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現在的高考狀元相當於古代的什麼水平?比進士厲害嗎?

現在的高考狀元相當於古代的什麼水平?比進士厲害嗎?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對於考生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高考成績。而對於大眾來說,高考狀元又是他們津津樂道的對象,那麼,現在的高考狀元相當於古代的什麼水平?比進士厲害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界定高考狀元的範圍,由於古代考試內容以人文學科為主,所以我們現在只類比文科狀元,也只限於大陸地區的高考文科狀元。

古代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但真正成型是在唐朝,歷經宋朝的改革,明清時達於極盛,故而我們只類比唐、宋、明、清四個朝代的常科,制科不在此列。

一、唐代科舉發展期

除了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唐朝的常科是每年一考,初唐時科目非常之多,但進士科最為人所重視,逐漸一科獨大。

唐朝的進士名額極少,每年大概錄取十幾到三十人,所以能考中進士那是相當於不得了。由於唐朝的人口數最高時也只有八千餘萬,按照人口比例,唐朝進士比現在各省的文科狀元難度要低了不少,大概相當於市級文科狀元。

二、宋代科舉改革期

宋代初期和唐朝比較類似,也是每年一考,進士錄取名額也只有十幾人,最少的一次只錄取了八個人。宋英宗之後,改為三年一考,名額也隨之水漲船高,通常有兩三百人,後世遂形成定製。

隨著經濟的發展,宋朝國土面積不如唐朝,但人口要高於唐朝,巔峰時達到了1.2億。按照這個人口比例,宋朝進士低於現在的市級文科狀元,後期差不多等同於縣級文科狀元。

三、明代科舉極盛期

明朝時科舉進入極盛期,名稱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比如州府的解試改為鄉試,禮部的省試改為會試。明朝進士的錄取名額和宋朝差不多,每三年錄取300人左右。

明朝的人口相比宋朝略有增長,巔峰時達到了近2億,按照人口比例,進士也略低於現在的市級文科狀元。

四、清代科舉衰落期

清代承襲明制,每三年錄取300人左右,但清代的人口最高時達到了近4億,按照人口比例,清代的進士和現代的市級文科狀元不相上下。

科舉發展到清代,考試內容極其僵化,主要是八股文,已經達不到選拔人才的目的。實際上,這個趨勢是逐漸形成的,越往後進士的實際才能越差。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古代的進士比高考難度要大,按照錄取比例,現在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中國頂級高校的學生才能與古代的進士相提並論,至於其他的大學生只能算個舉人,還必須是本科以上,專科生最多是個秀才吧。

如果說進士相當於現代的市級文科狀元,那麼古代的狀元呢?每三年才出一個的狀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兩院院士了吧。

當然,這種類比只是從錄取比例來計算,從考試內容來說,則沒有可比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項羽:劉邦,你是上天派來玩我的猴子嗎?敢一戰否!
宋朝時評選的古今七十二名將,張良排第一,白起只在第三等
他是郭威女婿,資歷高過趙匡胤,宋真宗時官至太師
一個被喝酒耽誤的宰相,也只在宋朝才有這樣的奇葩
他為北宋立下大功,妻子105歲時窮得闖宮,孫子只授予末流武官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