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仙人崖位於甘肅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相傳過去常有高人隱居於此修行,故名仙人崖。這裡翠峰林立,岩石萬仞,松檜成林,鳥語花香。山巍、水秀、崖俊、林密、泉幽是其亮點所在;人文景觀僅次於麥積山景區,寺觀、廟宇、窟龕多建於高聳的峰頂或凸凹的飛崖間。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麗,景景相連,猶如仙境。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雕塑造像,惜多被損毀,遺存甚少。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自古被譽為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人行至此,彷彿身臨「仙境」一般。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仙人崖距麥積山石窟15公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組成。翠峰高聳於崖頂,寺觀修建於峰頂或飛崖之間,頗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東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和西崖峰。六寺為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和靈應寺。五峰和羅漢溝群峰眾相參差羅列,姿態萬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稱「十八羅漢朝玉帝」。


仙人崖的寺宇總名叫華嚴寺,到明永樂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把華嚴寺改名靈應寺,主要是把仙人崖的廟宇,劃撥給韓開府(明韓王朱松的府第),變成了韓開府朱家私人家廟了。故一般人把仙人崖和靈應寺往往互稱。


仙人崖的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有明清殿宇27座,房屋54間,北魏、宋、明清各代塑像197尊,壁畫83平方米,永樂年間的珍貴銅佛像5尊。其中以西崖面積和佛殿數量為最,寺宇經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築和修繕的。東崖有羅漢堂一幢,供大佛及十八羅漢,系明代建築和塑像。南崖燃燈閣雖於清道光年間毀於火災,但仍殘存北魏晚期塑像。石岩洞為明末肅王朱熾宏(韓王朱松第十五代世孫,世襲與肅王)、大劍俠汪士墉、大書法家王瞭望隱居論道之處。玉皇閣東南側下的壁岩間,有石窟佛龕,內存唐代壁畫。


千佛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千佛崖,在玉皇峰南麓。依崖建有如來殿、千手觀音殿。南崖上的造像開鑿於北魏,重建於宋、元、明,一千多個小佛龕雕鑿在高約7.5米、寬約23.1米的天然崖壁上,每個佛龕內部原都有一個神態各異的小佛像。惜1958年摩崖失火後,大部造像毀損。


蓮花寺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蓮花寺,為狹長狀天然石窟,崖面紫紅與墨黑交錯,長87米,深13米。依崖建有羅漢堂、觀音殿、禪院、尼姑庵等多處建築,均為明代小型建築。較大的羅漢堂,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修建,為歇山頂殿堂式結構。內有塑像25尊,正中為釋迦摩尼佛像,左側為文殊菩薩,右側為普賢菩薩,蓮台前有供養菩薩兩尊,兩側分別為十八羅漢像。堂前面北者為韋陀菩薩塑像,面南者為文昌塑像。


梯子洞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東崖東北,建有明代崖閣式洞窟,利用崖面凹陷部位,懸空開鑿而成。從東向西,依次建有石蓮洞、三佛洞、羅迦洞。因建有高梯可通洞內,總稱「梯子洞」。梯子洞距地面9.2米,有高梯可通。石蓮洞又稱仙人洞,洞中鑿石蓮、石桌凳、石爐灶、石棋盤,內塑披髮仙人及二童子,相傳為明末劍俠汪士墉修鍊處,洞旁有插劍崖。三佛洞又稱吉祥洞,為崖閣式長方形窟,內塑三世佛。羅迦洞為山崖閣樓式建築,閣中開一長方形大窟,相傳是明末肅王朱熾鋐和明末清初書法家王瞭望(1605~1686年)隱居論道處。肅王留有對聯一幅:「家風大振,長安市上作賓主;政令全提,隴右山中學釋學儒。」王瞭望亦留一聯:「處處無非菩薩海,山山儘是普陀崖。」正中塑3尊坐像,前方塑4尊站像。


靈應寺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



西崖又稱西庵,也稱蝦蟆咀,是座半圓形天然大石窟,其形如覆盂,若倒扣之農家簸箕,長116.4米,最深20.7米。一排殿宇錯落有致,全都建在懸崖峭壁下的月牙形崖坎內。西崖石窟規模比東崖大,為仙人崖主要景點。崖下從西至東依次建有靈應寺法物流通處、三官殿、三聖殿、喇嘛樓(慈航殿)、三教殿、地藏王菩薩殿、財神殿、三清殿、觀音殿、文殊殿、釋迦牟尼殿、毗啰殿、庫房、禪堂和客堂等。均建在石崖深處,後壁利用自然崖體,前壁另加木柱、門窗。規模最大的釋迦牟尼殿,懸上頂,為三開間單檐建築。殿內有明代塑像9尊,四壁有明代彩繪祥雲和僧道朝聖圖。殿廓兩側山牆內,右邊嵌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立《大明敕賜靈應寺記》碑,左邊嵌明隆慶四年(1570年)立《欽賜韓府官地碑》。三教殿,為明代懸山頂式建築,內塑儒、釋、道三教聖人塑像,也稱「三教觀太極」。正中塑像為釋迦牟尼佛,左側塑道教創始人老子像,右側塑儒家創始人孔子像,邊左側塑達摩大師,邊右側塑慧能大師。牆壁上繪有壁畫,左牆內側繪孔子、老子傳經說道,內側繪釋迦牟尼說法;右壁繪釋迦牟尼涅槃,上繪孔子宣講。


據《秦州志》載:「其崖突出雲表,翩然如躍,三峰參列,上峰下洞,如霞如幬。有集真觀,岩前群峰近百,皆拱三峰,若揖若拜。其上松柏邃密,崖壑槎丫。又有靈應寺,寺中有泉,其水清而冽,僧人引以入廚。右有寶蓋山,左有燃燈閣,或雲昔有仙人送燈之異,至今油跡猶存,其崖奇絕,與麥積山等。」據民國《天水縣誌》載:「靈應寺,即仙人岩之古剎。岩有石如箕,覆而前,梵宇皆在其下,樹木雲連,處處掩映。」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山供秀 的精彩文章:

TAG:南山供秀 |

您可能感興趣

羲里有名山——秦州「西五台」探跡
緱芳宜‖秦風天水之:秦州深巷訪飛將
分水嶺上:杜甫與秦州
嚇死人!秦州區北園子路口一棵大樹樹枝突然斷落,砸傷一位過路人……
小記——悠悠麥積古秦州
3500餘盞花燈將亮相秦州元宵燈會
秦州文明家庭系列展示之一
【家風家訓】秦州胡氏家族:立德立功 言忠言孝
秦州關峽村竹編手工藝品網上熱銷
突發,甘肅天水秦州服務區交通事故致危險品車輛著火有毒氣體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