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為什麼是三天,為什麼不是四天,不是一星期?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點擊播放 GIF/99K



微信推出「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這個功能後,立刻有人嘗鮮了。點開他們的頭像,只能看到這三天里零零星星的一點內容,三天前發生了什麼再也找不到蛛絲馬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成了我們了解一個人最快最便捷的渠道。看看他分享了什麼文章、音樂,去了哪,發表了什麼心情,好像就能看到一個人的性格面貌了。

如果探究欲強一點,或是抱持著盡量抓取更多數據以便研究結果更準確的心態,翻遍他的朋友圈,就相當於了解他的成長史和心路歷程,算是做到知己知彼了。


可以說,看朋友圈還是有點幫助的。


但是現在,當你只能看到三天的朋友圈內容,想了解一個人難度加大,壓力也加大。如果你在三天前沒來得及去關注一個人,便很難間接地知道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想關注一個人,開始變得有期限了。


這種期限背後,有很多兜兜轉轉的小心思。當一個人選擇去勾選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心裡是有波瀾的。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01


引起關注,獲得存在感


無論是只展示半年,還是選擇展示最近三天,甚至是徹底關閉朋友圈,都是一種改變。這種風吹草動看起來是不想暴露太多信息,不想被關注,但實際上卻可以通過改變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真正關心你的人一定會來問你為什麼只展示三天朋友圈」,一位朋友這樣告訴我。

的確,這種改變成功地喚起了別人的好奇和猜測,他們要麼主動詢問,要麼會下意識地主動留意你的朋友圈內容。這種狀態好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少了全部鋪陳的乏味,多了撩人的神秘感。


在每天繁複的朋友圈內容里,缺失反而成了一種珍貴,留白倒成了一種新意。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02


找補安全感


正如前面所說,朋友圈是了解一個人的快速通道,只要對方展示朋友圈內容,就意味著你自願公開你的信息,不管手機另一端的那個人是誰。


但這種全面暴露並非是真正坦誠和讓人感到安全的,尤其是面對那些我們並不熟絡甚至是剛加上好友的人,我們並不確定把自己的生活雙手奉上是否合適。


如果選擇了朋友圈不可見,又顯得矯情小氣,那麼索性就只展示最近三天的內容,找補了安全感,又體面。


有些人自嘲說,有了這個功能之後,再也不擔心自己的「黑歷史」被挖墳了,心裡踏實多了。

從全面開放朋友圈到只展示三天,這是一個收緊的過程,這種收緊也是內心層面的折射。我們在信息過度溢出的時代,終於能抓住一塊保障安全感的浮萍。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03


減少羞恥感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關於為什麼有些人發了朋友圈卻又刪除——《他發了朋友圈,又刪除了》其中提到過,我們對於過去某一刻的自己會產生一種羞恥感,這種羞恥源於不接納。


並非每個人都有穩定的人格,即便再穩定,也會有那麼些時刻是衝動的,在衝動之下我們選擇用朋友圈來宣洩情緒,雖然即刻得到了放鬆,事後來看,卻總會有一種不適感,這種不適就是內心的羞恥。


我們不能面對那時那刻的心情,連同那時那刻的自己也想一起否定。


平靜下來,你會覺得某一條朋友圈是幼稚的,是矯情的,是負能量的,是充滿了憤怒的,你不能接受自己有這樣一個部分,刪掉或許是最眼不見心不煩的方式,既不讓看客再有憑據去捕捉你的衝動,也不會讓心頭的羞恥感縈繞。


可畢竟刪掉總是要花費點功夫的,選擇只展示三天卻是簡單的。三天後的你,不必擔心被窺探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那樣讓你羞恥的時刻從未真正發生過。

我問一個同樣選擇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為什麼,她說「人總是覺得三天前的自己是個傻X」,我說那如果可以選擇只展示一天的朋友圈呢?她說,「那我一定會選一天,因為昨天的我也是個傻X。」

為什麼只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其實關於這個新功能我最納悶的問題是:為什麼是三天,為什麼不是四天,不是一星期?


但我立刻覺得自己較真兒了,三天或許只是一個隨機選擇的虛數,它只是讓我們有一個機會去選擇自我暴露的程度,在我們感到不舒服感到不安全甚至只是心情不美麗的時候,我們可以按下一個開關,開啟自我調適的模式。


輕輕巧巧的一個選擇,讓我們長舒一口氣,讓我們暫時的獲得一種自我慰藉:就好像改變了朋友圈的展示天數,我們就能真正改變自己一樣。


網上流傳一個段子,「非好友可以看十條朋友圈,好友只能看最近三天朋友圈,請問,我加你們好友是為了什麼呢?」


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內心波瀾選擇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內容,其實都是關掉了一個通道,一個真實面對自己的通道,一個跟別人隨時連接的通道。當看到一個人的朋友圈只向你展示三天內容的時候,誰不會失落呢?


或許,對於我這種不時常刷微信的人來說,想看更多朋友圈內容,最合適的方式只能是把我關心的人刪掉了。


關於作者: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

- 還可以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