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它並非一座山,而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最高的海拔3061米。其中的五座高峰聳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五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台山山勢雄偉,連綿環抱,自然風光秀美。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在五台山,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色外,讓其馳名中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在古代曾稱為「清涼山」,清涼幽靜,正符合佛經中文殊菩薩的居住地描述。於是東漢年間,由印度東來的兩位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在這裡建造了中國第二座寺廟靈鷲寺(第一座為白馬寺),即今天的顯通寺。後經歷代不斷擴建,五台山便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並與印度鹿野苑、尼泊爾藍毗尼花園、拘屍那迦、菩提伽耶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不僅如此,五台山還是中國唯一擁有黃廟(藏傳)和青廟(漢傳)兩廟的佛教名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這裡融融相處,交相輝映;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漢傳的僧人,也能看到藏傳的喇嘛。五台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歷史上多朝皇帝曾前來參拜。廟宇內浩如煙海的宗教藝術品不計其數,僅佛像就達30000餘尊,不僅有佛、菩薩、羅漢、脅侍、供養人、護法神,還有儒教、道教、地方信仰、帝王將相、僧侶居士等。常年不斷的佛事活動更把這裡烘托成真正的佛國世界。


一、五大高峰


五台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1.東台望海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海拔2795米,東台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故冠以此名。由於海拔高,台頂氣溫低,盛夏時節,仍須穿棉衣。東台望海峰是看日出的絕佳之處,雲海日出非常壯觀。


2.南台錦繡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海拔2485米,此峰「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這裡的路相對來說最難走,但風景卻是最好,尤其夏季野花遍地,非常好看。


3.西台掛月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海拔2773米,西台峰「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西台每到秋日,月亮有如鏡子懸在峰頂;有詩讚道:「西嶺巍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4.北台葉斗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海拔3061米,五台之最高者,有「華北屋脊」之稱,其台「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這裡是觀雪景的最佳地方,農曆八月起這裡就開始下雪,登上可俯瞰群山一派北國風光。


5.中台翠岩峰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海拔2894米,其台「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中台是看氣象的好地方,尤其夏季時晴時雨,十分特別。有詩讚道:「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雲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雲端」。

二、寺院古剎


五台山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黃廟亦稱喇嘛廟,屬於藏傳佛教;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


1.顯通寺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古稱大孚靈鷲寺,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座寺院,建成僅晚於洛陽白馬寺。當年漢明帝請來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建白馬寺;同年兩人來到五台山,建造了顯通寺,揭開了五台佛國的歷史。顯通寺在五台山寺廟群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俗稱「祖寺」;顯通寺的主要建築都排列在中軸線上,寺內蒼松翠柏參差其間。顯通寺有三大看點:全木結構的大佛殿、全銅鑄成的銅殿、純磚結構的無量殿。


2.五爺廟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也稱五龍王殿,位於五台山台懷鎮的萬佛閣內,萬佛閣創建於明代,由文殊殿、五龍王殿、古戲台三座主體建築構成。五爺廟雖是一間不大的廟宇,但卻是五台山香火最旺、名聲最大的寺廟之一,在信徒的心中,這裡是五台山許願的聖地。五爺,傳說中是東海龍王第五個兒子(五龍王),是東海龍宮的財神,總管人間的收成。為了風調雨順、財源廣進,世人供奉五爺,把五爺當成有求必應的象徵。


3.塔院寺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的南側,原本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大白塔)後單獨成為一座寺廟,因為寺中有大白塔,故稱為塔院寺。寺中的大白塔,通高56.4米,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是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紅牆、琉璃瓦殿頂的陪襯下,顯得尤為壯觀。塔院寺以大白塔為中心,中軸線上有影壁、牌坊、山門、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塔殿藏經閣以及山海樓、文殊發塔等建築。

4.菩薩頂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位於五台山台懷鎮中心區的靈鷲峰上,相傳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當地俗稱真容院或大文殊寺。創建於北魏時期(471-499年),清朝1660年,菩薩頂由青廟改為黃廟,後康熙年間,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代表皇權的黃色琉璃瓦,成了等級最高的黃教寺院。


旅遊貼士



五台山:層崖翠接蔚藍天,清涼境界梵王宮


門票價格:145元,另有客運索道,如需要乘坐,單程45元,往返雙程77元。如需要較為詳細了解佛教相關內容,可請導遊,講解費用100元。


溫馨提示:五台山各廟宇大多免費提供的三炷香,大可不必花高價去買所謂的「高香」,心誠則靈。漢傳、藏傳佛教節日期間,山上寺廟會有豐富的慶典活動,以農曆六月十五前後的黃教跳布扎最為有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交通線路:五台山機場距離五台山核心景區約71公里,目前已開通全國多地主要城市的航線,或者也可先乘火車或汽車前往太原或其它周邊城市,再轉乘班車前往景區。景區內有環保車、登台車來往於各景點,由於自駕車輛不允許進景區,所以如需要開車,需要在當地包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帶上相機出發旅行 的精彩文章:

中國9大避暑勝地,夏有涼風好自在
三清山:松筠不鎖神仙境,看遍漫山杜鵑紅

TAG:帶上相機出發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