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絲路大展重磅來 xi,高清大圖搶先看!

絲路大展重磅來 xi,高清大圖搶先看!

張騫出使西域,探尋和打通了橫貫亞洲內陸東西交通的通道,自此,「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李希霍芬語)將神秘的東方古國與遙遠的歐亞大陸連接起來。

東西方之間突破束縛,頻繁交往,互相促進,帶來繁榮和活力,大大豐富並加速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甘肅地處絲綢之路的樞紐地帶,絲綢之路東段就主要分布在甘肅境內,長達1600多公里。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經營,使甘肅在漢唐時期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窗口,也為今天留下了豐富燦爛、特色鮮明的歷史寶藏。

《絲路傳說——甘肅省博物館藏絲綢之路文物展》由甘肅省博物館、無錫博物院聯合主辦,遴選出甘肅省博物館藏「絲綢之路」文物近150件(套),在無錫地區首次集中展示甘肅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隴原大地多彩的文化遺存,揭示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與文化貿易交流的輝煌成就。

展覽於今日開幕,所以你肯定還沒去看對不對?貼心的小編特地趕來送上第一手消息!一大波展品高清大圖來襲,請注意接收!

重點文物

三彩牛

三彩牽馬俑

秦安葉家堡為甘肅東部地區鄰近唐王朝的中心統治區域,又地處絲綢之路,屢有高大精美的唐三彩和色彩斑斕的彩繪陶俑出土。也是除唐都長安和東都洛陽之外的少數出土唐三彩的幾個地區之一。出土的陶駱駝、陶馬大多伴有形態各異的胡人俑,一方面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貿易活動的繁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唐代的開放政策及大國的胸懷。

魏晉壁畫磚

河西走廊西部出土的魏晉時期彩繪磚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繪技高超,構成中國美術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環。嘉峪關新城魏晉墓,先後發現繪有壁畫的墓9座,墓室均用磚砌築,四壁都有彩繪,通常繪於立砌的磚面上,一磚一畫,或同壁相鄰的幾塊磚組成一幅畫。

磚面上先施一層白色底衣,周邊勾繪土紅色邊欄,然後繪畫圖案。內容主要表現儀仗出行、宴飲、奏樂、廚炊、放牧、狩獵、農耕、採桑、塢壁等,反映了當時河西地區的社會生活。

蜻蜓眼琉璃珠

琉璃和玻璃最初由波斯發明,約春秋戰國時期傳入我國。平涼四十里鋪戰國秦墓出土的琉璃珠,裝飾色彩斑環紋(又稱蜻蜓眼),與地中海沿岸同時出土者完全一致。說明當時東西方交流已較為頻繁。

銅鼎

鼎是古代的一種盛放肉食的青銅器,通常是三足,兩耳。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後來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徵。此件青銅鼎出土於靈台白草坡,以雲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獸面的眼睛又高於獸面,所以在青銅器的裝飾手法上也叫「三層花」。

銅簋

簋是古代盛放黍、稷等糧食的青銅器。通常是由器身、雙耳、圈足組成,有些還會有底座。這件銅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銅器。

漢 銅車馬儀仗隊 武威市雷台出土

雷台墓的 銅車馬出行儀仗,由三十八匹銅馬、一頭銅牛、十四輛銅車(除一件牛車外,余為馬車)、十七件手執矛、戟的武士俑和二十八件奴婢組成。這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的東漢車馬儀仗銅俑,顯示出漢代群體銅雕的傑出成就。

花卉紋金帶板 吐蕃時期

這種小件的金銀裝飾品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墓葬中多有出土和發現。製作工藝十分精美,分別採用了捶揲、鏨刻、拋光、鑲嵌等各種工藝,形成花卉或動物圖案,從其四角或邊緣上帶有小孔或在背面帶有扣飾這一點帶判斷,可以綴繫於衣物、皮帶之上。

第一單元

絲綢之路的前奏

大量文獻和考古材料證明,遠古時期,甘肅東部發達的農業文明,既是獨立發展的,又呈現出一種向西不斷擴展的態勢。距今4000年左右,甘肅中部處於黃河農業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合部,來自西亞、中亞的騎馬部落的東下,加速了東西方文化的傳遞。從這一時期的文化跡遺物反映出東方和西方最初的有規模的交流。

第一章:交流序幕

青銅時代,由於治銅技術的發展和傳播,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伴隨著馬的馴養和產品交換範圍的擴大,揭開了東西方文化交往的序幕。

