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法蘭】


本周日(5月7日),法國將進行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在4月23日落幕的第一輪選舉中,中間黨派「前進(En Marche)」的候選人馬克隆和極右翼「國民陣線」的候選人瑪琳娜·勒龐分別以24.01%和21.3%的得票率入圍第二輪選舉。


此前備受「空餉門」詬病的保守派候選人菲永,以及大選前幾周異軍突起的極左派政治家梅郎雄則分別以19.91%、19.3%的得票率尾隨其後;而傳統左派社會黨候選人阿蒙只獲得6.36%的支持率,宣告繼奧朗德令人失望的5年執政後,社會黨在法國之破產。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2017年法國大選第一輪競選地圖(註:色塊僅代表該候選人在某地區得票率最高,並不表示該候選人贏下該地區所有選票。法國不採用美國「贏者通吃」的計票方法)


本人在今年2月份撰文預測勒龐將通過第一輪選舉,但將在第二輪被其對手(最有可能是馬克隆)擊敗;如今,該預測已實現了一半,足見馬克隆脫離主流政黨、精心包裝新自由主義的競選策略之有效性。馬克隆就像97年的托尼·布萊爾之法國版:年輕帥氣、朝氣蓬勃;出身於左派政黨,卻發跡於新自由主義。


2017年第二輪總統選舉將不會是2002年的重演


儘管大多數民調機構均預測馬克隆將以約62%對38%的絕對優勢擊敗勒龐,馬克隆卻遠不及2002年第二輪選舉前的希拉克那樣勝券在握:那一年,為了阻擋國民陣線的步伐,很多法國民眾在第二輪大選中捏著鼻子將票投給了希拉克,幫助其最終以82.2%的支持率高票連任。


筆者以為,馬克隆獲得62%的選票這一預測過於樂觀,馬克隆最終能贏得選舉,但比勒龐多出的支持率應當更接近10個百分點,而非20個百分點。


筆者的預測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觀察: 1. 極左候選人梅郎雄的相當一批支持者將在第二輪中棄權或投白票;2. 部分支持菲永的選民為右翼天主教保守派,從情感上會更傾向于勒龐而不是馬克隆;3. 馬克隆缺乏穩固的選民根基。 以下將逐一對上述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相當一批在第一輪投票支持梅郎雄的選民感到心灰意冷,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打出 「#SansMoiLe7Mai」(「5月7日我不幹了」)或 「#ni patrie ni patron」 (「不要祖國,也不要老闆」,「祖國」指勒龐,「老闆」指馬克隆) 的口號。在這部分準備投空白票或棄權的極左選民看來,恰恰是馬克隆之流所推崇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導致法國社會全球化發展不受控制、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拉大,從而為 「國民陣線」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土壤。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失業率越高的地方,往往勒龐的支持率也就越高;可見支持勒龐的中堅力量為全球化過程中的失利者,與美國支持特朗普的群體境遇相似

5月2日,梅郎雄的「不屈的法國(La France Insoumise)」黨在網路諮詢過其支持者後,公布了他們第二輪的投票意向:在參與該調查的24萬選民中,有34.83%的人願意支持馬克隆,而其餘近三分之二的人則準備棄權或投空白票。並且,考慮到第一輪中有七百萬人將票投給了梅郎雄,該民調僅僅是冰山一角,實際數據很可能對馬克隆更為不利。


其次,儘管菲永本人在對抗極右上比梅郎雄顯得更積極,公開站出來敦促自己的支持者第二輪將票投給馬克隆,但據筆者對法國右派政治生態的了解,菲永的部分選民根本不會買賬。


第一輪中支持菲永的選民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大資本家,以巴黎八區(即香榭麗舍大街所在區)的高薪族精英為典型代表(該區菲永的支持率高達50%),這部分人第二輪會支持馬克隆,因為勒龐的反全球化政策不利於其經濟利益。


另一類支持菲永的民眾並不一定很有錢,即右翼天主教保守派:這類人懷念法蘭西文明曾經的輝煌,將天主教作為法國的價值認同之一;他們認為自由主義是「道德敗壞」,更將當今法國社會所謂的「伊斯蘭化」視為洪水猛獸。因此,勒龐的反穆斯林及復興法國文化傳統之傾向十分吸引這類選民,而馬克隆的全球化立場則使他們深感恐懼。


最後,儘管馬克隆在第一輪選舉中勝出,卻仍然缺乏穩固的選民根基。根據法國權威民調機構OpinionWay網路調查顯示,54%支持馬克隆的選民是出於競選策略考慮 (即認為馬克隆最有希望擊敗勒龐) ,而並非認同他的施政理念。對比之下,勒龐的「根基」則固若金湯。另外,考慮到5月7日又恰恰落在一個三天的長周末上(5月8日為二戰勝利紀念日,所以5月6日至7日連休三天),部分立場不堅定的選民儘管第一輪選了馬克隆,但可能會忙於休假而放棄第二輪投票 (或者同時認定即使自己不投票,勒龐也不會贏),從而進一步縮小馬克隆與勒龐之間的差距。


