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國畫之美,在神、情、意、趣!

國畫之美,在神、情、意、趣!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那麼在欣賞中國的過程中主要體現在神、情、意、趣四個方面。






人們在觀賞繪畫作品時,往往著眼於畫得像不像,迷戀於彩色照片的華麗細膩,跟真的一樣。中國畫的排斥自然主義的逼真描繪,不僅不是它的缺點,反而是其藝術魅力之所在,是其立於世界藝壇獨樹一幟的特色。




關於欣賞和評價繪畫的優劣問題,宋代蘇軾一針見血地指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就是說只注意於外形的像不像,是不足以論畫的,論畫要以追求神似為宗旨。神似論不僅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優良傳統,也是民族審美觀的精華。理論當然是來自實踐的,中國的繪畫藝術以線造型,大膽概括提煉;講究虛實相生,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藝術手法,比如捨棄背景,留有空白,單線勾勒,水墨寫意等等,都使得藝術更加純美精粹。



早在《淮南子》一書中就提出「君形」之說:「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悅。規孟賁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意思是說,畫佳人西施雖然很美,但不使人喜歡;畫勇士孟賁雖然眼睛很大,並沒有令人生畏的氣勢,原因在於沒有神氣。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明確提出傳神的主張,經過謝赫總結的「六法論」「氣韻生動」說,到宋、元以後引入山水畫,有了進一步的開拓,以至到近代的「不似之似」「似與不似」之說,都是延續發展了「神似」論創作藝術思想的。也正是在這一思想影響下,「離披點劃」「時見缺落」「筆雖不周而意周」的疏體,即現在所說的寫意或意筆畫,得到登峰造極的發展。










在狀物與傳情的關係中,中國畫崇尚的是主情說。藝術家是多情善感的,他是懷著「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激情面對大自然的,所以「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含情脈脈,乘興揮毫。熾烈的情思,通過自如的筆墨,落在紙絹上,物化為藝術作品。所以,凡是好的藝術作品總是充滿著詩情畫意,洋溢著充沛的感情。



拿山水畫來說,所描繪的對象是自然,但畫中山水,絕不僅僅是自然山水的如實寫照。外國風景畫講寫生,中國畫也講寫生,但不滿足於直觀之所見,而是「搜盡奇峰打草稿」,經過心靈的孕育升華,再創造第二自然。所以我們不拘泥於焦點透視,不受光暗陰影的干擾,像一個令行禁止的將軍,可以隨心所欲地調遣山川木石,重新組合。可以凌空俯視層巒疊嶂,也可以從一草一葉中品味出詩意,抒發感情。有一位離休老幹部在遍覽故宮繪畫館的古代佳作之後說:不見風雨之跡,可有淋漓潤澤之感。他確實道出了中國畫的妙處,堪稱一得之見。











正因為作畫不是機械地狀物,而在於傳情達意,所以不主張細描細畫,有「謹毛失貌」之論。即使是工筆畫,也是以寫意的思路為主導,不是以把物象任何東西都細細畫出來為能事。細可能得到某些觀賞者的喝彩,但那只能是特技,而並非藝術。工筆畫在構思製作中,同樣遵循著概括、取捨的法則,不過呈現出來似乎以細膩見長。需要突出的,可以比目力所及的實物還精細還豐富,需要簡潔時,則可一筆帶過,或通過構圖的「經營位置」,色彩的變調等等手法加以淡化。總之,好的工筆畫並不是如實細細描畫、諸事雜陳就算了事的;它同樣講究有張有弛、有虛有實、曲折迷離、柳暗花明的藝術性。









  


「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正是如此。畫家情之所鍾,動人的藝術品質自然流出,情景交融,意趣橫生。比如徐悲鴻的《奔馬>,具有一種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齊白石的《蝦》,則躍動著蓬勃的生機。而潘天壽的《山花》,像山姑般純樸而俊美。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的大幹世界,以藝術家的眼睛,會發現許多美好的東西,行諸筆墨,以其豐富的藝術美,美化生活,美化人們的心靈。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丹青引》中描寫曹霸畫馬,曾有「意匠慘淡經營中」的句子。說明運思立意是作畫的關鍵。講究意境是中國繪畫藝術思想的優良傳統。所謂意境,是通過嚴密、巧妙的構思和獨到的藝術表現,在畫中形成一種境界,取得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生髮升華至詩的境界。畫論中說「境界已熟,心手已應,方能縱橫中度,左右逢源」。詩論中也講「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這真,既有真景物,又有真感情,情景交融,主客觀結合,方能曲盡其妙。曹霸正是在面對健美的御馬玉花驄的感應下,經過「慘淡經營」一醞釀構思設計等一系列形象思維的功夫之後,才畫出「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傑作。就是說,藝術家沒有「意」,是作不出「宛然如真」的藝術表現的。




如同園林之曲徑通幽,「景露則境界小,景隱則境界大」,詩文講究含蓄的道理,作畫也最忌直露式的和盤托出,一覽無餘,沒有嚼頭,缺乏韻味。我國古代文藝理論中,很早就有「隱秀」之說。








隱,就是追求「文外之重者」,就是在表面的一層意思以外,有豐富的曲折重複的意旨,可供玩味。而秀,則是以警策秀美的語言,將含而不露的意蘊暗示出來,做到「內明而外潤,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譬如寫離別,並不說自己的幽怨,卻說「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是一種委婉隱曲的情調。唐詩中劉長卿的《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中,以溪花之自放,而悟禪理之無為,大致也是這種意思。一幅畫,不僅是事物的單純外在形象的描繪,而是要把作者感受到的美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思,通過富有意境的畫面傳達給觀眾,使觀賞者領略會心。