雙耳彩陶壺

半山文化

高:24.5;口徑:8.1;底徑:9.9

倒鉤銅矛

賽依瑪-圖爾賓諾文化

長37.2,寬13.1

銅鐲

齊家文化

直徑6.7

積石縣新莊坪發掘

人首柄銅匕

辛店文化

通長25匕長19.1寬3.2環徑4.3

玉斧

齊家文化

長25.8寬5.3厚1.3

玉鑿

齊家文化

長5.9寬2.5

帶牙石璧

齊家文化

直徑10.2

第二章:商周西漸

公元前十三至十世紀,商、周勢力相繼西漸,與南下的草原民族發生衝突,使商周青銅文化與北方諸民族文化迅速、廣泛地相互交流。甘肅成為西部各地區交往的樞紐。

銅尊

西周

高26.5口徑20.5

靈台白草坡出土

銅卣

西周

高36口徑8.5×13

靈台白草坡出土

第三章:秦的經營

甘肅是秦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期,穆公統一西戎十二國,闢地千里至河、湟、洮水,發展與草原民族的貿易。戰國時,築長城至臨洮,設北地、隴西二郡,為抵禦外族侵擾,打通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鑲綠松石銅扁壺

戰國

高29.4口徑7.8

鑲綠松石

銅飾牌

戰國

長16寬10.3

蜻蜓眼玻璃珠

戰國

橫直徑1

動物紋金牌飾

戰國

長9.6寬4.6

錯金銀銅柲帽

戰國

長5.5寬2.5

銅鹿

戰國

長8高6.3

銅劍

戰國

長19.6寬2.8

第二單元

絲綢之路的開拓

漢王朝動用整個國家力量打通、維護絲綢之路,清除匈奴對西域的奴役,擴大與西亞及更遠地區的交往。魏晉王朝繼續維護絲綢之路的暢通。絲綢之路帶來世界文明的大交流,中外使者、商隊不絕於道。甘肅呈現一片活躍。中原王朝沿著絲路對外開放,推動了中國與西方各自的進步和發展,使世界開始連成一體。

第一章:築塞屯田

從漢武帝開始,漢王朝不斷發動全面反擊匈奴的戰爭,統一了河西廣大地區,派張騫聯絡西域諸國歸附漢朝,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同時,在河西、新疆,設四郡,據兩關,築長城,修水利,移民邊塞,戍守屯田,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獸形銅飾

漢代

高4.1寬6.2

銅弩機

漢代

長14.9寬3.4厚3.7

銅釜甑

漢代

高34.6口徑28.1底徑8.6

武威市雷台出土

銅雙枝燈

漢代

高12寬6

雲龍紋漆耳杯

漢代

長15.2寬10.8

博山爐

漢代

高10.7口徑5.6底徑7.8

甘谷縣盤安鎮出土

雕刻踞姿熊磚

漢代

長15.5寬10厚4.2

酒泉下河清農場採集

第二章:涼州之畜

早在先秦時期,甘肅地區已是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俱全。在西漢朝廷一以貫之的重視養馬的政策之下,甘肅地區的畜牧業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起來。綠洲連綿的河西大道,成為漢魏時期最大的牧苑。

執戟銅騎士俑

東漢

高54、長33

武威市雷台出土

執矛銅騎士俑

東漢

高54、長33

武威市雷台出土

羽人瓦當

漢代

直徑15

弩機

東漢

長12.9寬10

甘谷十字道

彩繪木馬

漢代

高88長85寬19.5

第三章:漢晉文化

漢晉之際,中原戰亂頻繁,河西成為當時相對穩定、存續中原文化的中心。激蕩的時代,不斷地開發和經濟進步,迎來了文化高潮。

牧畜圖壁畫磚一組

新仿

嘉峪關新城

小灰陶罐

高8.7口徑7.1底徑5

嘉峪關新城

彩繪木立俑

南北朝

高20寬5.5

菱格變體花卉紋錦殘片

南北朝

長20.5寬19.5

淺駝色纈染圓點絹

南北朝

邊長56

第三單元

絲綢之路的繁盛

隋、唐前期的大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甘肅的社會經濟得以長足發展,達到鼎盛。「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這一時期,甘肅不僅增強了與新疆、印度、西亞的聯繫,也成為漠北、西域、南方、西藏之間的樞紐和中轉站。中西交流達到頂峰,絲綢之路呈現空前的活躍和繁榮。

第一章:佛風東漸

甘肅是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在這裡開始了它的中國化過程。十六國以來,歷代競相興寺建塔,開窟造像。舉世聞名的莫高窟、麥積山等石窟寺和精美的佛教遺物都是絲綢之路上文化藝術繁盛的見證。

帶座銅立佛像

北魏

高16.7

帶座銅立佛像

北魏

高13.1

石造像碑

北周

高44寬31.8厚8.7

正寧縣湫頭鄉徵集

伏富寺造像碑

北周

高82寬36.5厚6

緣生論

隋代

高24.3長46.9

馮國瑞捐贈

妙法蓮花經

唐代

高25.5長356.5

楊國楨捐贈

大般涅經卷第二十八

唐代

高25.8長95.3

第二章 吐蕃遺珍

吐蕃王朝,7---9世紀興起和建立於青藏高原的強大帝國。「安史之亂」爆發,吐蕃乘機攻佔隴右、河西地區並在這些地區進行了長達百年的統治。由於與唐、粟特、薩珊等政治集團發生過密切的聯繫,吐蕃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