法國現在飛不出民粹派「黑天鵝」


儘管給馬克隆潑了些冷水,但筆者認為他依然可以贏得選舉。


首先,法國左派有與法西斯和極右勢力鬥爭的歷史傳統,這一點在二戰期間體現得尤為明顯:法共是最早向德國納粹政權宣戰的主流政治力量之一,並為戰勝法西斯和維希傀儡政權而積極與戴高樂流亡政府合作。


儘管瑪琳娜·勒龐近些年來精心包裝「國民陣線」,與其種族主義的父親劃清界限,並基本使「國民陣線」由新法西斯政黨轉型成為右翼民粹政黨;但在左派的知識分子看來,該政黨的新法西斯主義淵源和部分選民根基仍然存在。


譬如,瑪琳娜·勒龐近期曾發表頗具爭議的言論,宣稱法國不需要對1942年圍捕巴黎猶太人的「冬賽館事件」負責;該言論即刻引起一片嘩然:要知道,前總統希拉克早已於1995年就此事件向法國的猶太群體進行過公開道歉。

因此,可以推斷法國社會中相當一批有良知的左派即使很反感馬克隆,也不會投奔極右。他們其中的一些人會為「抵抗新法西斯」而在第二輪支持馬克隆;而即使不將票投給這位前羅斯柴爾德銀行家,至少也能保證不再為勒龐增添票數。


在這一點上,法國的政治文化恰恰與美國的相反:美國受自由競爭文化及冷戰歷史的影響,較極右而言,更加反感極左,這也便是為何桑德斯在歐洲比在美國本土更受歡迎。與之相比,法國二戰期間被法西斯佔領的痛苦記憶猶存,而18世紀大革命斷頭台之恐怖已漸漸被人們淡忘;因此在法國的公共意識中,對極右的警惕性遠超過對極左的警惕性。


其次,儘管法國社會失業率較高且缺乏活力,其社會保障體系卻比美國的健全,貧富差距遠沒有美國大。法國不僅擁有全民醫保系統,而且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和收入狀況,還可能享受到住房補貼、用餐補貼以及交通補貼等福利。


另外,世界財富與收入資料庫(World Wealth & Income Database)今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1978年至2015年這三十餘年間,法國較窮的50%的人實際收入狀況平均改善了39%,而最富的10%的人實際收入則平均上漲了44%;而在同一時期的美國,較窮的50%的人的實際收入狀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下降了1%,最富的10%的群體之實際收入卻上漲了115%。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世界財富與收入資料庫(World Wealth & Income Database) 2017年2月發布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山姆大叔去年那場 「大美興,川普王」黑天鵝劇能上演看來一點也不足為奇了;與之相比,法國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較平均地分享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總體要比美國社會公平得多。因此,儘管法國社會因失業率高、穆斯林移民等問題有了滋生民粹的土壤,卻暫不足以將一位極右翼領袖推上總統之位。


馬克隆只有五年時間贏得民心


法國2017年很可能逃過民粹一劫;然而,2022年的情形卻不見得好轉,反而有可能更糟。《世界報》近日引用了一位梅朗雄支持者的話作為一篇報道的標題: 《「今天為了反對勒龐而投票(給馬克隆),就等於是在給五年後的勒龐送選票」》 (「Voter contre Le Pen aujourd』hui,c』est faire gagner le Front National dans cinq ans」)。 可見,在部分法國選民看來,馬克隆執政很大程度上將是薩科齊和奧朗德的延續,而不能帶來法國社會所需要的真正變革。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馬克隆 VS 勒龐 5月7日答案揭曉


譬如,對於社會失業保障,馬克隆一方面提出要擴大其受益範圍;而另一方面則計劃降低其月供,同時提出停止向「拒絕過兩份體面工作機會」的人繼續發放失業保障,以防止養懶漢。


該政策的出發點顯然是為了激發法國就業市場的活力。然而,薩科齊此前早就提出過「多幹活,多掙錢」,卻被輿論批評其取得的實際效果是「多幹活,少掙錢」。


奧朗德在任期間,也通過了新的勞動法使企業更容易僱傭和解聘員工,結果導致大批工會成員、學生和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更糟的是,原本設想該法律可有效降低失業率;但據《費加羅報》報道,今年三月期間,法國失業登記人口猛增4,3900人,為2013年9月以來最高月度增長。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2016年新勞動法通過期間,法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圖為巴黎的青年學生與維穩警察發生衝突


因此,問題在於,馬克隆鼓勵人們辛勤勞動的同時,是否能為法國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法國社會是否需要更多的就業崗位?如果馬克隆的經濟政策無法顯著降低失業率,而其社會政策又導致失業人群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則下一個五年期間必將擴充「國民陣線」的支持根基。

同時,對於伊斯蘭恐怖主義和敘利亞難民問題,馬克隆也一向含糊其辭。假如未來五年內法國本土再次發生類似於巴黎巴塔蘭劇院或尼斯英人大道那樣大規模的恐怖襲擊,馬克隆也難免被多數法國民眾視為同奧朗德一樣軟弱。


簡言之,這回不出意外的話,馬克隆將在第二輪選舉勝出,但其支持率不會壓倒性地超過勒龐。然而,如果馬克隆不能在五年內顯著降低失業率並有效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話;那麼,2022年大選當主流政黨再次齊聲喊「狼來了」的時候,法國民眾恐怕再也不會出手相救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