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淮海坊,找尋活著的老上海
客居蘇州,平日自然少不了去上海,可每一次走進,都是匆匆逃離,從來沒有好好感受過它喧囂之外的凈土。
這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以走進長樂路、走進老上海的生活,深夜,踩著吱吱呀呀的木質樓梯,在老上海的弄巷裡宿了一晚。
清晨醒來,有小孩在哭,有老人在巷子里聊著天,開始一天的生活。晚上看不清弄巷的模樣,早晨出來,一眼,便看見了老上海本來的樣子。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住進一個生活著的地方,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彷彿只是一晚,對這個從來都是拒絕的城市,就有了想要更深入了解的意願。
陽光正好,興緻正高,於是,便穿過幽靜的馬路,走向不遠處的淮海坊。
淮海坊,位於淮海中路927弄,原名「霞飛坊」,是民國13年(1924年)由教會投資建造的,共有3層磚木結構樓房199幢。
從淮海中路走進來,彷彿穿越到民國,走進了另一個世界,磚紅斑駁的牆面,屋頂廢棄的煙囪,錯綜飄揚的萬國旗,這便是老上海不變的味道。
幾乎是一走進,就喜歡上了這裡,相對於老式里弄的逼蟄狹窄,他更加寬敞明亮;相對於豪華洋房的拒人於千里之外,他更加平易近人;相對於田子坊之類改造後的小資與喧囂,他依舊,靜悄悄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一條霞飛坊,半部民國史,這話有點誇張,卻也不無道理。民國時期,這些並不能算豪宅的樓房,卻是很多文藝界大師、商賈巨富、軍政要員的棲身之地。巴金、徐悲鴻、周建人、許廣平、徐悲鴻、竺可楨、胡蝶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生活的印跡,留下傳說的故事。
199幢樓房,幾乎一半的居住者都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現如今,人去樓未空,每幢樓房依舊有人生活著,名人故居並不對外開放,我們只能在門口望著說明牌,才知道,這裡曾經住過誰。
雖然有些許的遺憾,可我更喜歡這種活著的紀念。依舊有人在裡面延續著生活,這似乎比擺設成供人參觀的故居更有意思。
對於文藝界大師自然都很熟悉,可在民國時期攪弄風雲的商賈巨富、軍政要人,卻不在我所知曉的範圍之內。不知道都有誰曾經留下過印跡,於是,一棟樓一棟樓的找著指示牌,看看這個人,我是不是認識,想像著他在民國時,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幾十年前的傳奇,為淮海坊添了一份神秘與厚重;幾十年後的寂靜,卻幸運的,讓淮海坊保留了生活的氣息。
這種生活,是柴米油鹽,不是加糖的咖啡;磚紅的牆上爬的是爬山虎,掛的是將要晒乾的菜;牆角擺放著的,是真正老舊而非復古的自行車;窗口也會擺幾盆花,這花,卻不會精緻,而是自然。
巷子上空糾纏不清的晾衣桿,是舊上海的記憶,不管新上海多麼的光鮮亮麗,多麼的體面大方,在自己的這一片天地,飄揚的萬國旗依舊固執的存在。
漫步在淮海坊,里弄里的老人們對於我這個拿著大塊頭單反,時不時停下來拍拍這拍拍那的外來人熟若無睹,沒有熱情的邀進去喝杯茶,拉著談天說地,也沒有用防備的眼神注視著我,依舊喝著自己的茶,不被打擾。
於是,我得以以最舒適的姿態,完成了對淮海坊的窺探。


TAG:雲遊四海 |
※飛翔於沙巴湛藍的海洋,穿越最高的海上島嶼,欣賞著海邊盪鞦韆的美女
※聽著老上海金曲,來一場本幫菜穿越之旅
※走進上海的曾經,逛逛老弄堂遇見美好的魔都穿越之旅!
※穿越竹海,又見花田
※寧國雲海,帶你穿越到仙境
※穿越了山河大海,就為了尋找拍攝《指環王》的實景!
※穿越印度,奔向阿拉伯!這個南海出口的「颱風」跨越兩大洋三片海
※上海兩日游攻略,帶你穿越回到舊上海!
※跑步讓我穿越人海,越野讓我翻山越嶺
※穿越北極圈,歷經海洋,荒野與夕陽
※穿越海底隧道去東京吧
※海賊王三大將穿越海綿寶寶,青雉化身章魚哥,看到赤犬後瞬間笑噴
※坐著漏水的獨木舟,穿越皇家狩獵場,尋找恐龍的鄰居
※俄艦穿越海峽,遭英國海軍跟蹤,若近距離爆發交火,將鹿死誰手?
※從唐家灣到銅川路,這些照片帶你穿越回上海老辰光!
※穿越十里竹海,看杜鵑花開成海
※穿越海洋的浪漫,盤點最美的海底酒店
※穿越紐西蘭南島原始野性西海岸,尋覓天堂一樣的美景與寧靜
※古老長城雲海下穿越居庸關花海的和諧號列車
※今天我海軍戰艦,又穿越宮古海峽!日本海自忙亂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