花卉紋金杏葉

吐蕃時期

長10.5寬8.7

花卉紋金杏葉

吐蕃時期

長9.2寬7.3

花卉紋金帶板

吐蕃時期

長3.1-3.5寬2.1-2.9

金帶扣

吐蕃時期

長2.8-3寬2-2.2

第三章:文化風貌

興盛的絲綢之路貿易使隋唐時期甘肅的文化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文學、藝術、科技、生活,無不折射出東、西方交流融合的影子。

鎏金錯銀舍利銅棺

唐代

長19.6,寬10.6,高15.7

鴿子紋錦殘片

唐代

長64寬48

三彩男騎馬俑

唐代

高35.5長34寬10

秦安縣葉家堡出土

彩繪天王俑

唐代

高44底寬35

第四單元

絲綢之路的延續

宋以後絲綢之路的中西交通,一部分為海洋絲綢之路代替,但中原仍通過甘肅,與西夏、回、蒙和西域諸族保持密切聯繫。蒙古帝國再次將絲綢之路推向繁榮。各民族的積極努力,形成了甘肅的多民族多元化的絲綢之路文化,為創造中華文明做出獨特的貢獻。

第一章:科技發展

宋夏金元時期,天文曆法知識在甘肅地區得以充分認識,造紙與印刷有所進步,金、銀、銅、瓷、玉器製作技術與工藝水平較高。甘肅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各民族文化相互滲透、交相發展的結果。

竹筆

西夏

縱13.6口徑0.8

地址:武威張儀公社下西溝峴

日期:1972年1月

鏤空鳳鳥紋金冠

通高28.4身高10.3帽後高17.2帽直徑19.2前帽高19.6側高18.4

鏨花銀馬鞍橋

1長45寬4.2~8高19.6,2長35.2寬6高21.5

西夏文草書殘片(寫)

西夏

寬29高18.1

威武張義公社石山同發掘

乾祐蝴蝶紋鎏金銅牌

西夏

長8.9寬4.6

刻花八角青瓷盤

高4.6口21.2底8.9

貴霜金幣

貴霜王國

直徑1.9重7

第二章:民族之花

甘肅成為多民族聚居地區,與地處絲綢之路樞紐有關。宋元時期,活躍在甘肅大地的少數民族有党項、女真、蒙古、藏等。每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都與絲綢之路的發展緊密相聯。

降魔杵

長12.8

秦和六年仕女圖壁畫磚

金(泰和六年)

33*33.7;33*33.4;33.5*17.3

武山洛門鎮西旱坪發掘

模印嬰戲蓮花墓磚

宋代

長29寬14.5厚5

浮雕拴馬圖墓磚

宋代

縱30.1橫30厚5.32縱30橫30厚5.3

八寶護法圖唐卡

高67寬81

展覽信息

名稱:《絲路傳說——甘肅省博物館藏絲綢之路文物展》

時間:2017.6.9—9.9

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臨展廳

主辦:無錫博物院 甘肅省博物館

資料由無錫博物院提供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

正在那裡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想了解東莞,這個展館你可不能錯過
還沒去看茜茜公主?展品高清大圖帶你先睹為快!
吐魯番博物館三樓,無事莫入!
鎮江博物館:李白的樽,蘇軾的盞,論可愛,都不如我家的!
詩與畫穿越時空的對話,說的都是母親的故事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磅!史上最大規模的董其昌大展來啦!
年度大展重磅來襲!
重磅!突然傳來大消息,一場大風暴即將來襲!
重磅!高拉特想走,重回巴西,恆大選擇好聚好散
重磅!國家傳來大消息,一場大風暴要來了!
重磅!草間彌生魔都大展3月強勢來襲!
重磅來襲,要你「好看」!
SaaS大賞 小鮮肉重磅來襲,就問你們怕了沒!
重磅!林李大戰將再度來襲!
重磅!考上北大、清華,你就是上海人了!
狗年第一波硬貨!日內瓦車展重磅SUV搶先看,來了中國肯定被瘋搶!
金價面臨重大挑戰!下周重磅事件搶先看
天文重磅:終於發現宇宙射線、中微子都是大有來頭的!
Chrome十周年迎來重磅更新:界面更好看、功能更強大
全軍出擊重磅不斷,天美八大明星齊打Call!
動感街頭,小鋼重磅來襲,HIFI讓你迷路
重磅!黃金看漲!看中國大媽如何搶購黃金!
重磅!火箭迎3大喜訊、3大噩耗,如成功火箭奪冠之路再添大籌碼!
重磅大促來襲:奢華郵輪之旅買一送一!
CPB至尊「眼霜」重磅來襲!眼膜比面膜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