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

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

傳三國時期,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七擒六縱蠻將孟獲,使孟獲終於臣服。諸葛亮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

軍隊車馬準備渡江時,突然狂風大作,浪擊千尺,鬼哭狼嚎,大軍無法渡江。此時諸葛亮召來孟獲問明原因。原來,兩軍交戰,陣亡將士無法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故在此江上興風作浪,阻撓眾將士回程。

大軍若要渡江,必須用49顆蠻軍的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諸葛亮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豈能再殺49條人命?他想到這兒,遂生一計,即命廚子以米面為皮,內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顆人頭。

然後,陳設香案,灑酒祭江。從此,在民間既有了「饅頭」一說,諸葛亮也被尊奉為麵塑行的祖師爺。明代郎瑛在其筆記《七修類稿》中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

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諸葛亮創始的饅頭,畢竟裡面加上了牛羊肉餡,工序複雜且花費較多。於是,後人便將做餡的工序省去,就成了如今的饅頭。而有餡的,則成為包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男人野蠻地將結婚14年的妻子打死,只因其中風後成為負擔
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丨拉美導演作品展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