裡其實住著一個單純又浪漫的小女孩」。倘若沒有如此豐富的想像力和浪漫情懷,川久保玲的設計也不會如此的 otherworldly;面料不會這麼引人入勝,卻讓人捉摸不透;輪廓也不會如此「失真」,甚至變得有些「卡通」。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ophie Delaporte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Idomenee》,2013年


2012年的秋冬系列應該是讓那些一路追隨川久保玲和她審美哲學的忠粉們最大跌眼鏡的一次,近乎完全扁平的廓形和日式摺紙般的 origami細節,配以寶石藍、紅色,以及櫻花粉等充滿電力的顏色一同出現,一掃往昔川久保玲作品中的陰鬱和深沉,讓這個 CDG 出品的時裝系列竟顯得如此天真和爛漫。當她為模特們穿上孩童時期的剪紙娃娃般的寬大外衣時,毛氈材質和波點元素彷彿還原了每個小女孩心中關於美的最初認知,原來如此酷酷的她也有如此小女孩般的浪漫情懷,雖然這也許並非是她設計的本意。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Sophie Delaporte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Idomenee》,2013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Comme des Garcons 2013秋冬系列


同意與否,這是個顛覆人們對川久保玲一貫思考的,具有轉折性的系列。無論是用流暢的曲線結構來重新塑造廓形、讓彩色豹紋和花朵圖案的交相呼應,亦或是推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相對「實穿感」的單品,川久保玲在這些棉花糖般粉嫩的衣服中「暴露」自己那如同孩子般的純真浪漫天性。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Ezra Petronio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Self Service》,2012年


其實粉紅色早在2008年的春夏秀場上就已經出現在川久保玲的秀場上,一個宛若卡通人物般的,滿臉被塗白的模特,身穿一套如同拼接茶杯墊的荷葉邊套裝做了開場。在那時,粉紅色就已經被悄無聲息的穿插進了川久保玲暗夜般色彩盤中了,只是沒人想到,傳說中的「朋克女王」竟然會在某一天真正去思考這種甜膩色調在自己品牌的存在意義。


花朵的精神與神經


川久保玲的花園撒發著懾人的魅力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Talia Chetrit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Document Journal》,2017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Jason Kibbler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俄羅斯版《Interview》,2012年 (左)


其實印花元素一直是川久保玲的一個拿手好戲,只是這些花朵彷彿是被施了咒一般,散發著致命的震懾力。對於一直在改變和突破的她來說,碎花圖案從來不是彰顯女性甜美氣質的圖騰,而更多的是以一種神秘的名族、宗教符號而存在她的設計語言之中。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玫瑰和罌粟花無疑是最讓她傾心的花朵元素,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川久保玲喜歡一切相互駁斥和矛盾的事物。她可以把五顏六色的花瓣元素印製在宗教首領式的加冕斗篷上,也可以讓嬌艷的玫瑰刺繡盛開在戀物癖情節的捆綁設計中,因為這兩種花朵本身就夾帶一種模稜兩可的糾結,它們是嬌嫩的,也有可能是邪魅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Comme des Garcons 2011年春夏系列


川久保玲用自己2017年秋冬系列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尚革命,她用不可一世的玫瑰圖騰來包容一切曾啟發她的文化思潮,從凡爾賽宮的奢靡、狂暴不羈的朋克,到被壓抑和控制的邊緣性學,每一處都被華麗的錦織面料和繁複的手工藝裝點得隆重而得體。花朵元素主宰了每一件 piece,從盔甲式的外套到不合比例的胸衣上都能看出川久保玲對玫瑰元素的雙面把玩,立體的3D線條為鑲金的玫瑰花瓣賦予了生命,招搖的蔓延開來。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像雪花一般寂靜


又像噪音一般鬧騰


川久保玲的白色是亦正亦邪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Karim Sadli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


《i-D》,2014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從未宣稱自己是個女權主義者,但是她的設計卻一直是圍繞女性主義而展開的,無論是將她們包裹在安全、舒適的巨大廓形中,還是用全新的制衣理念來詮釋一種超乎表象的女性美感,白色都是她用來詮釋女性精神的最佳色彩。白色在川久保玲的世界是亦正亦邪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攝影師Daniele + Lango 鏡頭下的 Comme des Garcons,2013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當它被用在了2012年春夏的 「White Drama」 系列中,白色顯得莊重又神聖。在這個全白的系列中,川久保玲把女性一生中每一個值得紀念的瞬間用蕾絲、硬質絲緞和白色花苞串聯起來。用垂墜至地面的絲滑面料為觀眾上演了一場關於出生、洗禮、婚姻、葬禮到轉生的宗教慶典。川久保玲用向50、60年 Cristobal Balenciaga 高定設計致敬的隆重廓形把女性的生命描述的極具史詩感,彷彿消亡過後出生的潔白花蕊那般珍貴。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Comme des Garcons 2000年秋冬系列(左)


Comme des Garcons 2012年秋冬系列


而在2005年秋冬季,川久保玲的另一個「全白」系列「Broken Bride」中,白色變幻成一種遊走於幽怨與空洞之間的氛圍,像幽靈一般飄忽在一款款以20年代傳統宗教婚紗為靈感的巨型蓬裙之間,荒蕪而寂寞。蕾絲和荷葉邊在這個系列中被處理得尤為特別,交至串聯起一種悲壯的情愫。原本象徵甜蜜和浪漫的維多利亞花朵,在古董頭紗和無限延長的紗質拖尾的烘托下,竟然顯現出一種詭異的感覺。長短不一的袖子、絕妙的扇形褶皺和一串串的潔白花型蕾絲讓這個「新娘」系列更像是一場蕩氣迴腸花葬。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獨家專訪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川久保玲為模特們試裝,1987年


Q: 為什麼把你的品牌命名為COMME des GAR?ONS?


