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財報 | 別太「掐尖兒」,不然會像青雨傳媒輸官司又虧錢

財報 | 別太「掐尖兒」,不然會像青雨傳媒輸官司又虧錢



讀娛解讀年報之青雨傳媒篇。



近日,青雨傳媒發布了2016年年報,同比營收降89.8%,凈利潤降230%。在讀娛君看來,這個業績雖說慘了點,但也怨不得誰,畢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因胡歌主演的電視劇《獵場》及劉詩詩、佟大為主演的《如果可以這樣愛》兩部電視劇產生的首播版權糾紛在今年3月有了最終結果——敗訴樂視,和解湖南衛視。折騰了一年的訴訟案,不僅要依然履行合同,還拖累了2016年一年的業績,甚至在進入2017年也要肩杠近3個億的負債開工。而這,或許都因青雨傳媒的過於「掐尖兒」。





受累《獵場》官司,2016業績驟降近九成


早在2007年就成立的青雨傳媒因上市路的一波三折被業內稱為「資本市場老司機」,也就是這位老司機卻幹了一件不怎麼「老道」的事——在2016年因製作的《獵場》及《如果可以這樣愛》兩部電視劇同時杠上湖南衛視和樂視。而結果自然也可想而知,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和重要的客戶對簿公堂,還連累自己2016年一年無甚產出。而這也直接體現在2016年的業績成長情況上,與上年同比營收下降近九成,凈利潤下降230%,總資產增長率為負。





青雨傳媒作為一家輕資產影視公司,受資金的制約,其一直以「小產、高質」立足於影視圈,在2001年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展現了其製作電視劇的實力,2009年的一部《潛伏》又讓其爆紅電視劇行業,也因孫紅雷、祖峰、羅海瓊等明星的入股開啟了資本市場之路。據公開資料顯示,青雨傳媒於2011年股改完成,在2015年登陸三板,其時的市值為8億,而目前總值為13.5億,雖說體量不大,但成長還算平穩。






近年,青雨傳媒每年的產量都是保持在2-3部劇,其堅持「一線導演、一線編劇、一線演員」原則,製作的電視劇一直具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作為一家專門從事電視劇製作的公司,青雨傳媒的主營業務為電視劇銷售及廣告收入,電視劇版權收入是主要來源,在2016年,電視劇銷售占營收比的100%。雖然,在2016年年報中,其表示「將與植入廣告客戶開展業務合作,在不降低精品電視劇水準的前提下,在劇情中巧妙植入廣告,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渠道」,但在2014年僅占營收比的3.03%,2015年、2016年廣告費收入均為空白,既揭示了其主營業務的不健全,也顯示了營收過於集中的風險,而這也恰恰成為其2016年業績的掣肘。







只是,在讀娛君看來,造成青雨傳媒2016年業績驟降的原因可能不僅是業務模式的不健全,還有其對待事物的「掐尖兒」理念。



過頭的「掐尖兒」,青雨傳媒得不償失



在2015年8月,值青雨傳媒上市之際,其董事長、《潛伏》《獵場》的總製片人張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分享了青雨傳媒做大劇並作出頂級利潤的「掐尖兒」戰術。其中,張靜的一段話讓讀娛君一直記憶深刻——「我剛來的北京的時候,和我先生(著名製片人張宏震)陪鄒靜之老師逛胡同古玩市場,他跟我們說買古董的原則就是「掐尖兒」。你「掐尖兒」,升值空間其實是很大的。之後,我們做事情的方式,都是「掐尖兒」。你「掐尖兒」,你就是獨一無二,就變成了奇貨可居,然後你就有了議價的能力和空間。因為只有你有,沒有任何可比性。」





青雨傳媒董事長



作為製片方,打造精品,製作頂級電視劇的掐尖戰術可以理解,畢竟,只要有市場、有質量保證,自然會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但如果在合約已簽的情況下,還想再進一步的掐尖兒,恐怕「掐」的就不是利潤,而是人品。一如前文所述,青雨傳媒因電視劇《獵場》而與老客戶樂視及湖南衛視的對簿公堂。



青雨傳媒欲「單方毀約」不成,《獵場》被擱置近一年


據悉,電視劇《獵場》是由姜偉執導,胡歌、孫紅雷、張嘉譯、陳龍、祖峰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主演的一部職場獵頭題材的大劇。《獵場》於2015年8月在杭州開機,當時沉寂十年的胡歌主演的《偽裝者》和《琅琊榜》還未開播,也沒有迎來影視生涯的第二春。而其時的《獵場》因強大的演員陣容和編導實力而備受關注,成為青雨傳媒在2015年的大製作。也因此,有媒體報道,《獵場》尚未開拍,劇價就飆到頂級。






