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暑假還沒到,爸爸媽媽們為孩子安排夏令營的熱情已經提前高漲了起來。挑選一個合格的海外夏令營需要考慮諸多因素:目的地是不是夠精彩,課程的質量是否過關,課外活動是否足夠豐富,領隊老師是不是夠負責……


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孩子的住宿條件夠不夠好。今天我們將來詳細聊一聊,海外夏令營怎麼住?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夏令營住宿方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寄宿家庭(Homestay)學生公寓(Residence)。在這兩種大類下,可以演化出如少兒寄宿學校、校園宿舍等多種形式。那麼,怎麼辨別自家孩子更適合哪種住宿方式呢?(此外,今天還有一個重磅福利:海外遊學兩周小體驗官招募!看到文末你就會明白了)


寄宿家庭 Homestay


關鍵詞

快速提升英語溝通能力


深入了解當地文化


培養獨立自理能力


先說說夏令營最常見的住宿類型 —— 寄宿家庭。


選擇寄宿家庭的小朋友,往往會和2-4個小夥伴一同入住一戶當地人家,和住家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一起同吃同住。寄宿家庭會準備一個裝修良好、傢具齊全的卧室,也會提供乾淨整潔的毛巾、床上用品等基礎日常用品給到學生。


美國的寄宿家庭尤為熱情,比如佛羅里達、西雅圖的線路都以寄宿家庭為特色。在美國,除了日常的餐飲外,有些寄宿家庭還會在冰箱里儲備充足的牛奶、雞蛋、麵包等供學生自己選擇。周末,住家爸爸媽媽也會提供豐富的活動,比如開車去熱鬧的當地市集採購,去參加有趣的派對,去海灘邊燒烤,再不濟也是在自家後院里打打棒球,PK下撞球。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寄宿家庭能讓學生收穫什麼?


大多數給夏令營小朋友們提供寄宿的家庭都是熱情好客的,他們本身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喜歡和小朋友們相處,同時也希望能幫助他們自己的孩子接觸不同背景、多元文化的同齡人。所以,寄宿家庭非常願意和中國學生聊天,即使剛開始孩子們的英語不那麼流利,但當他們發現自己即使不能說出漂亮的詞句,住家爸爸媽媽也能聽懂時,就會更大膽地開口。幾周下來,不僅更「敢說」,英文用詞也越發地道了。

與寄宿家庭的相處中,除了英語的提升,更能深入體驗當地的生活和文化。在一日三餐中,聊聊美國的餐桌禮儀、飲食文化;在飯後的家庭活動中,聽住家爸爸媽媽聊聊美國的大選,與他們的孩子們講講校園生活、時尚idol;在周末的市集閑逛或是海邊燒烤時,聽他們講講每一處不起眼的角落,有著怎樣的歷史和故事。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正如這位參加了今年佛羅里達冬令營的孩子所說的,讓他體會了不一樣的文化氛圍,讓他學會了感恩。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不少 夏令營的學員在回國後都與自己的寄宿家庭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有的甚至將友誼維持了3年甚至更久。學員們說,寄宿家庭是他們在美國最好的體驗之一。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寄宿家庭?


有基本的英語水平和溝通能力。


與住公寓或酒店不同,寄宿家庭的成員是孩子在異國的「家人」,而不是保姆或傭人。這就要求孩子們「能夠」開口,也「願意」交流。英語水平太低會導致學生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失去信心;缺乏溝通意願則會讓住家認為學生太冷漠,也錯失了能夠體驗當地生活,快速提高英語的機會。

有較強的自理能力。


在國內,家長們都很寶貝自己的孩子,事無巨細地全方位照顧。但歐美國家的孩子,從小就要學著獨立和自理,所以寄宿家庭對中國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至少應該具備基本的整理房間和床鋪的能力。當然,這也是一個讓孩子提升自理能力的好機會,不少參加過寄宿家庭夏令營的中國孩子回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更獨立自主了。


有開放和積極的心態。


中外文化的不同,會導致生活上的不習慣,比如外國人很少喝熱水,習慣吃冷食,作息時間不同……這時候就需要孩子們抱有開放的心態入鄉隨俗。只要度過了最開始的適應期,是很容易融入熱情好客的寄宿家庭生活的。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EF的海外夏令營,得益於全球直營的優勢和50餘年的運營經驗,所有的寄宿家庭都是由EF的員工一一上門評估過的,房屋的情況、家庭成員的組成、住家的信用記錄和工作背景都要核實,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和良好的住宿體驗。在EF運營的10個國家100條線路里,適合寄宿家庭模式,且有學位空缺的線路(大家最愛的佛羅里達線路已經賣完了……),有以下幾條:


美國西雅圖人文沉浸 + 寄宿家庭體驗營


亮點1: 登山遠足、游輪體驗、海灘派對……體驗西雅圖的絕美自然風光


亮點2:參觀波音航天博物館、嘗試戶外美式運動,感受純正美式校園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美國蒙特利灣:21天寄宿文化深度浸泡