A: 當我在一首歌里聽到這幾個詞的時候,我喜歡上了這三個詞的聲音。


Q: 你把定義自己為一個時裝設計師,還是藝術家?或者其他?


A: 我是一個女商人。


Q: 你的作品被打上「反時尚」的標籤。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


A: 如果「反時尚」代表了與別人的想法逆勢而為的創造,那麼是的。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Q:哪些詞可以用來形容CDG的精神?


A:有力、獨一無二、無可比擬(strong, never seen before, incomparable)。


Q:在CDG這個品牌35年的歷史中,有什麼是保持不變的?又有什麼是發生變化了的?


A: CDG的價值體系沒有發生過變化。我創建這個公司之初所秉持的創作基礎原則沒有動搖過。


Q:當你著手做一個系列的時候,什麼是你的出發點?


A:我試圖從零開始或是由一個抽象的概念出發,但是開始總是很難。


Q:你認為穿著的體驗和意義對於男人和女人有著怎樣的不同?


A: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地位。如果社會有限制性的因素,那麼穿著的意義和體驗就會不同。如果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完全自由的話,不會有區別。


Q:傳統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你如何與傳統保持關聯?傳統又是怎


樣影響你的創作的?


A:我對於那些陳舊的禁錮的傳統並不感興趣。我尊重那些自由開放的傳統,那些人們可以自由地闡釋和分析的傳統。我們必須保存好那些在精神上能夠給人以提升的傳統。


Q:什麼是21世紀里時尚領域最有趣最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


A:每一個領域都有其有趣的方面。


Q:你希望人們進入你的店時獲得什麼樣的感受?你希望他們從這種體


驗中帶走什麼?


A:我希望他們感到舒適自如並且激動,感受到這家店的活力所在。

川久保玲的設計里不只有黑色而已



Q:儘管你的設計經常被描述為「激進」和「不妥協」的,CDG仍然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吸引了一個很龐大的客戶群體。在各地臨時開設的游擊店也深受歡迎。你認為什麼是商業和創意的理想平衡點?你又是如何去平衡這兩者的?


A:創作的基礎一直都是相同的,但同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自己的目標。游擊店是一個創意想法,同時也具有商業性。


Q: 在倫敦的Dover Street Market,我們看到你的設計作品,也看到其他設計師的作品。同時,很多元素,比如音樂、食物、藝術品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你是否認為CdG是某種「生活風格」?或是一種生存狀態?


A:CDG有一種自己的價值體系,通過許多種不同的方法被表達出來。Dover Street Market只是這種表達的一個具體的體現。通過「美麗混亂」(Beautiful Chaos)這個概念,我希望創造出一個富有活力的創意聚集場所,在這裡形形色色具有深刻見地的人士可以匯聚交流,在一種信任和互相尊重的氣氛中自由地表達自己。剩下的工作就是全憑偶然性和人們協同作用了。


Q: 對你來說為其他設計師提供平台有多麼重要?你挑選學徒有什麼樣的標準?


A: 我只是為CDG做我所必須做的事情而已。當我給學徒加入CdG的機會的時候,我所看重的最重要的素質是對於創作的意義的深層次理解,和獲得這種成就的渴望。


更多良品


撰文_Sage 設計_link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倉 的精彩文章:

TAG:良倉 |

您可能感興趣

川久保玲的設計不只有浮誇,實穿個性的一面你不了解一下?
兼具質感和設計感 即使不保值 也會讓你保存很久
自信的冰島不只有足球,還有令人羨慕的生活與設計
這樣的設計不服不行,簡約卻豐富,而且真的很宜居!
這些設計師都很好「色」
誰說北歐設計都是灰色?綠色與淺藍也一樣有個性
全球公認的「設計巨星」,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哦!
誰說北歐設計都是灰色?綠色與淺藍也一樣有個性!
做設計,不得不知道的
夏天怎麼穿黑色衣服才不顯得沉重?設計感、透膚效果!
夏季超受寵的短髮設計,不僅顯臉小,還有一種帥帥的感覺
球鞋帥不帥除了科技感和設計感,鞋帶也是必不可少的亮點之一!
幾個不得不看的衛生間設計小技巧,這樣設計更加安全方便!
雖然衣櫃設計的很一般,但這些細節處理,不得不令人佩服
讓人不服不行的奇葩設計
不可不知的區塊鏈七大設計原則
牛莉穿墨綠色長裙盡顯氣質優雅高貴,裙子設計的很是精緻,要是沒有那塊黑布就有的看了
如果所有品牌都設計成黑色?世界會是什麼樣
一個懷孕後還不忘「扎人」的服裝設計師
哪個「流氓設計師」設計的連衣裙,太「缺德」,一穿就脫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