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歷此人與朱德平起平坐,立下無數戰功最終卻僅授上將,他死後連追悼會都沒有開!
周純全,1905年出生,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3年參加工人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士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第4方面軍10師政委,紅4軍、紅31軍政委,紅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55年授銜為開國上將。
在紅軍中大家公認的政工將軍是羅榮桓,建國後成了元帥,名氣自然也非常的大,但還有一位政工將軍,他搞後勤簡直沒得說,抗美援朝時美國人都說他創造了後勤的奇蹟。
此人就是上將周純全,其實論資歷和戰功,周純全的軍銜可以更高一級,授個大將也不為過,畢竟資歷和戰績擺在那,是純粹的實力派。
周純全是湖北紅安縣人,1923年,年僅18歲的周純全就參加了工人運動,在3年後他又入了黨,雖然他的入黨時間不算早,但他後來的職位是比較高的,他擔任過紅軍總政治部的副主任。
在黨指揮槍的軍隊中,總政治部的地位是很高的,他這個副主任比他在紅四方面當正主任還高,更為重要的是,他在1934年1月,還當選為了中央政治局的委員,放到現在就是副國級的幹部了。
他政治局委員這個身份,在所有的開國將帥中,是僅次於朱德的,他是第二個當選政治局委員的,可見他在政府部門中的資歷是很深的。
但他並不僅僅只會搞政治工作,同樣他在軍事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 1947年9月,周純全被任命為東北聯軍東線後勤司令部的司令員。
當時正好迎來了冬季攻勢,在冰天雪地的戰場上,後勤保障至關重要,這是他第三次擔任後勤主要負責人,到了1948年,他就正式的成為了野戰軍的後勤部長。
在後來的遼瀋、平津戰役,以及渡江和海南戰役中,他都主要是負責後勤,為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家不要以為搞後勤就是運送糧食彈藥,那也是要打仗的,而且敵人不會那麼容易就讓你把物資運動前線。
在軍中甚至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外行談戰術,內行談後勤」,後勤的保障對於一場戰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會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這一點在後來的抗美援朝中得到了體現,那個時候由於總後勤部長楊立三病重,抗美援朝的後勤工作一團亂麻,戰地上物資隨意堆放,運不到前線去。
周純全一接手後,立即先組織80多人的總指揮部,然後又組建了10個運輸團,每團2000人,經過的他的分配組織,前線供應從沒有中斷過。這才有戰後美國人感嘆,稱為奇蹟。
建國後周純全被授予了上將銜,雖然他的資歷和功勞遠不止上將,但他並不計較,相反很是低調。
1985年7月28日,周純全病逝在北京,享年80歲,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死後不舉辦追悼會,骨灰一部分撒長江,一部分撒在家鄉。


※他資歷堪比朱德,大將的軍功卻只授上將,死後沒開追悼會
※此人是開國上將,追悼會上下起了大雨,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離開
※他是開國元勛,卻客死海外,追悼會上,鄧公痛哭:都是我的錯
※他被污衊叛變一直未被平反!但追悼會上老兵長跪不起,百姓們紛紛下跪!
※她手下走出七上將,中央卻沒法給她授銜,死後追悼會由徐向前主持
※對授銜不滿,鬧得厲害的開國少將,遺言死後不開追悼會不葬八寶山
※胡兆祺同志曾經被俘虜,為何上級明知他沒死,還要為他開追悼會呢
※此人是開國將軍,組織為他辦了兩場追悼會,他卻還活著,他是誰?
※他是最早去世的開國上將,追悼會下起大暴雨,20萬人卻無一人離去
※開了兩次追悼會,他都沒死,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
※徐向前逝世後沒開追悼會,不久妻子又將徐最後一筆財產轉手送此人
※周總理逝世後,追悼會為何推遲許久?此人的出現,鄧潸然淚下
※李雲龍自殺,10年後被平反,追悼會上三個老軍人抱頭痛哭,他們是誰?
※一身正氣的開國上將,不讓子女進京,死後不葬八寶山也不開追悼會
※他是開國元帥,曾有六位夫人,但追悼會卻無一人參加,這是為何?
※毛主席的追悼會上,只有她坐著參加,真實原因讓人落淚
※鄧小平逝世後,追悼會上此人執意要做一事,背後原因令人感動
※他是張國燾最信任的人,資歷堪比朱德,與徐向前恩怨深重,死後沒開追悼會
※「四人幫」被打倒後,在彭德懷的追悼會上,看到他的骨灰盒竟讓人齊齊落淚!
※許世友臨終時提出土葬,鄧小平批示同意,但不準開追悼會不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