網傳有業內人士爆料稱,湖南衛視是以單集300多萬的價格拿下了該劇獨播權,而這個價格在當時也確實不低。但是,戲劇化的是,就在2015年8、9月,胡歌因《琅琊榜》《偽裝者》的熱播而身價大漲,彼時再看《獵場》於青雨傳媒而言無疑被「賤賣」。於是,就有了後來因《獵場》與樂視及湖南衛視關於獨家首輪播放權的糾紛。



關於這場糾紛坊間流傳三種說法:一、胡歌身價大漲,《獵場》被賤賣,青雨傳媒想坐地起價,加大議價空間及利潤。二、有競爭對手截胡,高價購劇。三、版權賣出後,優質電視劇價碼的水漲船高。據傳,在2015年胡歌主演的《琅琊榜》被賣出了單集600萬的高價,幾乎是《獵場》的兩倍。



而今時不管真相如何,對於青雨傳媒被指「惡意解約」,樂視及湖南衛視被訴未及時付款的官司已經落下帷幕,青雨傳媒繼續履行協議,相比於真相如何,可能對於劇迷們而言,更關心的是《獵場》的定檔。



《獵場》終定檔?影視劇適銷性風險不可忽略





近日,隨著青雨傳媒這場官司的終結及年報的發布,《獵場》再次引起關注,並傳出定檔2017年下半年的消息。只是,因版權糾紛被擱置近一年之後,《獵場》的播出會如預期成為一部年度大戲嗎?或許,還是帶有更大的不確定吧。



如果《獵場》在2016年如期播出,對接《琅琊榜》《偽裝者》的火爆人氣,只要《獵場》品質過關,贏面很大,畢竟導演、演員的實力是被屢次驗證過的,而且,對比2017年,2016年的大劇並不是很多。但是,「掐尖兒」的青雨傳媒卻在2016年將精力放在這場糾紛案上,導致《獵場》被挪檔2017年。



據讀娛君所知,大多因某些原因被擱置的劇集,即使後來播出也難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水花。




例如,2016年首播的《美人私房菜》,其在2014年就拍攝完畢,時隔兩年上映卻因收視率差被「腰斬」,連最具話題的人氣小花鄭爽也救不了它;胡歌於2010年主演的《苦咖啡》也於近日在各大視頻網站首播,目前,愛奇藝播放量900多萬,騰訊不足60多萬,優酷500多萬……雖然情況不盡相同,但是,影視劇適銷性的風險還是存在的,並會隨著擱置時間的延長而變大。屆時,命途多舛的《獵場》是否會迎來柳暗花明,還真不好說,而一同被耽誤的還有《如果可以這樣愛》。





作為一名「插入者」,考慮到2017年影視劇的風向、觀眾口味的變化以及製作質量的差異,留給《獵場》的空間並不是很大。據讀娛君不完全統計,定檔2017年的大劇涉及玄幻、歷史、宮斗、都市、青春等各種題材,《如懿傳》、《楚喬傳》、《贏天下》、《歡樂頌2》、《醉玲瓏》、《琅琊榜2》、《夏至未至》、《九州海上牧雲記》等各種大劇紛至沓來。2017年是各種大劇集體湧現的一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同是大製作,面臨不同題材劇、同質劇的擠壓,勢必導致觀眾分流嚴重,而這種局勢之於《獵場》並不樂觀。一旦失利,青雨傳媒的2017恐怕也不好過。





更多文章:


觀點丨紮根80、90後,坐收00後,這些音樂人都選擇了在線發行數字專輯



財報丨營收44億凈利潤增幅創新低,華策影視2016還經歷了抄襲、行賄



觀點丨市場需求推動少兒國漫成藍海 我來解析一下它的套路



財報丨靠范冰冰賺了9.8億,唐德影視卻難填綜藝、電影上的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娛 的精彩文章:

TAG:讀娛 |

您可能感興趣

專訪青雨傳媒董事長張靜:刷臉不如刷劇本,劇集質量決定江湖地位
青雨傳媒兩家供應商「失聯」;鮮漫文化獲B站數千萬元A+輪融資;Spotify第一季度凈虧損2.1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