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法國最不可預測大選將見分曉 勒龐和馬克龍「一決雌雄」

法國最不可預測大選將見分曉 勒龐和馬克龍「一決雌雄」

法國最不可預測大選將見分曉 勒龐和馬克龍「一決雌雄」



資料圖


法國總統選舉決勝輪投票於當地時間5月7日舉行,儘管各方面顯示中間派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將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不過鑒於2016年歐美各國投票頻發意外事件,本次法國總統選舉結果還是難以預測。此前,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和「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進入第二輪投票。因為施政口號和選舉情勢相似,美國媒體甚至將兩人稱為法版「希拉里」和「特朗普」。


為什麼此前低調的法國總統選舉在今年擁有了和美國大選一樣的關注度,備受世界矚目?此次大選中勒龐所代表的極右翼強勢崛起的局面,又該如何看待?北京青年報記者帶您解碼2017法國總統選舉。

辯論


醜聞導致傳統政黨選舉失利


3月20日,五位總統候選人展開電視辯論,法國總統大選真正拉開序幕。之後的一個半月時間裡,法國大選進行了數輪電視辯論和一輪投票。


因為狀況頻出,有分析指出,這次大選堪稱法國幾十年來最不可預測的大選。先是2月份,原本被法國輿論普遍看好的右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理菲永陷入「空餉門」醜聞。4月4日,法國大選迎來第二場電視辯論,與第一場電視辯論不同的是,這次11名總統候選人悉數參加。法國電視一台當晚戲稱,11人正好可以組成一支足球隊,可是縱觀隊員,沒有齊達內也沒有格里茲曼,未來5年(總統任期)法國註定跟任何冠軍無緣。4月23日,法國大選迎來第一輪投票,11名候選人參加角逐。


根據法國憲法規定,法國總統由普選產生,每屆任期五年,總統選舉採用「多數兩輪投票制」。即在第一輪投票中如無人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則要進行第二輪投票,在首輪選舉中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兩位候選人中選出一位擔任總統。最終,馬克龍和勒龐5月7日「會師」決勝輪。


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後,法國兩大傳統政黨共和黨和社會黨的候選人慘遭出局。菲永因「空餉門」影響,只獲得了20%的有效選票,差兩個百分點沒能進入第二輪投票。社會黨候選人、前教育部長阿蒙得票率則更慘,其不受歡迎很大原因是被政績不佳的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拖累。


和往屆總統大選一樣,這些候選人的家庭話題也被搬到台前。比如,39歲的馬克龍娶了比自己大24歲的中學老師做妻子,現在他有3個繼子和7個孫子。勒龐也不乏話題性,她出生於政治世家,她的父親老勒龐於1972年創建了極右翼的國民陣線,2002年老勒龐還曾闖進了總統大選的第二輪,最終敗給希拉克。


標籤


兩人被稱為法版「希拉里」「特朗普」


5月3日,法國總統選舉最後一輪電視辯論,馬克龍和勒龐上演最直接、最純粹的交鋒。

他說她撒謊,她說他自大、傲慢;他說她重複愚蠢,她不斷打斷他,稱不要訓誡她;他生氣地搖著頭,她諷刺地笑著。馬克龍和勒龐上演了類似美國電視辯論的一幕,嘴戰多,理性辯論少,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希拉里和特朗普「互相傷害」的情景。


法國France 24電視台英文版稱,最初一個小時,兩人就就業、重振經濟等國內經濟民生問題進行辯論,後面的時間兩位候選人則聚焦歐盟和歐元區、法國在世界上的位置等國際問題進行辯論。在辯論中勒龐怒懟馬克龍:「我們現在可以叫你『奧朗德第二』了。」


確實,馬克龍身上貼滿精英的標籤,比如銀行家、技術官僚等,其早年也在法國最好的學校接受教育。48歲的勒龐,最大的標籤莫過於她來自法國知名的政治家庭——她的父親創建了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辯論中,馬克龍稱勒龐是危險的極端主義者,馬克龍強調著她的名字,是為了讓觀眾想起老勒龐——一個反猶主義者、大屠殺否定者以及一個對移民充滿歧視的人。在勒龐的描述中,馬克龍就是一個無情的銀行家的形象。


兩位候選人在歐盟、恐怖主義、法國停滯的經濟以及俄羅斯問題上都有分歧,他們沒有隱藏對彼此的蔑視。


馬克龍主張繼續向歐洲開放,實行自由貿易,留在統一貨幣區,加強歐洲國家的關係,對俄羅斯強硬,對大量不符合時代的勞動法典進行完善修改以增加就業崗位。馬克龍說:「我們身處在這個世界中,法國不是一個封閉的國家。」