亮點1:暢玩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走訪比弗利山莊,體驗加州風情


亮點2:探訪矽谷,感受Google,Intel, Apple等頂尖企業魅力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澳洲凱恩斯自然文化深度探索營


亮點1:棕櫚灣全日歡樂游,遊覽庫蘭達熱帶雨林公園,探訪珊瑚礁群


亮點2: Outback澳洲內陸自然採風,探索未知神秘土地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國際學生公寓(Residence)


關鍵詞


高國際融合度


豐富的集體生活


海外夏令營中,提供學生公寓的線路相對寄宿家庭要少一些,一般坐落在大學校園或者寄宿學校周邊,比較適合名校路線。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EF 學生公寓地理位置優越,緊鄰英孚學校。英孚公寓管理員24小時為學生提供服務,並設置嚴格的「宵禁」時間,保證孩子們能得到足夠的休息。夏令營領隊與孩子們同住一棟學生公寓,學員們可以第一時間得到 EF 員工的幫助。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學生公寓?


熱衷集體生活,想更自由些的孩子


住在寄宿家庭,畢竟還要是配合住家的作息時間,住在學生公寓相對會自由些。在當地領隊老師的組織下,充分利用校園的設施(健身房、籃球場、活動中心等)參加英孚舞會、趣味運動會等特色活動。


想要體驗寄宿高中或大學校園生活的孩子


在學生公寓的大分類下,還有兩種特色模式,少兒寄宿學校大學校園宿舍


針對7-14歲的孩子,有不少少兒寄宿學校線路可選擇。學員們可以切身體驗英美傳統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獨具特色的學術氛圍。


針對14-17歲的孩子,可以選擇在美國或英國知名的大學校園裡生活和學習,享受當地大學生的生活樂趣,並與當地的學生互動。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提供學生公寓的EF海外夏令營包括:

美國波士頓領袖成長+名校體驗營


亮點1:全真美國大學校園體驗,哈佛在讀校友面對面


亮點2: 領導力訓練營,探訪學術名城波士頓,遊覽帝國城市紐約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倫敦大學學院國際體驗營+英國名校之旅


亮點1:在大英博物館、威斯敏斯特教堂、白金漢宮體驗純正英倫范兒


亮點2: 探訪著名的UCL、劍橋、牛津、愛丁堡等頂尖大學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愛爾蘭聖科倫巴學院少兒夏令營


亮點1: 在都柏林聖科倫巴學院學習和生活,參加精彩校園活動


亮點2: 探訪愛爾蘭宏偉的建築和壯麗的城堡,感受凱爾特文化的精髓

寄宿家庭 VS.學生公寓,夏令營住宿到底怎麼選?



當然,無論哪種住宿形式,都各有不同的體驗,歸根結底就是讓孩子們努力去適應、去融入,放棄心中小小的執念甚至抵觸,才能真正體會到當地文化的魅力。


而現在,這些項目的提供者,全球教育旅行專家 —— EF英孚,還特設了「微留學」小體驗官活動,成為小體驗官,可以免費獲得兩周體驗大獎!


一等獎:1名,免費海外夏令營兩周


二等獎:10名,3000元遊學獎學金


三等獎:20名,1000元遊學獎學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誰能幫我孩子在十個月內拿到美國綠卡?
三敗俱傷的時代病:功利的教育、焦慮的家長、空心的孩子
萬里之外,我們怎樣分享美國教育資源的一杯羹?
留學之前要是能先試試水,我就可以少些焦慮
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

您可能感興趣

華裔家長花6倍價格託管 留學生竟被監護人和寄宿家庭這樣對待?
一個TVB花旦,願為家庭息影,為老公生下3兒女!
知叔日報:中國留學生受寄宿家庭惡意對待、BC省計劃建立公寓樓花資料庫防逃稅
一個TVB花旦一個甘草女演員,都願為家庭息影,為老公生下3兒女!
京籍無房家庭可在租住地入學
放過自己!TVB小花為了照顧家庭和女兒,忍受老公多緋聞卻再傳婚變
未成年留學生不靠譜的寄宿家庭和看護人,你經歷過嗎?
營收創13年新低,VR仍沒走入家庭,HTC還有未來可言嗎?
17歲中國留學生性侵寄宿家庭6歲女童,將被遣返回國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聽聽基層醫生怎麼說?
你和老公差幾歲,你的婚姻和家庭就什麼樣.
室內設計VS八人大家庭
一家人去普吉島住什麼酒店好?普吉島家庭游住宿推薦
慶老公生日 胡杏兒一家三口家庭裝襯到絕
要學就學布萊克·萊弗利,事業、家庭雙豐收,堪稱人生贏家!
坐擁四冠王,歐美緊湊型SUV一哥,這Jeep被稱20萬級必買家庭SUV!
孩子太小,交給寄宿家庭不放心?想做陪讀家長,留澳簽證怎麼辦!
日本寄宿家庭(homestay)生活小貼士
創意私家庭院花園設計,喜歡哪一款?
未來可用「寶安通」APP呼叫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