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何大多數「祖師爺」都是在街頭大路上傳道

為何大多數「祖師爺」都是在街頭大路上傳道







為何大多數「祖師爺」都是在街頭大路上傳道







內容導讀


世人好小術,所有的理由都是為了找到點自己下過苦工研究後覺得靠譜的功法和所謂的感覺。




殊不知「道心惟微」不易捉摸。大道清凈無為,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需要明師指點引路,這就是「明明德」的意思所指「搞明白那種明擺著的大道」。




貧道有個經驗,凡是好小術者,基本上都屬於自己特別聰明,對自己盲目堅信不移,對真傳基本懷疑到底,所以給這種類型的人傳道,雙方都很累,基本上沒有結果。總結一下就是信度不對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一般求道者經過多年判斷,經歷後,都在設想那種極端光明狀態獲得的大道真訣,起碼也要有過做個黃粱夢後的感覺,那面前的仙師便是確鑿實在的。



世上的名聲都是在心底中定位的,如果在荒郊野嶺中遇到一個異人模樣的高士,傳給他自認為似是而非的丹訣,一般來說都不會當回事的。




但是其實真正的丹訣,並不十分奇特,效驗只有師父才知道,所以那些自認為超級有效的丹法,往往不過都是低級小術。這大概都是好道者的最常見誤區。




一日小道士清晨起來,問曰:「師父何時講經說法傳道給俺們呀?已經堅持在這裡好幾個星期過去了,咋一點動靜都沒有捏?而且那些呆了若干年的師兄弟也有此想,能否給大家一個交代呢?」




此問一出,貧道便覺得十分有趣:道觀里本來應該是為那些高道們提供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但是縱觀歷史幾乎所有的神仙覓得仙種傳道都在荒郊野嶺或在十字街頭,或在大馬路上,甚至在夢中點化,很少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個別仙師在洞府中為大眾說道。




譬如,太上老君爺就是西出函谷關在道上傳法給關尹子。紫陽真人訪道千辛萬苦,轉遍了大半個中國,到了青城山遇到青城丈人,獲得仙訣而後悟道。隨後點化二祖石杏林真人,絕對是馬路邊上酒店中,傳道確實在隻言片語之間。



王重陽祖師在離家幾十里外的橋邊,遇呂祖點化。不過他老人家運氣好,收了號稱馬半州的馬真人為徒散盡家產,開創了道教叢林,隔三岔五都有對眾宣道的機會。




無論如何,馬路上,橋邊上,流放途中,都是傳道的佳處。有一點倒是很有趣,這些傳道地方附近,慢慢幾乎都建成了大道觀,傳道的人卻久久難見了。但現在想起來當時的情景,不僅僅別有情趣,那景色想必怡人,氣場相當貼切,看來類似貧道這樣為了讓大家學道環境舒適而建道觀,辦學院,招徠高道講經說法,的確值得商榷。




想到這裡,貧道問曰:「大家覺得桐柏宮目前修真環境如何?」




眾人皆面帶十分滿足感曰:「相當不錯呀!衣食無憂,飯菜可口,風光可人,氣候舒適,單房潔凈,吾等頗覺清閑自在相當受用呢。」




貧道笑曰:「為了讓大家系統化學習,不出大錯,修真高效,還要再辦一個道學院,你們覺得是否有道理呢?」



眾道人開心起來:「對呀!您老人家不是正在忙和著嗎?師傅用心良苦,我等深知,慚愧慚愧。但是等您老人家忙好道學院的事情,俺們不是又要等好幾年,這時光不饒人呀!」




貧道笑曰:「 那咱們是否可以一起來做事,齊心協力,不是正好邊工邊修真?」




眾道人曰:「你老人家功夫好,邊修廟,邊修道,邊辦學,邊得道,那是您得心應手的事情,俺們還需要一段日子磨練,眼下需要的是相對輕鬆的作息時間,營養合理的飲食和舒適的修鍊場所,加之您老人家耐心講解之下,才能開始修真,您說在理不?」




貧道曰:「的確在理。那退一步說,大家能否去化緣,解決每日吃飯、水電、房屋維修的開銷? 」




一道人曰:「這萬萬使不得!化緣需要消耗很多精力體力和時間,對我們修行不利,而且我們到這裡就是因為桐柏宮這一點,較之其他道觀輕鬆許多。何況據俺觀察,您老人家化緣絲毫不費力,還是你做此事效率高,這也使俺們大家佩服的緊。」



