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檢驗科醫生教你讀懂臨界點指標藏著的大隱患!

檢驗科醫生教你讀懂臨界點指標藏著的大隱患!

  

拿到體檢報告,看到「向上」或「向下」的異常標記箭頭時,很多人會因此更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但其實,即使有些指標沒有超出正常範圍,處於「臨界點」,也說明已有較大健康隱患,須引起重視。

  血糖臨界值:5.5毫摩爾/升。空腹血糖一般參考範圍為3.9~6.1毫摩爾/升,但結果為5.6~6.1摩爾/升的人,已屬於空腹血糖偏高,糖尿病風險較大,需要開始注意控制飲食,減少高熱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有氧運動,監測血糖。新觀點還認為,即便在參考範圍內,如果血糖波動過大對身體損害同樣很大。

  血壓臨界值:130/80毫米汞柱。血壓的正常值為: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當舒張壓達到80~90毫米汞柱或收縮壓達到130~140毫米汞柱時,就屬於「高血壓前期」了。如果血壓長期處於正常值偏高範圍,發生高血壓疾病的危險便會呈線性增高。超過臨界值就意味著大血管的彈性減弱,或者已有一定程度的狹窄。40歲以上、吸煙飲酒、肥胖、經常熬夜、飲食口味偏咸、有家族史、精神高度集中等人群比較高危,需經常主動監測血壓。

  低密度脂蛋白臨界值:2.6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能反應血脂的健康程度。LDL的參考範圍為0.36~3.36毫摩爾/升,其臨界值為2.6毫摩爾/升;HDL的參考範圍為0.82~1.95毫摩爾/升,臨界值男女分別為1.1毫摩爾/升、1.2毫摩爾/升。超過臨界值往往意味著血液黏度增高,血管壁彈性減弱,發生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變大。40歲以上男性、絕經女性、肥胖、血脂異常波動及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者等是高危人群,出現正常高值更易發展為高脂血症。建議及時就醫,必要時服降脂葯,堅持低脂飲食,適量運動。

  拿到檢驗報告後,除了臨界值需要重視外,還有一種情況也要關注,即有些指標雖出現異常,但並不意味著肯定患上某種疾病,如尿液酸鹼度、轉氨酶等。

  尿液酸鹼度。其正常範圍為4.6~8.0,平均是6.0,即正常尿液呈現弱酸性。除腎炎、痛風、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會影響尿液酸鹼度外,飲食、藥物也會有一定影響,如近期大量吃肉或服用維生素C,吃毛血旺等血製品,也可能導致尿液酸鹼度異常,建議及時告訴醫生,並遵醫囑複查確診。

  谷丙轉氨酶。轉氨酶是反應肝功能的重要指標,較重要的有谷丙轉氨酶(GPT),其正常值為0~40國際單位;白蛋白(ALB),其正常值是35~55國際單位。除肝硬化、肝炎等疾病外,吃得太油膩也會引起轉氨酶一定程度的增高,甚至高於參考範圍。如果其他檢查正常且無不適癥狀,建議正常飲食一周後再複查。

  總之,檢查指標與疾病的關係十分密切,但也並不是完全絕對的。解讀報告需要專業的醫學背景,大家一定要聽從醫生的綜合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新政大禮包來了!一圖讀懂臨港「特殊」在哪兒?
洗手液的作用 看懂臨床研究 低毒無害放心洗!