勒龐在辯論中稱,法國整個工業正在被摧毀,國家被極端主義者侵蝕,這需要政府保護經濟,當下最急迫的是關閉邊境。勒龐還表示要讓法國遠離「野蠻的全球化」。


在恐怖主義話題上,兩人的交鋒最尖銳。這是法國選民最為關心的問題。勒龐的態度非常強硬,馬克龍認為勒龐的舉措都不切實際。勒龐則認為馬克龍的主張將分裂法國,使恐怖分子得利。


勒龐還認為法國法律應優先於那些「我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理事會成員制定的歐盟法律。馬克龍反駁稱,法國在強大的歐洲聯盟中才能對抗得了美俄兩大國。


分析


極右翼崛起讓法國大選成為焦點

正如有媒體所說的那樣,本屆法國大選前所未有地受到全世界關注。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法國出現社會危機,比如就業問題、經濟停滯、族群分裂等。


最後一輪選舉中,勒龐和馬克龍誰將最終勝出?他們又會給法國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呢?北青報記者為此採訪了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張利華。


法國社會危機給了極右翼機會


張利華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從現在看馬克龍勝算大一些。張利華表示,本屆法國大選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左右翼多黨對陣,原來選舉主要是共和黨和社會黨兩大黨對陣,本次大選候選人就有11個。第二,從1958年開始的兩大傳統政黨輪流執政或聯合執政的局面被打破了。這次社會黨和共和黨兩大黨候選人在第一輪都被淘汰,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尤其是社會黨候選人票非常少,主要是奧朗德政績不佳、經濟不景氣、恐怖事件頻發等原因所導致的。第三,極右翼崛起。2002年,當時勒龐的父親出乎意料地進入了法國大選決賽階段,選民對這一結果都表示震驚,他們對老勒龐進行抵制,最終老勒龐失敗了。此次選舉,不像2002年那樣全面反對極右翼,選民有搖擺,而且力量還不小。反對勒龐的雖不少,但同時出現了左派不表態或棄權的現象。極左派領導人就沒有表態要投馬克龍、反對勒龐,極左派里還有一部分選民表示要棄權。法國移民問題、社會危機比德國、英國嚴重,極右翼崛起就是反映法國社會危機、現實的一個產物。


對於本屆法國選舉的特點,《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今年法國大選不同尋常,兩個主流政黨候選人都未進入大選第二輪,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從1965年現代投票體系實行開始,共和黨和社會黨至少有一個政黨會出現在大選的「決賽」中,並且是通常兩黨都能在決賽中相遇。出現今年這種情況有幾個原因:共和黨候選人菲永被貪腐指控影響,而社會黨人阿蒙不受歡迎的很大原因是被政績不佳的奧朗德所拖累,而對主流政黨日漸不滿的情緒在歐洲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


談及本次法國大選和美國大選的相似程度,張利華認為,兩個國家的大選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勒龐提出的施政口號和特朗普有些相似,特朗普說美國第一,勒龐說法國優先,特朗普反移民、在美墨修牆,勒龐也是限制移民免費教育、限制難民入境。但兩者也有差異之處,美國是間接選舉制,小黨還是上不來,基本是在兩大黨之間。法國是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總統的制度,可以有很多黨對陣,比如今年形成了「五雄爭霸」局面。


中下層的支持讓勒龐有了機會


極右翼崛起是本屆法國大選一個突出特點,勒龐所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一路闖關,最終和中間派相遇決勝輪。


張利華表示,極右翼在法國崛起的現實,就是法國2008年開始的經濟停滯和社會危機造成的。經濟不景氣、生活水平下降、失業率高等導致民怨很大。

其中,社會危機的一個表現就是社會族群之間的分裂。在法國,法蘭西白人代表一個碎片化的群體,勒龐就是代表法蘭西白人、特別是中下層人士的利益。第一輪投票結果顯示,馬克龍受到了都市選民,尤其是巴黎、波爾多、里昂等大城市選民的支持。勒龐的支持者主要是集中在鄉村地區,包括法國南部和東北部,這些工業不發達地區的選民幫助勒龐贏了。此外,阿拉伯和非洲裔也是一個碎片化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聚集區,可很難接受比較好的教育,失業率高,對社會不滿。再者就是亞裔,如華裔和越南裔。目前有色人種在就業方面受到一定歧視,社會階層、族群方面碎片化,造成社會分裂越來越嚴重。一發生恐怖事件,法國民眾就抱怨阿拉伯、非洲裔移民,而他們對白人也越來越積累怨恨。


張利華稱社會危機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社會分化嚴重。她提到,法國的福利病越來越嚴重,薩科齊擔任總統時要搞福利制度改革,就是減福利,這造成普通法國人福利減少,下層白人收入越來越低,形成了社會兩極分化,而且青少年失業率高。失業的和減福利的下層人士不滿,勒龐就是主張保持福利,迎合了下層人士。數據顯示,法國政府財政的一大特點就是公共部門開支大。2016年公共部門開支佔GDP的56.5%,在發達國家經濟體中都屬於最高的。