貧道笑曰:「好吧!能者多勞,有道理。不過能否再退一步,大家一起先把《修道五十關》研習,把清規戒律守住?」




有一道人挺身而出:「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吾聞古聖有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俺們最多是中士偏下,那《修道五十關》關關都是給上士設立的,你這不是存心笑話俺們,要攆俺們走嗎!這不行呀!那鍾離權老祖十試呂祖的故事只可以聽聽,你老人家最好從《西遊記》說起,就是菩提老祖傳給孫悟空七十二變真言開始,讓俺們大眾慢慢從中士轉變成上士後,再說那些高明的地方,才能信受奉行,對不?」




貧道笑曰:「也好!那猴子在得此好事之前,先做啥事呢?」




一小道士笑曰:「俺知道,那猴子先是漂洋過海四大部洲,然後找到老神仙,在山上砍柴七八年,最後菩提老祖生氣了,乾脆半夜把孫悟空叫過去傳道。」 眾人聞言大樂不已。




另一小道士對上述發言憤恨不已曰:「你說這七八年砍柴,就是師父設問的計謀得逞,這不又把俺們繞進去了不是,下面肯定是什麼,以事練心呀,用心若鏡呀,反正讓你幹活沒商量,哪有時間修丹呢。」



貧道看見道士們爭執不休,疑惑不解,困頓難熬的樣子,不禁想到當年師父師兄在山上的情景。




那時無論是誰,訪道的還是來玩的,幾乎人人都在主動找活干,每個人進到廟裡,很快就給自己定位,要找點活來干,連省里的領導來玩,都會自覺做點啥事情,徒弟們就是幹活,大清早天不亮做早課,完畢後就下地幹活去,滿山都是我們道士種的莊稼,水稻,油菜,青菜,豆子,地瓜,……。幾乎沒有人有空閑在抱怨任何事情。




關鍵問題,當時在道觀里的人都清楚,只有讓師父和大師兄老人家每天很休閑,只有眾弟子們幹活兒,才會真正營造出修真環境,才可能有空閑聆聽道法,而且師父看大家幹活做事的狀態,也會知道每個人的層次和進境如何,這是一個自然演進的修真過程,別無更好路徑。




不過貧道想說的是,即使神仙傳道給你,引你入門後,更要自己下苦功,假以時日,仔細琢磨,不能終日因為一點沒想通,就來問道,久而久之,惑亂加深,道心不知不覺退下,便可能產生諸多問題。




1

求道者眼力不濟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一般求道者經過多年判斷,經歷後,都在設想那種極端光明狀態獲得的大道真訣,起碼也要有過做個黃粱夢後的感覺,那面前的仙師便是確鑿實在的。




世上的名聲都是在心底中定位的,如果在荒郊野嶺中遇到一個異人模樣的高士,傳給他自認為似是而非的丹訣,一般來說都不會當回事的。




但是其實真正的丹訣,並不十分奇特,效驗只有師父才知道,所以那些自認為超級有效的丹法,往往不過都是低級小術。這大概都是好道者的最常見誤區。




2

求道者境界太低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世人好小術,所有的理由都是為了找到點自己下過苦工研究後覺得靠譜的功法和所謂的感覺。




殊不知「道心惟微」不易捉摸。大道清凈無為,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需要明師指點引路,這就是「明明德」的意思所指「搞明白那種明擺著的大道」。




貧道有個經驗,凡是好小術者,基本上都屬於自己特別聰明,對自己盲目堅信不移,對真傳基本懷疑到底,所以給這種類型的人傳道,雙方都很累,基本上沒有結果。總結一下就是信度不對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

師兄弟之間的矛盾鬥爭一般都很低級。




無論一個人多麼聰明,都會猜忌師父傳絕招給特定師兄,然後反應甚至下手之間常常是非常令人髮指的。看看六祖跑得夠快吧。其實那個行當學出來的都不在少數,學不出來的也不在少數,但是都是修行在個人導致的差異。這裡不說這個話題,太無趣。




4

實際上每個人的特殊緣法決定了對修真的進境。




依照玄門修法規矩,得老老實實在桐柏宮服務七八年,有一心一意至死不渝之心,方才有可能聞至道。而實際上本宮得法的已不止十個,但心思不定,欲以機巧而得聞大道的則處處劫難,遑論見道。




道門的修行不比其他兄弟宗教方便,的確是熬時光的工作,一個小訣效驗很快,但是沒幾個月伏不住氣神也順當不起來,傳道則幾年都悟不到,這個瓶頸扣上折騰下去的人不少。




5

學道沒有福氣也是搞不明白的。




前面都是撿聽得懂的說了幾句,即使修丹最要有福分,「進道有份」,許多人沒有福報,即使得著些秘訣,也無法理解。得些功夫,也無法受用。




現在回到正題,神仙都是大智慧之人,為啥不到廟裡傳道?