意境是比直觀給人更多更深的東西,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意能喚起人們的聯想,餘味無窮,越看越有意思,越有琢磨頭。比如齊白石的《十里蛙聲》,畫面只有幾個活潑的蝌蚪,卻叫人聯想到十里溪流和熱鬧的蛙鳴。欣賞畫面藝術美的同時,可以引發出無盡的意趣。有位畫家在空白背景的空紙上,生動地畫了一計已然紅黃變色,飄搖而下的樹葉,真是以詩的簡練和含蘊,抒寫出一曲優美的《秋聲賦》。「此時無聲勝有聲」,空白,含蓄,產生了更加強烈和豐富的藝術效果。這正是中國畫藝術的特色。


  


正因為以意為之,呈現在畫面上的景絕不同於實在的物景。鄭板橋在一則題畫中講到「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這就是藝術的真實不同於生活的真實的道理。李可染在《灕江勝覽》一畫的題款中寫道:「餘三游灕江,覺江山雖勝構圖不易,茲以傳統以大觀小法寫之。人在灕江邊上終不能見此景也」。畫出了灕江的神韻,卻不可按圖索驥。說明其中滲透著畫家藝術想像、綜合取捨、藝術加工。




中國畫家面對自然之景,很講究「入畫」與否的問題。就是要進行選擇、過濾、孕育等等。所以中國畫家既不排斥面對實景的寫生,更重視孕育成熟後的憶寫,靈感降臨時從筆底自然流出。意境的獲得和來源當然是生活,但不僅僅是生活,是畫家感受中的生活。畫家只有在親領了生活的奧秘,才能有充沛的感情,有深入的體會,才能獲得藝術上新的生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今天有志於藝術創新者,也是金科玉律。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講道:「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這裡道出了中國畫藝術表現上的美學情趣是筆墨,而中國畫的筆墨與書法藝術同源同法。




中國畫是以線造形的,筆墨技巧不僅準確描繪對象就算完事,而是要能夠表達情緒,還要有藝術的美感,由於與書法藝術相結合,還形成了具有獨立美感的形式美。比如衣紋的描法,遊絲描,行筆細勁;鐵線描,凝重沉著;柳葉描(蒓菜描)則雄渾圓厚。還有戰筆、曲筆、潑墨法等等,具有不同的藝術效果,它是由於描繪對象、藝術家個性、愛好以及需要表現的效果等因素構成的。




山水畫中的種種皴法,也大致與此相同。書法中,屬於方筆的線條,狀如「折釵股」,令人感到一種雄俊美感。而狀如「屋漏痕」的圓筆線形,給人一種豐厚美、渾穆美感。其次,如氣勢、骨肉、剛柔、張弛、巧拙、節奏感等等,都和筆墨有關係。所以在品評中國畫作品中,筆墨功力是否純熟老到是一個內容相當豐富的概念。





明清文人畫,特重筆情墨趣的追求。尤其是寫意花鳥,在淋漓奔放中,『抒發胸中逸氣,而筆墨技藝既凝鍊簡括,又變化微妙。




以青藤為例,他的題畫梅中說:「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他是很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但功底深厚,所以能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清朝的「揚州八怪」,均擅長花卉,繼承發揚了文人畫傳統,正如有人議論鄭板橋的繪畫時,說他「筆情縱逸,隨意揮灑,蒼勁絕倫。」都是和筆墨情趣的高超聯繫在一起的。




當代的中國畫同樣繼承和發揚了筆墨藝術美感的創造。有了結實的西洋素描基礎,當然有助於藝術家觀察力、造型力的培養,但以西法在宣紙上作畫,還不能完美地體現中國畫藝術的魅力。尤其在花鳥畫中,造型手法、筆墨情趣的要求甚高。一幅小品之作,在有限的筆墨中,一處猶豫、一點敗筆,韻味盡喪!點畫之間既有景亦有情,還需要體現高超的筆墨功力,也就是說點畫之間,不容更易修改,而呈現出內涵美、技藝美、形式美;經得起「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才堪稱之謂精品。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書畫︱收藏︱鑒賞︱國學



如需授權,請在後台回復「轉載+平台名稱」


註: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本君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尖藏品 的精彩文章:

中式的對稱美
書法中最美的216個單字(適合讀帖或選臨)
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畫!
歷代書法名家臨《聖教序》
中國古建築八大經典元素,驚艷世界!

TAG:頂尖藏品 |

您可能感興趣

國畫的意境和神韻
國畫之美,美在神韻!
意境:中國畫的靈魂!
意境,中國畫的靈魂!
中國畫的寫意精神!
論意境、風骨和氣韻,我只服中國畫!
國畫山水畫的藝術美,是真的真的美!
意境,中國畫的靈魂
好美的國畫,清心養神!
中國畫之「形與意」
國畫牡丹: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劉建國畫的馬靈動、瀟洒、英俊,充滿寫意精神
國畫中,古人的茶情茶意,深遠悠長
中國畫的寫意精神
一組絕美的國畫,凈眼、凈心!
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的嚴重流失!
欣賞國畫中的籬落之美,令人心醉!
中國畫的「意象」與「意境」
國畫中最美的春雪!畫工獨到 極富詩意的美!
驚艷!美國畫家筆下古老、傳統、神秘的水彩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