就業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


根據民意測驗顯示,法國選民最為關注的事情是就業問題,BBC給出的數據顯示,法國當下失業率約為10%,在28個歐盟國家中位列第8。老牌西歐國家荷蘭失業率高於5%,德國低於4%,英國低於5%。而且,法國25歲以下人群失業率高達25%。另有數據顯示,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法國經濟恢復緩慢,2017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僅為0.3%。這次選舉中所有候選人都認為法國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


馬克龍在競選中曾提出主張削減2萬個公共部門崗位,減少公共開支600億歐元,將這些開支用於投資和減少失業,將失業率控制在7%以下。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預測,法國很難將失業率控制在8.5%以下,其中IMF將原因歸咎於法國僵化的結構問題。此外,法國每周35小時工作制也存在爭議,法國沒有禁止延長工作時間,但規定必須付加班工資。


張利華告訴北青報記者,極右翼在法國崛起還有多黨競爭體制下,法國政府行政能力比較弱這一原因。張利華指出,法國是多黨制,執政黨通常沒有長遠規劃,只有短期措施,由於這一競選體制,哪個執政黨都不敢得罪選民,搞結構性改革。比如薩科齊在任時縮減火車司機福利,這個福利是19世紀末蒸汽機時代以來的制度,但是一有抗議,政府就不敢削減。經濟、福利結構性的調整都搞不了,甚至基礎設施都搞不了,通常是國會通過了,地方議會不同意。執政者不敢真正搞改革,行政效率低,執政能力差。


此外,頻繁遭受恐怖襲擊也被外界認為是法國極右翼崛起的一個原因。根據BBC此前報道,此次法國選舉是在國家緊急狀態下召開的,在第一輪選舉進行前三天,法國一名警察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被槍擊。


2015年1月以來,法國230餘人死在恐怖襲擊中。法國當局擔心越來越多的法國年輕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後再回到法國策劃恐怖襲擊。情報部門認為,恐怖主義者故意鼓吹希望勒龐勝利,因為這將使法國繼續陷入混亂之中。


大選結果將影響英德政局


今年是一些歐洲國家的大選年,在法國總統大選後,義大利、英國、德國也相繼進入大選時間。作為歐洲地區有影響力的國家,法國大選結果是否會影響其他國家政局走向?

張利華認為,法國選舉結果會對其他歐洲國家有一定影響,歐洲大多數國家之間沒有關稅、交通壁壘,有什麼新的思潮都會迅速傳播。


在競選過程中,馬克龍的施政口號是維護歐元區和歐盟,繼續發揮法國核心影響力。勒龐則主張退出歐元區和歐盟。對於歐洲一體化未來的前景,張利華則表示,法國主流政黨和中間派等大多數政黨都是不想脫歐的,想脫歐的就是勒龐代表的一小部分法國人的想法。即使勒龐上台,法國脫歐,歐盟也不會解體,可能出現一個小歐盟和小歐元區,就是日耳曼國家加上中東歐、南歐組成的。


相關專題

法國最不可預測大選將見分曉 勒龐和馬克龍「一決雌雄」



2017法國大選


2017-04-18


2017年4月23日,法國總統大選迎來第一次投票。...


[詳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法國和阿根廷誰更強 法國VS阿根廷比分預測
烏拉圭和法國比分預測誰勝率大 烏拉圭vs法國實力對比分析
世界盃法國克羅埃西亞進決賽,預測誰將奪冠四大原因
俄羅斯世界盃冠亞軍預測,法國隊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大數據精準預測:尤文圖斯&那不勒斯 誰能在意甲奪冠?
歐冠八強出爐,預測曼城、巴薩和皇馬將在四分之一決賽面對誰?
最具懸念的西決?火箭雙雄能否戰勝勇士四巨頭,請看巴克利的預測
法國vs克羅埃西亞全面數據比分預測買誰贏 法國對克羅埃西亞結果預測
烏拉圭法國比分預測 烏拉圭和法國誰能進4強
法國vs阿根廷哪隊更強 法國vs阿根廷比分預測
法國烏拉圭、巴西比利時賽前預測,勝者摸到「冠軍」
法國VS克羅埃西亞全面數據比分預測,雄雞對格子大力神杯花落誰家?
足壇大佬毒奶預測:奈及利亞給力的一批!阿根廷梅西贏不了他們
烏拉圭vs法國怎麼買 比分預測誰會贏
四分的之一決賽,我預測法國,巴西,英格蘭,克羅埃西亞晉級!
烏拉圭VS法國,巴西VS比利時,誰能獲勝?黃健翔給出分析預測
穆里尼奧預測英超球隊難進歐冠決賽,看好尤文巴薩奪冠
黑莉承認曾以特朗普不可預測的作風威脅他國
歐冠四分之一決賽預測:皇馬雙殺尤文圖斯;曼城苦戰利物浦
世界盃比分預測:法國vs阿根廷 梅西或破門 法國稍佔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