貧道猜想,因為仙訣傳出來,成功起來很快,師兄弟之間頓時仙凡立判,那馬上會導致得訣上手快的師兄遭到大家「重點注視」,傳法的師父也會遭到「特殊關照」。




此時做人就難起來,自古迄今基本上誰都無法擺平這個廟牆內的千古矛盾,你誰也扯不清這裡面的恩怨,無怪乎金庸的小說裡面79.967 %內容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自然衍化。




譬如:呂祖(於唐德宗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農曆四月十四)就深喑此種妙意,按理說許多後來的仙師(知名不具)都是他的親傳,按輩分排起來完全就是親如一家的師兄弟,但是為何從來沒有產生過六祖當年被追殺那樣的麻煩事?




這就是街頭大路上傳道的重要成就,想當初俺們道教宗師們一定對六祖(唐貞觀十二年638)的傳道慘案進行過長達158年之久的深入研究,知道大道傳播後的師兄弟之間矛盾恩怨似海深,乾脆俺們都來個神龍見首不見尾,傳道天下,堅決讓他們師兄弟之間挨不著邊,就再也不會鬧騰了。




不知道紫陽真人的傳道模式是否也來自呂祖親傳,因為南五祖都是單傳,這個矛盾顯然不會發生。當然王重陽祖師一葉七朵蓮花帶出來全真七子,的確看似是個反例,是在一個道場里教出來的。但是深入研究後不難發現,為啥重陽祖師突然羽化,然後全真七子立即各奔東西呢?




貧道不揣粗陋,斗膽猜測,教祖其實也把這個傳道模式暗中告訴大家,諸位得道之處各有其地,法財侶地的地,就是都不一樣的地方,並給每個真人留下一首詩,譬如「處機所學,一任丹陽」立馬就把兩大矛盾從容化解。到現在,真相大白了,無須貧道啰嗦,大家明白就好。




那麼說是否在廟裡帶徒弟,是否一定都不非常穩便呢?貧道過些日子,要對教內教外案例搜集一下,並細緻研究成功案例,拿出一個平安方給大家試用。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遲早會遇到自己的師父。當多生的那份緣成熟師徒相遇,弟子的內心總是有莫名的觸動。或悲愴,或欣喜,或釋然,或感傷,難以言表。多數是師父找弟子,有時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門來,但師父心中自然明了。當師父一眼認出了弟子時,而你卻全然不知。




師父會以特殊的方式來點化你,使你自己來到師父的面前。接下來是艱難的磨合,總要兩三年的時間。如果是你真正的師父 ,他也許會責罵你,擺布你,冷落你,抬舉你,寵愛你,放任你,經過不斷地熱炒冷拌,讓你雲里霧裡,高山谷底,天上人間,摸不著底。因為不打你不醒,不棄你不安,不傷你不懂,不折你不乖,不痛你不歇,不壓你不服······真是愛恨交加,受盡折磨。然後你也不斷試著逃開,而又無可奈何的乖乖溜回去,因為你發現你根本無法離開你的師父,你必須依止他。你還會急於知道接下來他又會給你一點什麼顏色瞧瞧。師父像烈焰,太近會被燒灼得遍體鱗傷,太遠又感覺到寒冷,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太難。此是師父強化有為,而令弟子進入無為中道。




為弟子的總在不斷表白自己,然而你總是一敗塗地,師父根本對你的表白置之不理。你只能乖乖地降服自心,甚至你會發現你十分渴望見到你的師父,乃至於提及你師父時心中那份喜悅,難以言喻。有時見到師父你又會緊張異常,恩師就像一面明鏡,從內在散發的那種清凈,覺性,智慧,讓弟子照出了自己業障深重。在師父面前,弟子慚愧萬分無地自容,滿腹話語,又難以啟齒。這樣來來回回的磨練,等弟子身上粗重的習氣磨掉後,你才能建立內心對師父完全的「信」「任」,這時師徒間才會有傳承性特質的溝通。這時你才有能力感受和領悟到師父語笑言談中無盡的悲心,你才能體會師父為弘法利生一路走來的苦難與辛酸,你才能看懂師父的缽中飯,杯中茶,笑中淚······做弟子難,為師更難。




