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九死一生,子彈從嘴巴穿過,又從耳根部飛出
楊永彬,1922年8月出生於廣東大埔縣百侯村。在當地最有名的百候中學畢業後,1938年抗戰全面爆發,學校停課,無書可讀,他開始加入了國軍第十九集團軍部隊。當時他樸素地認為,「沒沒飯吃,自然是哪裡有飯吃就去哪裡。」
經過近2000公里跋涉後,他和200多個大埔青年來到江西分宜縣,成為青年軍訓班的一員,後考入「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學習各種兵器製造原理、騎馬、作戰戰術等。從此,楊永彬開始了自己刀頭舐血、未知命運的一生。
1942年,二戰進入轉折之年,日軍不僅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其海軍及航空兵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日本為策應太平洋戰場,牽制中國軍隊轉移到滇緬,在發動鄂西會戰後緊接著發動「常德會戰」。楊永彬所在的57師,受命鎮守常德。最後從8000多人只剩下300餘人,幾乎全軍覆沒,楊永彬也差點喪命。
在奉命向常德城內撤退時,作為排長他卻接到了一個幾乎是「炮灰」的任務,帶領十幾個人、不帶機關槍、也不帶通訊設備死守東門,阻擊敵人向城內進攻。
楊永彬將人馬扎在兩層石樓內,堵死上樓的唯一樓梯,除了幾條凳子、幾十箱子彈、幾百公斤大白菜外,他們一無所有。他們曾經宣誓「此一戰鬥,上無指揮、下無援兵,唯有單打獨鬥,與此樓共存亡。」不少士兵還寫下了遺書。
在與日軍近十萬部隊激戰十餘天后,74師失守常德南、北門,剩下不足一千人,彈盡糧絕,後來幸得援軍,再加上盟軍空中炮火支援,重又奪回常德城。而此次戰役楊永彬創造了一個奇蹟,57師僅剩下300餘人,他指揮下的排卻未損一兵一卒,其本人被盟軍授予「華胄」勳章。
常德雖然保住,但57師卻幾乎全軍覆沒,後併入整編74師,參加了內戰。在孟良崮戰役中,楊永彬帶領連隊衝鋒時,一顆子彈迎面打來,穿過他的口腔從後腦耳根後部穿出,當時以為只是擦破了皮,多年後楊永彬說,「我真的是命大。當時年輕呀,傷疤兩三年就消失了。」
1949年後,楊永彬先後在廣東省水產局、廣州市水產供銷公司、廣州市機電工程公司工作,直到1982年退休,晚年生活幸福。


※慘!八國聯軍侵華時北京城如同墳場,到處都是死人,任野狗啃食
※一代名將吳佩孚墓:被蔬菜大棚重重包圍,到底為哪般?
※張作霖家族:民國第一富豪,可謂名副其實,財產讓人吃驚
※面對日本辯護律師,溥儀說了一句犀利的話,引起國際法庭哄堂大笑
※青幫是上海灘第二大幫派,最大幫派是誰?
TAG:葫蘆看世界 |
※狙擊手開槍前,退掉一顆子彈?老兵:是我的兵,一腳踹翻
※抗戰老兵受傷咳血十年,最終竟咳出一顆「子彈」,胸前還有槍眼
※未來像一束子彈,穿過黑夜的牆
※軍人們戰鬥之前,第一顆子彈都是浪費的?老兵都知道已經落伍了!
※女孩在自家床前突遭一顆子彈擦耳飛過,所幸埋頭躲過一劫
※女兵打光所有子彈,一群日兵撲過來,她抄起刺刀,結果敵軍全滅
※穿著防彈衣被子彈打中,是什麼感覺,老兵:還不如被一槍崩死!
※抗戰時期,戰士們子彈打完了,卻不敢撿日軍武器,老兵含淚說出原因
※部隊發起衝鋒時,他才打出第一槍,子彈擦著連長的頭皮飛了出去
※一把衝鋒槍連發幾秒鐘,子彈就能打完:打光子彈,靠什麼戰鬥?
※腿被子彈打中,就趴著指揮戰鬥,戰鬥結束了他也昏過去了
※巧,時隔一日,兩顆子彈,從同一個傷口鑽進去,又飛出來!
※狙擊手退第一顆子彈,撿彈殼,三槍換地方,槍管纏布,都是真的?老兵:真的在胡扯!
※軍犬為戰友擋下子彈導致脊椎斷裂,士兵落淚:我們沒有這樣訓練過它…
※將子彈固定敲擊尾部,子彈會射出去嗎?老兵:很危險,別嘗試
※此人是我軍頭號烈士,臨死前說:別用子彈,留下一顆子彈去打敵人
※把一顆子彈固定住,隨後敲擊子彈尾部,子彈會被擊發出去嗎?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般都用什麼子彈?又是從哪裡來的?
※抗戰女兵只剩下最後一顆子彈,日軍衝過來她用了一計,全殲敵人
※狙擊手開槍前,先退掉第一顆子彈?老兵: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