真正的明師是延續慧命,引領我們出離生死走向解脫到達光明彼岸的大恩人。師尊之恩恩深似海,縱粉身碎骨難以為報。如不是恩師的慈悲,弟子尚不知要在人生的歧路上流浪到何時,弟子必會生生世世報答師恩。




在恩師的調伏下,你發現你的眼神越來越來柔和,總是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與善良之處。你的言語越來越溫和,生怕傷害別人的心。你的心越來越軟,甚至於對傷你最深的人,你也會生起無盡的慈悲,為他找到合適的理由。當你靜靜地憶念師父的時候,師父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音容笑貌,那清凈的本心和雀躍的姿態,時而如孩童般的純真,時而如老者的慈悲,時而猶如長者般的庄肅,時而如春風般的和煦,師父時時處處散發著自然的魅力。




師父就像一塊吸鐵石,而弟子就是一塊未經淬鍊的生鐵,牢牢地被師父吸引,無法逃離。你完完全全被他攝受,甘願降服自己於你的師父。以你清凈的身語意供養你的恩師。那些良善的特質像光芒一樣滲透你的心扉:敞開,接納,寬容,慈悲,清靜,覺性,智慧,安詳,淡定,甚至那猶如親人般的溫柔,勇士般的憤怒,都像一場場清涼的甘露法雨,長久滌盪著你的心靈,你內在同樣的特質被激發出來,你多麼願意像你的師父那樣。證悟者的一切所為,都是隨緣恆順利益眾生的方便示現,其本身已無任何過患,是光明心性的自然流露。漸漸地,你發現你的心胸越來越敞開,心量越來越大,身心越來越柔軟,能承擔的越來越多,你在回歸自性。而這些都源自於師徒間心心相應的傳授,無需言語。弟子視恩師如神,師徒間相應法的修持,有著無量的功德與利益。你得到了最親近的法脈傳承,得到了活生生的所謂的「法」,這也必須具德具緣。世上有多少缺陷就有多少種修行的方法。




在師父面前不要隱瞞你自己,把自己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你的師父,無論你有怎樣的缺陷,請相信你的師父,他會以最大的慈悲心來救治你。你越是執著什麼,上天越會給你出什麼考卷,非要你放下,這是道祖的慈悲,上天對你的恩賜。就看你明不明白。挺不挺得過。就在最弱處修,哪兒跌倒哪兒站起來,站穩腳跟。





微信號:daoyuancn

加關注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地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慾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地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又當,如何獲得幸福、成功、圓滿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向,並為探尋時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實的建議。關注道緣,從這裡開始遇見你的信仰!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緣 的精彩文章:

TAG:道緣 |

您可能感興趣

斗羅大陸三大女主角,為何大多數人都喜歡朱竹清?這三人你更喜歡誰!
一個縣衙捕頭有多大權力,為何被全縣人稱為五老爺?
一個縣衙捕頭到底有多大權力,為何被全縣人稱為五老爺?
蒙古那麼大,為何人口總數還沒有中國一個城市人口多,還那麼窮?
宋江作為家中大哥, 為何不叫「黑大郎」而叫「黑三郎」? 謎底在他爹身上
古代大俠行走江湖快意恩仇,他們從不工作,為何每天能大吃大喝?
大乘釘子戶阻擾新街道路硬化為何?只為一己之私利!
從「大金」到「大清」,皇太極為何要改國號?
為何和尚大多是胖子,道士大多很瘦?原因很簡單,但你想不到
國產航母和遼寧號差不多大,為何艦載機數量卻多了很多?
國產航母與遼寧艦差不多大,為何艦載數量更多了?原來是這一設計
為何和尚大多是胖子,道士大多很瘦?原因很簡單,但你想不到!
為何乾隆皇子眾多,卻傳位嘉慶?原來他是捨不得這樣東西!
歷史怪相:為何每一個開國皇帝的兒子,大多是仁厚君子?
為何香港的房子連陽台都沒有,大多數人卻搶破頭?看完真心酸
為何八路軍軍帽上會有兩顆紐扣?真相很簡單,大多數人卻沒想到
賭王千金何超蓮提前慶生場面宏大,大牌明星悉數到場為何獨缺她?
為何謝霆鋒一直喜歡大她十一歲的王菲?
為何如來佛祖與和尚都是胖子,而道教神仙和道士大多很瘦?
為何大多數皇帝都短命?這件事才是關鍵!網友:還是當普通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